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简析传统民居自然通风手法对“低碳”建筑设计的启示

简析传统民居自然通风手法对“低碳”建筑设计的启示

来源:九壹网
201 1.NO.2第10卷总第88期 建筑节能25 doi.1 O.39694.issn 1 671-91 07.201 1.02.025 简析传统民居自然通风手法对“低碳"建筑设计的启示 Analysis ofLow.Carbon Architecture Designs for Natural Ventilation Techniques in Traditional Vernacular Buildings 李远。段晓丹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摘要:城市化进程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自然资源日渐枯竭。提倡“低碳、节能”设计理念已成为我国当代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中国传 统民居之岭南民居的自然通风手法进行了剖析.试图借助传统自然通风的设计手法达成“低碳”建筑要求,营造舒适的现代建筑环境。 关键词:低碳:岭南传统民居;自然通风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07(2011)02—0025-04 Abstract:There’s no doubt that urbanization causes global warming,while natural resoul"ces are going to be used up within decades.Nowadays,a low—carbon and energy-saving rachitectural design has emerged as a mainstream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China.After analyzing hte natural ventila— tion techniques used in Lingnan traditional dwellnigs in China.this paper aims to meet certain construction needs in accordance with hte low-carbon target,and tries ot create a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ni the modem buildings ot be built. Key words:low-carbon(LC);Lingnan traditional vernaculra buildings;natural ventilation 30%。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建筑手法对现代建筑节能设计具有 1引言 借鉴意义,值得深究。由于中国传统民居中自然通风手法众 多,为改善当前使用空调设备导致高能耗的现状,实现低碳经 低碳经济是指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生产方式实现经 济目标.本文特选取岭南传统民居中的自然通风手法进行分 济可持续性发展,尤其是有效控制CO2的排放量。近年来,“低 析,试图为我国开展“低碳”节能建设提供参考。 碳”概念逐渐融入国内建筑领域.这不仅反映出业界对环保的 日益重视,更是我国未来建筑规划发展之所向。目前,在经济 2岭南传统民居之自然通风手法概述 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40%:而在我国这一比 例为25%左右,居各种能耗首位,其中50%以上消耗在冬季采 2.1自然通风功效 暖和夏季制冷空调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剧,居民对热 一方面,自然通风能有效提高空气质量,保障室内热舒适 舒适要求的日益提高,空调设备产生的能耗势必成倍增长。当 要求。虽然需综合考虑地域和气候因素,但建筑室内都需要适 代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不良、遮阳设施不当等因素又加大了 当与外界环境通风换气。良好的自然通风能够有效引入室外 人们对空调设备的依赖。致使其年累计运行能耗陡增。因此从 清洁的空气,同时及时排出建筑室内余热,由此创造出舒适的 建筑设计上,采取何种经济可行手段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业界、 室内环境。另一方面,自然通风还可以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 学术界的关注焦点。 在岭南地区,夏季湿热、良好的通风可以将热量带走,防止室 相对现代建筑中的节能手段,中国传统民居因地制宜、善 内过热:因此控制好室内通风,能大幅降低空调负荷 。我国岭 假于自然的被动节能技术具有天然优势,而且绝对环保。新加 南地区传统民居正是基于当地气候特点.巧妙应用了被动性 坡大型房地产集团“雷迪亚诺”委托权威能耗测评机构行的评 的节能手段构建出自然通风系统,不仅节能环保,而且经济可 估表明121:以单位面积计算.陕北窑洞要比现有高层建筑节能 行。 20%,岭南建筑中的骑楼、吊脚楼要比现有居住建筑节能 2.2岭南传统民居通风表现形式 收稿日期:2010—12—2O 2_2_1建筑总体布局 作者简介:李远(1987一),女,河南商丘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在 中国传统民居选址布局上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 读研究生。 段晓丹(1964一),男,四川绵阳人,副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 “藏风聚气”。这些从通风功能角度上看,是十分合理的。“负 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建筑及室内设计。 阴”与“抱阳”可形成热压通风:“背山”可挡住冬季北方的寒 26 流,“面水”可接受夏季东南的凉风 在平面布局方面,岭南民居古村落中建筑多采用梳式布 局,村前村后的水塘、农田和树木形成低温空间.村内建筑群 构成高温空间,村内外由于冷热温度差的作用形成冷热空气 的交换,构成自然通风 。与此同时,梳式平面的巷道整齐排列 并与夏季主导风向平行,更加有利于通风。在平面布局中常见 的建筑元素还有冷巷(图’),它通常是建筑排列组合形成的一 个比较窄的巷道,或者是在建筑的一侧留出的一条小廊道。有 阵风时,巷道因狭窄而提高风速,有利于降温:静风状态下,又 因巷道狭窄,受墙及周围建筑阴影遮盖,巷内高密度冷空气与 巷外低密度热空气形成对流。带出与巷接通的各房间里的热 空气,达到通风效果,如陈家祠的青云巷{ (图2)。 图1冷巷通风原理图 图2陈家祠青云巷 2.2.2天井 天井是营造有利通风小环境的重要手段。天井(图3)通常 呈筒状,~般为露天的内院落,面积较小,基本单元多成长方 重庆建筑 Chongqing Architecture 形。白天四周墙壁遮挡日辐射,使天井阴凉,从而营造出房间 内的阴凉环境,加上天井内植被的蒸腾作用.进一步降低了院 落内的空气温度。至4了夜晚,院内空气受到周边建筑的影响加 热上升,而上空的冷空气则下沉,并渗透到建筑内,有效改善 室内热环境141。除此之外,四面多层的房屋合成了高而窄的天 井,具有近似烟囱的作用,能够排除住宅内的尘埃与污气,同 时增加内外的空气对流。狭高的天井既起着拔风的作用,又可 以防止夏日的暴晒,使住宅阴凉。天井的四周房屋屋顶为内 坡,雨水顺屋面流向天井,经天井四周的地沟排出屋外,阴雨 天气由于通风作用,也并不觉得屋内潮湿。 图3天井 图4冷眼 2_2・3其他措施 除此之外,岭南各地还有许多极富地域特色的传统通风 手法。如运用具有明显热压通风效果的老虎窗或较小的猫儿 2011.NO.2第10卷总第88期 简析传统民居自然通风手法对“低碳”建筑设计的启示 建筑节能27 钻,利用热压进行通风散热。此外利用地形或建筑高低不等形 庭式设计,获得自然照明的同时,内中庭也可作为热压通风的 成空气压力差而造成良好的通风条件,如广东的竹筒屋。还有 竖向通道.利用屋面设置的六个玻璃拔风“烟囱”将室内外热 的民居在室内设置与地下水相连通的“冷眼”(图4),在夏季既 冷空气形成置换对流通风。据相关数据显示,拔风系统每年可 可以降低室内空气温度,又加大了室内外温差,与此同时配合 节电6O到8O万度,减排二氧化碳800多吨。建筑前部有景观水 天井的抽、拔风功能.在热压与风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自然的 面,在夏季,开启建筑地下水池处的进风口,如同岭南建筑中 通风系统。岭南民居还多采用内外廊式,当建筑设置了一圈外 冷眼的作用原理,利用水面使空气冷却,然后送入室内,很好 廊时,除了可以较好地进行遮阳外,还可以组织通风。同时结 地为建筑进行夏季室内降温 合漏空墙的设置.通风的效果更加明 显。在岭南民居中,通常在大厅上空 的屋面上做天窗.也称为气窗,形式 灵活自由.可开闭.一般设置在厅堂 上方的屋顶上,有开拉式气窗、撑开 式气窗。当大门关闭时,因天井很小, 风可以从屋顶气窗吹入.出风口为后 窗或楼梯口,通风效果良好。 3岭南传统民居自然通 风对现代建筑“低碳”的启 图5 3号厂房建筑通风示意图 示 武汉中南财经大学南湖校区的文泰楼,利用岭南建筑 3.1自然通风满足现代建筑环保节能要求 中狭窄冷巷提高空气流动的原理。楼梯间外围护做成全玻璃 传统的自然通风手段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建筑对通风的 或半玻璃,加强楼梯间拔风效果,并用这些建筑问的灰空间, 要求,我国建筑师们也在设计中巧妙运用到了此种手法。 达到整个建筑群自然通风的效果。同时在主楼外墙面开多个 环保中心大楼位于九龙塘,该建筑设有天井。天井上 通风口,如同岭南建筑中猫儿钻一样利用热压通风原理加强 空设有玻璃栅盖,栅盖可以透风,能够很好地发挥天井的自然 通风 通风作用,营造出舒适的建筑环境。同时天井也为大楼内部提 由此可见,在建筑设计中,对岭南民居传统建筑自然通风 供照明,减少电能消耗,实现环保、节能的功效。 手法进行简单应用,就能避免因设计造成自然通风不良.从而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工业区“三洋厂区”的6栋4层旧厂房. 大大降低应用在建筑通风上的化石能耗,达到建筑低碳。 没有大拆大建,经过合理的建筑改造.改头换面成为如今的创 3.2有助于传承传统建筑文化 意产业园“南海意库”。经过改造有效地减缓建筑在使用过程 现代建筑设计吸取岭南传统民居的自然通风手法特色.有 中对周边环境产生的“热岛效应”和建筑在使用中的“三废”排 助于传承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传统建筑自然通风在结合自然、 放。由于深圳临海同时受季风影响,常年可利用的风力资源比 适应气候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命力。中国式传统 较丰富,厂区中的3号厂房便采用六个截面为3mx3m的屋面 建筑中“敬天惜物,乐道尚和”的思想符合“低碳”建筑设计的 热压拔风烟囱,使建筑在过渡季节通过拔风“烟囱”,实现自然 核心理念。当代建筑师应从传统建筑汲取营养。结合具体实际 通风(图5)。改造时,将体量过大的旧厂房从中间打开,采用中 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现代建筑设计.这既是对传统建筑的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