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郑人买履练习题及答案

郑人买履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九壹网
《郑人买履》练习题之五兆芳芳创作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字词.

(1)履( ) (2)操( )(3)宁( ) (4)罢(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鞋子 (2)拿 (3)宁可 (4)集市已经解散

2、①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解散了,(他)终于没买到鞋. ②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

3、这则寓言故事告知我们:做事迷信教条而掉臂客不雅实际,是不会成功的.4、削足适履 如履薄冰 履险如夷

《郑人买履》练习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 ( ) (2)而忘操之 ( )

..(3)反归取之 ( ) (4)先自度其..足 ( )

(5)吾忘持度 ( )(6)及反( ) ..

(7)至之市( )( ) (8)市罢( )

...(9)遂不得履( ) (10)试之以足( )( )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的主旨是什么呢? 答:

答案

一、解词

1、 同“座”,座位2、 拿,带3、 同“返”,前往4、 量5、 量好的尺码

6、 到,等到7、 到; 到……去8、 结束,解散9、 终于10、它,代鞋 ; 用

二、翻译句子

1、等到他又前往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2、有人问:“为什么不必脚试一试鞋呢?”

三、这则寓言故事的主旨是:告知我们做事迷信教条而掉臂客不雅实际,是不会成功的道理.

《郑人买履》测试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加点字.

(1)先自度其足( ) (2)吾忘持度 ( ) (3)宁信度...( )

2、翻译下列句子. (1)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3、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1)而置之其坐()(2)至之市( )(3)而忘操之()...(4)反归取之( ) (5)何不试之以足( )

..4、《郑人买履》告知我们什么道理? 答: 答案:

1、(1)丈量(2)尺码 (3)尺码

2、(1)集市已经封闭了,于是就没买到鞋子 .

(2)为什么不必脚试一试呢?

3、(1)脚的尺寸(2)到、往(3)脚的尺寸(4)脚的尺寸 (5)鞋子

4、这则寓言故事告知我们:做事迷信教条而掉臂客不雅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文言文整体阅读之《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代尺码]其坐...[同“座”,座位].至之[动词,到······去]市而[连词,..表转折,可是]忘操之[代尺码].已[已经,······之后]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及[到,等到]反,市罢...[结束],遂[终于]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代尺码]以[介词,用]...足[何不以足试之]?”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无信自也].”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D)

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度 /无自信也

..B、宁信..C、郑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 .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代词,代尺码.) (2)何不试之以足(代词,代鞋.) (3)至之市(动词,到······去) (4)而忘操之(代词,代尺码. ) 3.翻译句子.

①至之市,而忘操之.

...

(郑人)来到集市上,可是忘记了带尺码.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买鞋的郑国人只相信量脚的尺寸,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你认为有这样的傻子吗?

答:(1)类似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的确是有的.

(2)有的人说话、处事、想问题,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

(3)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步履就要碰壁. 5.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这则寓言故事告知我们:做事迷信教条而掉臂客不雅实际,是不会成功的道理.

《刻舟求剑》练习题

楚人有欲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成,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涉江( ) (2)遽契其舟( )...( )

(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4)是吾剑之所从....坠( )( )

(5)求剑若此( )( ) (6)不亦惑乎...( )

2.辨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4.这则寓言的主旨是什么? 答:

一、1、 渡2、 立即,匆忙 ; 雕刻3、 从 ; 到

4、 这 ; 不译5、 像 ; 这样6、 迷惑,胡涂 二、 1、他的2、他

三、 1、 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

2、 像这样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四、主旨:告知我们不懂得随着形势的改动而变动自己的不雅念和办法,就不会取得预期的结果的道理.

《郑人买履》 和《刻舟求剑》比较阅读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成,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置之其坐 坐:( ) ②遽契其舟 遽:( )

③反归取之 反:( )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 )

2.下面的“之”字用法跟其他三项不合的一项是( ) 3.翻译句子.

①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②何不试之以足?

4.《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你能再写出两个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名字吗?

5.请用文中原话答复下列问题

《郑人买履》中郑人最可笑的“言”是: 《刻舟求剑》中楚人最可笑的“行”是: 6.这两则寓言故事配合包含了什么道理?

1、①同“座”,座位 ②立即、匆忙 ③同“返”,前往 ④、指示代词,这儿 2、C

3、①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②为什么不必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4、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 买椟还珠 滥竽充数

5、①宁信度,无自信也. 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嘲讽那些因循守旧、刚强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按照客不雅实际采纳灵活对策的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