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检测卷(附答案)

来源:九壹网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检测卷

(附答案)

一、单选题(60分)

1.(2分)有“人类之家”之称的是( )

A.地球 B.水星 C.火星 D.太阳 2.(2分)关于地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和南极点 B.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 C.地球上有一根巨大的地轴 D.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 3.(2分)地图三要素是指( ) ①方向 ②比例尺 ③图例和注记 ④图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分)绘制一幅某地区地图,应该在图上注明的三种地图要素有( ) ①方向 ②比例尺 ③图例和注记 ④颜色

第 1 页 共 15 页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2分)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 6.(6分)我国在同一时期,引进了世界上的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你认为在下列哪一地区都可以找到它们的生长地区( )

A.大兴安岭 B.天山山地 C.横断山地区 D.太行山地区 7.(2分)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8.(2分)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A.北极圈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9.(2分)960万平方千米是指我国的( )

A.陆地面积 B.领土面积 C.领海面积 D.领空面积 10.(2分)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6357千米 D.6350千米 11.(2分)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叙述错误的是( )

第 2 页 共 15 页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B.平均半径6371千米 C.表面积为5.1平方千米 D.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12.(2分)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是( )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13.(2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经线和180°经线 B.20°E,160°W C.20°W,160°E D.赤道 14.(10分)每年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15.(2分)北京市位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16.(2分)我们常说的“人类的家园”是指( )

第 3 页 共 15 页

D.西半球,南半球D.冬季 D.青藏地区 A.家庭 B.家乡 C.祖国 D.地球 17.(2分)读 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纬线是与赤道垂直的圆圈 B.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出发地 C.地轴与我们所在的水平面夹角为23°26' D.经度的范围是0°-180°

18.(2分)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当日40°N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的是( )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第 4 页 共 15 页

B.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C.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生活在30°N附近的人们,当日( )

A.适宜户外运动 B.注意添衣保暖 C.做好防晒保护 D.出行带好雨具

19.(2分)每天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动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D.地球始终是斜着身子公转 20.(6分)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

A.海底森林死亡 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 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 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 第 5 页 共 15 页

21.(4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球仪、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仪的形状与地球实际形状相同 B.地球仪上的地轴在实际地球上存在 C.所有纬线均是一个圆圈但长短各不同 D.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故可指示南北方向 (2)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正确的做法是( A.面对地球仪时,自左向右拨动球体 B.从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旋转球体 C.手握底座,整体逆时针旋转地球仪 第 6 页 共 15 页

))

D.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做水平运动 (3)甲地位于( )

A.(60°W,30°N) B.(60°E,30°S) C.(60°E,30°N) D.(60°W,30°S) (4)甲地和乙地的共同点是( )

A.都位于东半球 B.都位于北半球 C.都位于高纬度 D.都位于热带 (5)乙地位于甲地的方向是( )

A.西南 B.正南 C.东北 D.正北

二、综合题(40分)

22.(7分)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 7 页 共 15 页

(1)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我国气候类型的名称:A ;B ;C ;D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主要以 气候为主。 (3)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 23.(13分)异域风光

日本中部有一条经典观光路线——“立山黑部阿尔卑斯路线”,每年冬季,在日本

海沿岸地势陡峭的地方,会形成一段“雪墙”公路,公路两侧“雪墙”高度最高可达20米,身处其中,有抬头仅见一线蓝天的震撼之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第 8 页 共 15 页

(1)“立山黑部”地形以 为主,最高峰的海拔范围为 。 (2)量得图上观光路线长度约为4.5厘米,则实地距离约为 千米。

(3)“雪墙公路”景观最可能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地,判断依据是:该地靠近日本海,且等高线 ,坡度 。

(4)如果要在山顶附近修建一个供游人休憩的广场,应选在甲、乙、丙、丁四地中____地( )

A.甲 B.乙 C.丙 D.丁 (5)每年夏季积雪融化后,图中可能形成河流的是 (A、B)处,理由是 。该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 24.(9分)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月份,我国吐鲁番午后的气温经常上升到30℃以上,清晨气温又常常降到0~5℃之间,因此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

材料二 橘子最怕低温,-5℃以下,枝叶就会受到冻害,-7℃以下会受到严重冻害,-9℃以下会受到毁灭性冻害。 (1)

第 9 页 共 15 页

材料一说明了天气与 的关系,材料二说明了天气与 的关系。 (2)

你认为天气还与人们的哪些活动有关系?(至少写出三种)

25.(11分)将下列描写天气和气候的词语分别归类,填写到图中相应位置。 烈日炎炎 终年高温 长冬无夏 鹅毛大雪 四季分明 风和日丽 寒风瑟瑟 雨热同期 阴雨绵绵 温和多雨 冬冷夏热 倾盆大雨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由于合适的位置而适合人

第 10 页 共 15 页

类生存,成为人类的家园,故选:A。

2.【答案】C 【解析】

地轴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方便而假想存在的一根轴,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3.【答案】A

【解析】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故选A。

4.【答案】C

【解析】若绘制一幅某地区地图,应在图上标注的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故选C。

5.【答案】B

【解析】一般在地形图上,高原和山地一般用黄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则越深,高原一般是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而海拔在500米以下,

地势起伏较大的是丘陵;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的是平原,用绿色表示,故选B。

6.【答案】C

【解析】横断山区位于我国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由于海拔较高,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故在横断山区可以看到热带、亚热带、温带和亚寒带等多种动植物,大兴安岭、天山、太行山都位于温带,不可能看到热带的动植物,故选C。

7.【答案】A

【解析】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陆地地形是平原。故选A。

8.【答案】C

【解析】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南回归线是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南极圈是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北极圈是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故选C。

第 11 页 共 15 页

9.【答案】A

【解析】960万平方千米是指我国的陆地面积,故选A。

10.【答案】B

【解析】关于地球的数据我们必须要记住的三个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赤道的长度是4万千米。故B正确。故选B。

11.【答案】C

【解析】关于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故选C。

12.【答案】C

【解析】我国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领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最北端是在漠河以北;我国领土跨热带和北温带,没有跨寒带;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故选C。

13.【答案】C

W,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故选C。 【解析】20°

14.【答案】D

【解析】每年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这三个月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故选D。

15.【答案】A

【解析】北京市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属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故选A。

16.【答案】D 【解析】

我们常说的“人类的家园”是指地球。故选:D。

17.【答案】D

第 12 页 共 15 页

【解析】A.由地球仪可知,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A错误; B.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最终只能到达北极点,B错误; C.地轴与我们所在的水平面夹角为66°34',C错误; D.经度的范围是0°-180°,D正确。 故选D。

【答(1)C 18.

案】

(2)D

N的天气是西北风6级,伴随着沙尘暴,“眼见风来沙旋移,【解析】(1)从图中可知,40°

经年不省草生时”是当时的天气情况,故选C。

N附近的人们,当日是中雨,故出行带好雨具,故选D。 (2)图中可知,活在30°

19.【答案】B

【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和时间差异,故选B。

20.【答案】B 【解析】科学家在海峡的底部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这是由于台海海峡处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的下陷出现了海洋,故选B。

【答(1)D 21.

案】

(2)A

(3)C (4)A (5)B

【解析】(1)A.地球仪的形状与地球实际形状不相同,A错误;

第 13 页 共 15 页

B.地球仪上的地轴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B错误;

C.所有纬线均是一个圆圈,但长短各不相同,南北半球对称的纬线相等,C错误; D.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故可指示南北方向,D正确。 故选D。

(2)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正确的做法是面对地球仪时,自左向右拨动球体;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旋转球体;地球仪底座保持不动,故选A。

(3)南大南纬,北大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据图可知,甲地的经度为东经,经度为60°E,纬度向北增加,为北纬,故其纬度为30°N。故选C。 (4)A.据图可知,甲乙两地位于赤道北南,故其分别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A错误; B.甲乙两地经度都为60°E,故其位于东半球,B正确; C.甲乙两地纬度都为30°,故位于低中纬度的交界上,C错误;

D.30° 位于23.5°~66.5°之间,故都位于温带,其中甲位于北温带,乙位于南温带,D错误。故选A。

(5)甲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故为南北方向,其中乙更靠近南极,故乙位于甲的正南方向,故选B。

二、综合题

22.【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性气候 (2)季风 (3)

高原山地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我国气候类型的名称是: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性气候。我国东部地区主要以季风气候为主,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类型。

第 14 页 共 15 页

23.【答案】(1)山地 2400~2800米 (2)90

(3)甲 密集 大或陡 (4)C

(5)A A 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或数值大处)凸出,为山谷 南北 【解析】(1)“立山黑部”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形崎岖,故地形是山地,最高峰的海拔范围为2400~2800米。

(2)从图中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000厘米,量得图上观光路线长度约为4.5厘米,则实际距离是4.5×2000000厘米(20千米)=90千米。

(3)雪墙公路”景观最可能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甲地,判断依据是该地靠近日本海,且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4)从图中可知,丙处位于山顶附近,有一个开阔的大平台,故适合修建一个供游人休憩的广场。故选C。

(5)一般山谷容易发育成河流,A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或数值大处)凸出,为山谷可以形成河流,该河流的大致流向为南北流。

24.【答案】(1)穿着 农业

(2)郊游;饮食;户外锻炼;等等。 【解析】【略】。

25.【答案】

【解析】天气表示的一个区域内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气候表示的是在一个大的范围内的大气的多年的平均状况。

第 15 页 共 1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