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课程设计
目    录
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设计依据及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锅炉房基本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通风除尘系统的主要设计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 .................................. 4 2.5标准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 4 3 除尘器的选择和比较 .......................................... 5 3.1除尘效率 ................................................ 5 3.2除尘器的选择 ............................................ 5 4 确定除尘器、风机和烟囱的位置及管道的布置 .................... 6 4.1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 .................................. 6 4.2管径的确定 .............................................. 6 5烟囱的设计 .................................................. 6 5.1烟囱高度的确定 .......................................... 6 5.2烟囱直径的计算 .......................................... 6 5.3烟囱的抽力 .............................................. 7 6 系统阻力计算 ................................................ 7 6.1摩擦压力损失 ............................................ 7 6.2局部压力损失 ............................................ 8 7 系统中烟气温度的变化 ...................................... 10 7.1烟气在管道中的温度降 ................................... 11 7.2烟气在烟囱中的温度降 ................................... 13 8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图 ......................................... 14 参考文献 ..................................................... 14
1 / 15
大气课程设计
一  概述 1.1课程设计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1.2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使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1.3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手烧炉,共4台 设计耗煤量:1000kg/h(台) 排烟温度:160℃
烟气密度:1.34kg/Nm3 空气过剩系数如下表示:
炉子的空气过剩系数 燃烧方式 烟煤 无烟煤 手烧炉 1.3—1.5 1.3—2.0 取空气过剩系数为α=1.4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按0.01293kg/ N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
CY=68%,       HY=4%,       SY=1% ,       OY=5%, NY=1%,        WY=6%,       AY=15%,       VY=13%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mg/ Nm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900mg/ Nm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为锅炉房北侧15m以内。
2 / 15
大气课程设计
1.4设计计算
二,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2.1  理论空气量
4.761.867CY5.56HY0.7SY0.7OY             (m3N/kg) Qa式中:CY、HY、SY、OY分别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百分数。
Qa'4.76(1.8670.685.560.040.70.010.70.05)6.97(m3N/kg)
2.2  理论烟气量(设空气含湿量12.93g/m3N)
1.867(CY0.375SY)11.2HY1.24WY0.016Qa0.79Qa0.8NYQs
(m3N/kg)
—理论空气量(m3N/kg) 式中:Qa      WY—煤中水分所占质量百分数;
NY—N元素在煤中所占质量百分数
Qs'1.867(0.680.3750.01)11.20.041.240.060.0166.970.796.970.80.017.42(m3N/kg)
2.3  实际烟气量
             (m3N/kg)       QsQs1.016(1)Qa式中: —空气过量系数。      Qs—理论烟气量(m3N/kg)
—理论空气量(m3N/kg)      Qa烟气流量Q应以m3N/h计,因此。QQs设计耗煤量
Qs7.421.016(1.41)6.9710.25(m3N/kg)QQs设计耗煤量10.25100010250(m3N/h)3 / 15
大气课程设计
2.4   烟气含尘浓度
dshAY           C(kg/m3N)
Qs式中:dsh—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百分数;       AY—煤中不可燃成分的含量;
Qs—实际烟气量(m3N/kg)。
C0.160.1510.252.34103(kg/m3N) 2.34103(mg/m3N)2.5  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CSO22SY106 (mg/ m3N)        QS式中:SY — 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      QS— 燃煤产生的实际烟气量(m3N/kg) 在标准大气压下:
CSO220.010.98106 10.251.91103(mg/m3N)三.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 3.1  除尘效率
1Cs C 式中:C—烟气含尘浓度,mg/m3N;
Cs—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规定值,mg/m3N。
120091.45%
2.341033.2  除尘器的选择
4 / 15
大气课程设计
工况下烟气流量:Q'QT'(m3/h); T式中,Q—标准状态下的烟气流量,m3/h;       T'—工况下烟气温度,k;       T—标准状态下温度273k。
Q'10250(273160)273 16257(m3/h)Q'162574.5(m3/s)36003600根据工况下的烟气量、烟气温度及要求达到的除尘效率确定除尘器:YDT型圆体立式多管陶瓷除尘器(旋风子数为7)。产品性能规格见表1。结构图见图3-1
表1  YDT型圆体立式多管陶瓷除尘器
型号 配套锅炉处理烟气除尘效排烟黑容量(J/H) 量(m3/h) 率(%) 度 设备阻力(Pa) 脱硫效重量率(%) (kg) YDT 4 14000 >98 ≦1级林格曼黑度 900-1600 >86 2900
四,确定除尘器、风机、烟囱的位置及管道布置。并计算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总阻力
4.1  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
根据锅炉运行情况及锅炉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装置的位置。一旦确定各装置的位置,管道的布置也就基本可以确定了。对各装置及管道的布置应力求简单、紧凑、管路短、占地面积小,并使安装、操作和检修方便。
4.2  管径的确定
d4Q (m)
式中,Q—工况下管道内的烟气流量(m3/s);
5 / 15
大气课程设计
—烟气流速(m/s)(对于锅炉烟尘=10-15 m/s)。 取=14 m/s,
d44.50.(m)
3.1414圆整并选取风道:
钢制板风管 外径D(mm) 外径允许偏差(mm) 0 1 壁厚(mm) 1.00 内径=d1=0-21.00=638.00mm 由公式d4Q可计算出实际烟气流速:
4Q44.514.1(m/s) 22d3.140.638五,烟囱的设计
5.1  烟囱高度的确定
首先确定共用一个烟囱的所有锅炉的总的蒸发量(t/h),然后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规定(表3)确定烟囱的高度。
表3  锅炉烟囱高度表
锅炉总额定出<1 力(t/h) 烟囱最低高度20 (m) 锅炉总额定出力:44=16(t/h)   故选定烟囱高度为40m。 5.2  烟囱直径的计算
烟囱出口内径可按下式计算:
6 / 15
1~<2 2 ~ <6 6 ~ <10 10~20 26 ~<35 25 30 35 40 45 大气课程设计
d0.0188Q(m)
式中:Q—通过烟囱的总烟气量(m3/h)
ω—按表4选取的烟囱出口烟气流速(m/s)
表4    烟囱出口烟气流速m/s
运  行  情  况 通 风 方 式 全负荷时 自 然 通 风 选定ω=4m/s
d0.01884162572.40m 4最小负荷 2.5~3 6~10 圆整取d=2.4m 烟囱底部直径
d1d22iH(m)  式中:d2—烟囱出口直径(m);        H—烟囱高度(m);
i—烟囱锥度(通常取i=0.02~0.03)。
取i=0.02,
d1=2.40+20.0240=4m。 5.3  烟囱的抽力
Sy0.0342H11273tk273tpB     (Pa) 式中,H—烟囱高度(m);       tk—外界空气温度(℃);
7 / 15
大气课程设计
tp—烟囱内烟气平均温度(℃);       B—当地大气压(Pa)。
Sy0.034240(183(Pa)11)97.86103 2731273160六. 系统阻力的计算 6.1  摩擦压力损失
L2   对于圆管, PL.  (Pa)
d2式中,  L—管道长度(m)         d—管道直径(m);         ρ—烟气密度(kg/m3);         υ—管中气流平均速率(m/s);
λ—摩擦阻力系数,是气体雷诺数Re和管道相对粗糙度
Kd的函数。可以查手册得到(实际中对金属管道λ值可取0.02,对砖砌或混凝土管道λ值可取0.04)。
a.
对于φ500圆管 L=9.5m
n2732731.340.84(kg/m3)
2731604439.50.8414.12PL0.0231.73(Pa)
0.52b. 对于砖砌拱型烟道 4D2B2A2B()2 22D500mm故B450mm
8 / 15     图2 砖砌拱型烟道示意图 大气课程设计
则RsA  X式中,A为面积,X为周长。
pll4RS22
代入数据得:l=87.77(pa) 6.2  局部压力损失
P22(Pa)
式中:ξ—异形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可在有关手册中查到,或通过实验获得;
υ—与ξ相对应的断面平均气流速率(m/s);       ρ—烟气密度(kg/m3)。
图3  除尘器入口前管道示意图
图3中一为减缩管 α≤45℃时,ξ=0.1 取α=45℃、υ=14.1m/s
0.8414.12P0.18.4(Pa)
22l10.05tan67.50.12(m)
2图3中二为30℃Z型弯头
9 / 15
大气课程设计
h2.9852.390.5950.6(m)
hD0.60.571.05,取'0.157
Re'
由表得Re=1.0     1.00.1570.157
0.8414.12P0.15713.10(Pa)
222图3中三为渐扩管
A1A20.3511.09 20.6383.144并取30o 则0.19
0.8410.92P0.199.5(Pa)
222l3(10.638)tan15o0.48(m) 2
图4  除尘器出口至风机入口段管道示意图
图4中a为渐扩管
45o时,0.1
取30o,14.1m/s
0.8414.12P0.18.4(Pa) 22l0.48(m)2图4中b、c均为90o弯头
10 / 15
大气课程设计
D570,取RD,则0.23,
0.8414.120.2319.2(Pa) 则P222两个弯头P'2P219.238.4(Pa) 对于如图5所示T型三通管:  图5  T型三通管示意图
0.78
0.8414.12P0.7865.1(Pa)
222对于T型合流三通:
0.55
0.8414.12P0.5545.9(Pa)
222
系统总阻力(∑h)(其中锅炉出口前阻力为800Pa,除尘器阻力1600 Pa):
h31.788.08.413.19.58.438.465.145.98001600
2708.5(Pa)
七,系统中烟气温度的变化
11 / 15
大气课程设计
7.1  烟气在管道中的温度降
t1qF      (℃) QCV式中:Q—烟气流量(m3N/h)       F—管道散热面积(m2)
CV—烟气平均比热(一般C=1.352~1.357kJ/m3N•℃);       Q —管道单位面积散热损失。 室内q =4187kJ/m2•h 室外q =5443kJ/m2•h
室内管道长:L=2.18-0.6-0.12=1.46m
FlD3.141.460.572.61m2
室外管道长L=9.5-1.46=8.04m
FlD3.148.040.512.62m2
t1q1F1qF22QCvQCvq1F1q2F2QCv(41872.61544314.40)102501.354
=7(℃)
7.2  烟气在烟囱中的温度降:
t2HAD    (℃)
式中:H—烟囱高度(m);
D—合用同一烟囱的所有锅炉额定蒸发量之和(t/h);       A—温降系数,可由表5查得。
12 / 15
大气课程设计
表5  烟囱温降系数
砖烟囱钢烟囱 烟囱种类 (无衬筒) (有衬筒) 壁厚小于0.5m 0.5m 钢烟囱 (H<50m) 壁厚大于砖烟囱 A 2 0.8 0.4 0.2 t2400.393.9(℃) 44总温度降tt1t27.03.910.9(℃)
八.通风除尘系统布置图
8.1.设计说明
烟道为砖烟道,导角为45度,与圆管连接处采取密封措施,所有器件接口处均用法兰盘连接
13 / 15
大气课程设计
8.2.说明书
设计说明 烟道为砖烟道,导角为45度,与圆管连接处采取密封措施,所有器件接口处均用法兰盘连接  序号 名称 个数 规格型号 备注 1 烟道 1 H=40m上径直径800,砖烟道 下径直径500,厚300 2 3 4 5 6 7 8 9 人孔 导流板 烟道 圆管 V形带 除尘器 弯头 锅炉 1 1 1  5 4 4 4 500×400  1000×1000 外径直径500,壁厚0.75  XLD-4型 30度Z型 手烧炉   砖烟道 钢制     五.主要参考书目
1,郝吉明,马广大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钢铁企业采暖通风设计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3,同济大学等编,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航天部第七研究设计院编。工业锅炉房设计手册。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1986
14 / 15
大气课程设计
15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