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帽作文
虎头帽在很多人眼中,似乎是一个充满了乡土气息的民间物品。
而对于很多80、90后而言,对它的记忆可能还停留在《鹿鼎记》中韦小宝戴着虎头帽在丽春院说书的场景了,当年那个画面应该还是很多人记忆中最为欢乐的片段之一吧。只是,韦小宝的虎头帽由于戏剧化需要,也一定程度上也缺少了民间应有的装饰效果。
那么民间的虎头帽具体应该长什么亚子呢?
由于中国人热爱龙、虎的装饰,所以虎形崇拜早在上古先民时期就比较常见了。但虎头帽在史料中出现不多,偶有提及,仅以“虎头形帽子”一笔带过,鲜见有其形制的具体描写。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提到了包括虎在内的6种动物,就是当时部族的图腾,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西南的巴、蜀两国仍以虎作为部落图腾和族徽。
从拟人化的角度来看,虎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它威武、雄壮、凶猛,是力量和权威的象征,古时常用虎贲、虎将、虎士等词语形容勇猛的军人,虎头帽也是清朝特种——虎衣藤牌兵的装束之一(这个形象也是有些喜剧感,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继续深入了解)。
但在狐假虎威、如狼似虎、谈虎色变等成语中,也可以看到它身上“”的一面。爱恨交织之中,虎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图腾崇拜的象征符号之一,对虎的崇拜与信仰贯穿了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
虎头帽作为一种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民俗故事和小说中,被赋予
了一层神秘的光环。作为一种民俗信仰,虎被当成图腾符号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扎根下来。它身上的驱邪的象征意义,被用到对儿童的庇护之上。始于唐代的儿童虎头帽,一直兴旺到了清末民初,绵延不息。
儿童虎头帽的渊源
据现在学术研究的成果,虎头帽最先的起源是希腊神话时代。第一个使用这种独特帽饰的人是希腊神话中赫赫有名的半神赫拉克勒斯。
就目前全球古文化图像而言,有根有据的说赫拉克勒斯是第一位使用狮子这种猛兽做盔帽的人物。
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腊神话将终结时代的传说人物,问题是,这种狮头帽历经bla~bla~bla~的千辛万苦路程,到了中国为什么会变虎头帽?
(下图是2014年好莱坞制作的电影《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剧照,这张剧照表现的正是赫拉克勒斯戴着打死巨狮后制作的狮头帽作为头盔的情景。)
一句话可以概括:中国人跟狮子实在是不熟!狮子原产自非洲和亚洲西部,因为虎是中国古代头号猛兽,正如亚历山大大帝要通过模仿赫拉克勒斯搏杀狮子来显示自己的非凡英勇,中国的古人要证明自己的英勇和武艺要怎么办呢?最简单,也是最时髦的办法就是去猎杀一头老虎。(老虎:我又做错了什么?)
儿童虎头帽形制
结合中国服饰大词典,我们可总结儿童虎头帽的基本形制。它多用色彩鲜艳的绸缎制
作,镶有花边或皮毛边。整体造型无帽盖但是却有帽檐,有的有护耳和披风,有的却没有。
以布贴或绣制作老虎五官,整体五官的外形是粗眉、大眼、阔口。颜色皆以红黄蓝绿鲜艳色为主,以墨白金银线点缀。
帽顶两旁有粗短的虎耳朵,彩色绸缎镶帽檐,或坠上银质小铃铛,活泼稚气,且各地在制作手法上却大同小异各有特色。
虎脸部眉毛、眼睛、胡须末端上扬,多了一丝飘逸之情境,虎牙大小有所减弱,没有了凶狠之相,反倒有种嫣然一笑之意蕴,与清代帽子的憨厚质朴的风格截然不同,显得仪态端庄、文质彬彬。
比如下面两幅虎头帽,左图为蓝底贴花绣虎头帽,以贴花绣眼、耳、鼻、口,虎眼以白布作底、叠加红布、再以黑色覆盖,颜色的递进增加了层次感,也使得虎眼格外炯炯有神。头顶以补花绣牡丹,增添富贵之意,两侧以平针绣碎花,以绣条、色绒饰边,眼泡、鼻梁、花瓣顶端钉亮珠,耳后脑后缀彩穗,风格粗犷。
右图虎头帽缎面黑底,以贴花绣虎头、虎背、虎尾,以彩线饰虎须。虎头的黑面、白眼、彩鼻,色彩丰富,虽风格稚拙,层层堆叠的饰片显得格外热闹。这两件同一时期的虎头帽,一件简约一件繁复,风格迥异,反映出不同地方的风俗人情。
中原地区的虎文化最为发达,常用虎本身的黄色和大红大绿等对比鲜明较为显眼的颜色作为主色,十分喜庆;北部地区黑、吉、辽多用黑色、绿色和白色,风格粗狂敦实;南部地区(以江浙一带为主)的刺绣业比较发达,也秉承了南方一贯的婉约气质,虎头帽样式风格细腻、精巧、雅致、恬静、色彩层次比较丰富,制作更加逼真。
一些传世的实物中又有儿童兽头帽,我们将文献和实物比照,认为额间绣有“王”字的为虎头帽,无“王”字而动物状的则为儿童兽头帽,其中有兔儿帽,猫儿帽等。
伍斯特艺术博物收藏的一件清代红地绣花虎头帽,博物馆将这件虎头帽的制作时间定为1875年(光绪年间),而文化博物馆在2015年12月18日至2016年3月21日举办的“祝福的印记—传统童服里的故事”展览中,也展出了一件与此件虎头帽造型相似、但并不完整的“橙地虎头帽”。
该虎头帽由帽身与拖尾两部分组成,帽身是仿造老虎的身体,将其缩小后进行组合而成。面料使用的是质地柔软的橘红色和黑色士林布,里料使用的是蓝色的花卉纹缎子料。
儿童虎头帽的功能
虎头帽,可想而知,那就是妈妈或者奶奶让你保暖用的!
从象征寓意上来讲,以虎来寓意勇猛强悍和震慑力,从武士延伸到儿童,充分表达了中国母亲们对孩子的殷殷爱恋。
所以,人们认为戴上威武的虎头帽,可以让小孩儿远离邪魔病毒,健康成长,这里贮满了家长对自己小孩儿平安幸福的期盼。
原本造型凶猛的虎却用华丽的丝绸或朴素的棉布做出来,用鲜艳的颜色绣起来,少了一份凶悍,多了几分憨厚和可爱,虎和孩子已经融为一个整体。
具体可以看看张书林工作室收藏的虎头帽:
如此同时,对中国元素迷之热爱的大牌也在设计中运用了虎头帽的元素,比如2016AW GUCCI系列,中式民俗文化风不要太明显。
另外,“虎纹样”儿童服饰种类的多样性也是传统妇女比量女红的标准之一,“虎纹样”服饰的好坏也有其审美原则。
在造型上必须要注意“虎纹样”服饰整体的端庄效果,在色彩上要着重强调和谐性,在图案的组合上对从善而美的原则比较讲究。“虎纹样”儿童服饰在造型上的吉祥与朝气,是很多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是对民间人们真善美朴实心理的一种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