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兴 华
: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333000:
【摘 要】:从明清景德镇民窑和官窑器物的造型、胎釉、 实物体现。作为中国手工业文化的杰出代表的景德镇陶
装饰、纹饰、工艺等比较出发,在找寻景德镇陶瓷器物的 瓷器物,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具有审美功能:陶瓷
材质之美、装饰之美、釉色之美、纹饰之美、人文之美的 器物特有的材质之美、装饰之美、釉色之美、纹饰之美、
前提下,分析官窑和民窑器物在美学风格上出现的精和粗、 文 之 美, 给 使 用 者 和 观 者 以 心 灵 的 愉 悦 和 感 官 享 受。 人雅和俗、端正和自由、大传统与小传统等分野,以求更客 然而由于官窑和民窑机制不同,官窑器物和民窑器物在 观地评价民窑和官窑的历史地位、更好地欣赏精美的景德 审美方面也有很大区别,有不同的审美意趣和美学风格。镇陶瓷器物 , 更恰当地理解、继承和发扬民窑和官窑的艺 2 景德镇民窑和官窑器物美学风格之同术价值和美学精髓。
景德镇陶瓷器物有区别于其他名窑器物的明显特征, 【关键词】:景德镇,民窑,官窑,器物,美学风格
在审美上有共同之处。之所以产生民窑和官窑审美之同,
主要是由工艺性、文化性、时代性、地域性导致。在工 1 民窑和官窑 艺上景德镇窑有自身的优点、景德镇所用的高岭土有共 景德镇制瓷有千年历史,景德镇民窑和明清官窑 ( 御
同的品质、景德镇陶瓷生产的流程一致,民窑和官窑制 窑 )) 在中国陶瓷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唐代昌
造技术和烧造工艺相同;在文化上,景德镇陶瓷器物是 南镇民窑工匠在制瓷实践中,逐步掌握了高超的制瓷技
中国文化的反映,是中国人精神情怀和人生感悟的物化; 术,靠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造出的瓷器被人称为“假玉
从时代来看,元代尚白,青白瓷盛极一时,明代的青花 器”,已初露头角。宋代民窑又得到长足发展,影青瓷器
登峰造极,清代的颜色釉和彩瓷独步天下,各个时代的 得到真宗皇帝赏识,并用年号景德赐名,由此景德镇名
社会风气和时尚在该时代民窑和官窑器物中都有不同程 满天下。宋末元初,大量北方制瓷艺人南下景德镇,带
度的反映。从地域来看,景德镇民窑和官窑陶瓷器物也 来了成熟高超的制瓷技术,出现了许多创新器物,景德
折射了景德镇地区的自然景色和物产、民风民俗和文化 镇海纳百川,后来居上。元明清三代朝廷都在景德镇设
特色,许多吉祥纹样和特殊的造型都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立御窑,对上升的景德镇起到推波助澜之势,从而成就 有不同于其他地区、其他名窑陶瓷器物的地域特征。瓷都景德镇的美名,开启了中国陶瓷史上最灿烂的篇章。 景德镇民窑和官窑器物美学风格之同表现为:从历史来看,景德镇的官窑是因民窑而兴,景德镇 民窑 1:材质美之同又借官窑而提升和进一步发展。民窑在官窑设立之 时,《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 已存在了很长时间、准备了较高的技术、形成了完 整的[2] 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质美指的是材料的种类、 行业体系,并且制造出非常精美的陶瓷器物,才会 进入质量决定了产品的种类、质量,上等优质的材料是决定产 帝王视野。“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 四品优质美观的先决条件。史称景德镇“水土宜陶”。明代 [1] 而官窑 裔,驰名猎
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景德镇制瓷用的是高岭土、瑶里釉果、景德镇附近山林 的资金优势、不惜工本制作和精益求精,器物精美绝伦,
盛产的松木和蕨草。陶瓷是水、土与火的艺术,从成形 不断出新,在技术和品质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官窑的示
到装饰再经窑火烧制,产生特殊的质感和视觉效果,在 范和引领,反过来也把景德镇民窑带到了一个新高度和
颜色、声音、质感造就独有的美。景德镇陶瓷有“白如玉、 水平。精美的景德镇民窑和官窑器物,反映了工匠的高
声如罄、薄如纸、明如镜”之誉。材质上和其他名窑器 超技术和窑火的造化神奇,也记录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
物有明显的区别,有独特的气质和观感。无论是民窑中 的精神情怀,成为一个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
的精美器物还是官窑精品器物,胎质洁白如玉,温润透明, 杂色很少,都有一种玉感,有一种明艳玉质之美。与中 收稿日期:2007-8-16 国人的审美意趣相吻合。中国人自古就崇尚玉、喜欢玉, 项 目 来 源: 江 西 省 社 科 规 划 办 2006 年 立 项“ 明 清 景 德 视玉为器物中的君子,玉是中国人的性格品德的表现。文 镇 民 窑 和 官 窑 器 物 美 学 风 格 比 较 研 究 ” 课 题 成 果, 编 号: 人雅士欣赏景德镇的陶瓷器物不仅是为其缤纷的装饰和 05ZX206;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基于人工智能 巧夺天工的技艺所折服,而且是为其特别的质地所吸引。 的陶艺符号学研究,编号:GL0731
作者简介:李兴华:19-:,男,教授。研究方向: 景德镇的青花瓷艳而不俗,鲜而不佻,明朗而安定,既 文化社会学与陶瓷美学。 能近赏,又能远看,能够达到“远看颜色近看花”的作用。62 ?中国陶瓷? CHINA CERAMICS ? 2007(43) 第 10 期
2007 年 第 10 期 中 国 陶 瓷
青花瓷青色淡雅、绘画秀丽、布局疏朗、釉面滋润 , 深幽、 仅取自然物之形,也取自然物之神和品质,器物多见于
明净、极具材质之美。瓜果和小动物。还有“三才”碗,意为“天养之,地育之, 2:装饰美之同 景德镇陶瓷装饰有釉装饰、加彩装人成之”,是天地人品格和相互关系的表达;有些器物直
饰、坯体装饰。 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是自然物之特别精神和品格的拟 仅就装饰本身而言,也极具美感。民窑和官窑在装饰技 人化,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梅竹兰菊—四君子。表现 法和装饰内容上也有许多相似地方,装饰美表现为:青 出自然和人类的亲密关系,从自然物中升华出人类美好 花之纯洁、明快、自然、清新、浓丽、明艳;五彩之浓艳、 的精神。
华贵、绚丽、刚劲和强烈对比;釉色之多变和神奇。明 崇德利用之觉悟。“天行健,君子以强不息;地势坤,
[3]清两代景德镇创烧的颜色釉有近百种之多。以模仿自然 《周易》这句名言表达的是中华民 君子以厚德载物。”
的色彩为美,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和审美价值。有诗为证: 族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博大宽容的美德。景德镇陶瓷
“比视成宣欲乱真,乾坤万象归陶甄;雨过天青红琢 器物表现出许多道德教化的内容,如:高士图、岁寒三友、 玉,贡之廊庙光鸿钧。”《郎窑行戏呈紫衡中丞》许谨斋 四君子、五伦图、四孝图等,体现了中国人重道德教化
景德镇瓷器上的绘画作为装饰的目的,无论官窑还 的文化传统。此外景德镇陶瓷器物也极具实用性,器物 是民窑都使瓷画具有纸上绘画的效果,具有纯图案性的 形制都是日常生活所常用的杯、盘、碗、碟、罐、瓶、壶、 官窑往往成为瓷绘主流,民窑常把绘画技巧渗进图案装 花浇、执壶、洗等,都具有实用性。景德镇烧制的青花 饰里。瓷器上的彩绘不同于纸面绘画的是器皿有体积感, 瓷瓶绝大部分器
形也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体现审美 空间得以延伸,视觉艺术的视点也发生改变,可以多视 需求的特殊目的。
点地观看瓷绘图饰,把陶瓷器物特有的空间和造型与绘 热爱生活之情趣:景德镇民窑和官窑器物中大量出 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在陶瓷装 现的是婴戏图、仕女图、动物图、植物图、吉祥纹饰等; 饰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世界上没有一个名窑能达到 此外书生抚琴、大漠孤烟、塞外风情、泛舟江湖、雨打 芭景德镇陶瓷装饰那样大的影响。 蕉等文人题材亦在景德镇陶瓷器物中常见。婴戏图即 以婴
3:纹饰美之同 景德镇陶瓷器物纹饰种类很多,主儿为画面的主角,描写儿童钓鱼、玩鸟,蹴球、赶鸭、 放鹌
要是动物纹、植 鹑、抽陀螺、攀树折花等种种活动,着墨不多而情 趣盎物纹、云纹、海水纹、龙纹以及各种人物纹。一方面取材 然。仕女图在五彩瓷器上比较常见,有游园的,执 扇的,于大自然和人类生活,另一方面又以审美的眼光把这些 乘凉的。画中仕女飘逸凌云,形象优美,用笔传神, 栩栩如极具美感的纹饰进行复制、变化,在有限的器物表面进 生。鱼藻纹是借“鱼”与“余”同音,取“富贵有余”、 “连年行安排和运用,表达作者的精神世界和时代的精神风貌, 有余”的意思。这些题材都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热 爱,一反映了明清社会的时尚,也折射了民族文化的内在的美 种平淡、和谐、达观、质朴的文化和富于情趣的 东方式生学风格。陶瓷器物上各种植物纹表现出一种统一和延续 活哲学。
美、对称美、线条美;动物纹表现了动物的运动美、节奏美、 3 景德镇民窑和官窑器物美学风格之异韵律美、姿态美;云纹表现出一种变化美、飘逸美、意境美; 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两种态度:一种要求艺术服从 龙纹体现了中华民族图腾形象的威严美、崇高美、狰狞 正统思想,艺以载道,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美表现为 美、想象美;人物纹表现的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精神美、 一种有节制的、务实的形式,
以儒家为代表;另一种强 恬静美、和谐美、道德美等。陶瓷器物纹饰作为一种易 调个体自我的表现,推崇个体的自由,以浪漫主义的形 于表达精神和情感的符号,也表现出一种符号美。 式,率真情性,直抒胸襟,以道家为代表。前者推崇庄严、 4:人文美之同 中国文化讲究器物的内在精神,器中和、雍容,后者则无定法,体现一种自然、活泼的风格。 物本身的体现的 [4] 景德镇官窑和民窑器物风格也有这种儒道美学思想分野 道,器物所凝聚的人文精神。在景德镇陶瓷器物中反映 的影子,也呈现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在陶瓷器物中之 和表达了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之精神、崇德利用之觉悟、 所以产生民窑和官窑审美之异,主要是由生产机制:生 热爱生活之情趣。 产目的、生产过程、质量要求:、生产者心态和文化修养、 天人合一之精神。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宇宙观,主 接受者的身份、地位、消费需求、帝王个人喜好等原因 要是指人和自然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关 造成。 系。景德镇有些器物形制就直接师法自然物,如葫芦瓶、 从生产方面看。官窑拥有技艺最精湛的工匠、使用 冬 瓜 瓶、 冬 瓜 罐、 莲 子 罐、 西 瓜 罐、 梨 式 壶、 莲 瓣 壶、 的是最好的原料、拥有充足的资金,造器不惜工本、精 茄式壶、凤首壶、蒜头瓶、瓜棱瓶 、花口瓶、橄榄瓶、 益求精。不但如此,器物烧成后还是百里挑一,好中选 荸荠扁瓶、菊瓣瓶、柳叶瓶、橄榄尊、鱼篓尊、石榴尊、 优。窑官生产过程中对质量要求很高,也有许多限定和 苹果尊、马蹄尊、鹿头尊等。还有一类器物称为象生器— 要求。可以想见官窑工匠在造器时一定是小心谨慎,丝 - 也叫仿生瓷,器物整体或局部模仿自然物、动物等,不毫不敢大意。而民窑具有商品生产性质,民窑主追求低
中国陶瓷? CHINA CERAMICS ? 2007(43) 第 10 期? 63 中 国 陶 瓷 2007 年 第 10 期
成本、高利润、高速度,使用的原料也不能和官窑相比, 吹青者亦美。雍正时瓷器釉色丰富多彩,如窑变、釉里红、 资金也有多有少,工匠有熟练工人,也有学徒
工,器物 炉均、东青、天蓝、天青釉、粉青、梅子青、霁红、瓜皮绿、 烧成后尽可能出售等。生产时大概不担心会有什么严重 鳝鱼青、茶叶末、铁釉达到了极高成就。乾隆时有颜色
的惩罚。也就是说官窑是为帝王而生产、求精品而生产 , 釉 五 十 七 种。 每 一 种 颜 色 釉 又 有 许 多 变 化, 五 彩 缤 纷, 民窑是为大众而生产、求利而生产,两种不同的生产目 绚丽多姿。仅红釉就有郎窑红、豇豆红、鲜红釉、祭红等; 的必然导致两种不同品质和审美风格的器物。 青釉有翠青、冬青、粉青、梅子青等。相比较而言,民
从设计者来看。官窑瓷器式样出自内廷。明代“诸 窑器物在釉色上无法和官窑相比,民窑主不可能投入巨 器,官窑有其制,岁从部降式造,特以龙凤为辨”。如仿 大物力和财力进行新釉研制,只是采用当时成熟的、大
[5]宋器,则经内务府发器样,又呼“发宋器”。清代康熙 众化的釉料,迎合的也是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的审美要 年间臧应选督陶期间,由刘源设计。《清史稿》说“时江 求,所以民窑釉色就显得单一,远没有官窑丰富和精美。 西景德镇开御窑,源呈瓷样数百种,参古今之式,运以 可以这样说,明清景德镇陶瓷在釉色上取得的艺术成就, 新意,备储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 主要是由官窑完成的。
[6] 及成,其精美过于明代诸窑。”也就是说官窑拥有宫廷 在造型上,民窑器物以实用器物为主,形制以碗、盘、 设计师,器物造样来自专门设计师,并由审定,反 杯、碟、罐、瓶等为主,官窑器物以瓶、尊、盘、壶、杯、碗、罐、 映的是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的帝王和贵族的生活和审美 花浇为基本造型,民窑和官窑器物造型上有很大的相似 需求,有严格的等级要求。而民窑许多器物从造型到装 性。而官窑器物在实用之外,具有更多的玩赏和装饰性、 饰到纹饰都有师法古人和前人的成分,民窑也有仿官窑 审美性,所以对造型要求更高,或者说在造型上下了更 名
品而生产的,不过在时代上都是仿前朝的,民窑器物 多的功夫。乾隆朝器物如象生果盘、转心瓶、金钟笼等 设计者就是广大工匠;民窑器物更多的是满足下层百姓 就和乾隆皇帝的个人爱好、个人审美心态、社会流行的 的日常生活之用,反映的是普通百姓的审美要求,有迎 时尚、以及人们对道器的理解有很大关系。和民窑器物 合世俗文化的需要,没有严格的等级。 相比,官窑器物的造型具有端正、大方、古朴、高雅等
从接受者的身份地位和修养来看。民窑面向的是下 特点。官窑器物造型也较现出更多的创新和求异特征。 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官窑满足的是帝王和宫廷的生活和 在装饰上,官窑器物装饰繁杂多层次,民窑器物装 娱乐。民众喜欢的是器物的实用功能和吉祥寓意,是自 饰较简单。官窑多以龙、凤、麒麟、牡丹、山茶、莲花、 由清新的画面和喜闻乐见的题材。帝王的喜好则有个人 菊花、灵芝、荔枝、葡萄类题材为装饰内容;民窑则题 性格、品位、爱好等区别,如明宣德炉、正德罐,清雍 材 更 广 泛, 纹 饰 多 样, 人 物、 动 物、 花 鸟、 山 水 树 石、 正颜色釉、乾隆转心瓶等就有明显的时代和帝王个人色 吉祥图案、书法装饰等应有尽有,不胜枚举,表达的是 彩。而永白:甜白:、宣青:青花:、成彩:斗彩:则有 大众喜爱的内容。
时代印记。因此不同朝代的官窑器物必然留下帝王和时 2:内在的精神气质之异—官窑之贵族文化的和民窑 代的印记,必然呈现审美的差异。 之大众文化。
景德镇民窑和官窑器物美学风格之异表现为:从文化修养看,有雅和俗之别。阳春白雪与下里巴
人—官窑器物题材偏重于文人兴趣和上层的时尚,文人 1:外在观感和质地之异—官窑之雅致和民窑之粗俗。
当然这里不是指民窑的精品和官窑器物相比,而是从更 题材较多,民窑则更多地是表现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和 大范围和广义上相比的。 审美志趣,题材更多的是吉祥题材和民风民俗方面。从
在胎质上,民窑器物胎质相对粗糙,官窑器物胎质 明清景德镇器物中相对来说较容易区别官窑器物和民窑 精致。明代官窑器物胎体较清代厚重,具体来说永乐胎土 器物的雅和俗。
淘炼精细,胎体轻重适度;宣德胎体厚重坚致,胎质细腻; 从身份和地位看,有高与低之分。高贵之美和平民 成化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弘治胎体细腻,修胎规 之美,官窑器物有些制作就需要大量珍宝,比如用黄金, 整;正德修胎欠佳,接痕明显;万历胎体厚重,胎质粗松; 宝 石, 进 口 名 贵 青 料, 所 以 器 物 外 观 显 得 华 贵 和 精 致。 天启、崇祯胎体厚重,修胎粗糙。清顺治时胎质薄厚适中; 而民窑器物制作和官窑则不可同日而语,用料普通,装 康熙时胎体体重、质地坚硬细密;雍正时胎质轻薄、细润; 饰简单,外观也显得朴实和大众化。 道光后胎体厚笨、质地粗松。不同时期官窑胎质尽管有 从受众人数看,有多与少之异。官窑器物昂贵,民 厚薄变化,但总体上比民窑器物胎质精致许多,仅从胎 窑器物价廉;官窑器物是面向少数人而作的,不惜花费 质上官窑器物也较为容易和民窑器物区分开来。 钱财,追求的是身份和地位,有示富之嫌,而民窑器物
在釉色上,明清两代景德镇官窑的颜色釉,达到了 刚只是满足大众日常生活之用,面向的是广大百姓,求 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景德镇陶录》载:康熙时颜色 的只是小利,没有炫耀财富和地位之嫌。 釉很有成就,特点是土埴腻,质莹薄,诸色兼备;有蛇皮绿、 3:器物整体风格之异—官窑之规范和民窑之写意, 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最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红、 官 窑 之 端 正 和 民 窑 之 自 由。 在 审 美 情 趣 和 整 体 风 格 看, ?中国陶瓷? CHINA CERAMICS ? 2007(43) 第 10 期
2007 年 第 10 期 中 国 陶 瓷
官窑器物呈现庄严、中和、雍容的风格和韵味,民窑器 反映文人的审美心理,自有它的端正、规范、庄严等特性。 物给人以自然、活泼、清丽的意韵。以景德镇最为知名 民窑陶瓷器物反映的是通俗的、民间的、地域的、行业 的釉下青花瓷器为例,官窑如明代永乐、宣德、成化青 的文化。民窑器物难登大雅之堂,也不会美仑美奂,但
花,清代康熙、雍正朝青花,都很精美。造型丰满、浑厚、 它有广泛的民众基础,深受百姓喜爱,同时它还带有地 古朴,构图柔和、大气。而民窑青花用笔流利豪爽,点 域色彩,不受太多约束,自由表达,随意挥洒。所以民 染错落生动,绘画姿肆豪放,任意挥洒,精炼含蓄,拙 窑器物在审美上呈现与官窑不同的风格,因而也具有自 朴茂美。明代制瓷工艺的分工精细,画青者“画染”分工, 己的审美价值。自然清丽,自由率真,质朴之美。不施 专一于一两种纹样的绘制,达到高度熟练的技巧。故能 过多装饰,却另有一种审美意趣。大传统和小传统除有 于用笔之时,成竹在胸,一气呵成,如风舒云卷,痛快 明显分野外,也有某种时代、民族、社会、文化的一致 豪爽。青花艺人笔下的山水、走兽、人物,都是唯取其神态, 性和相同性 。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 纵笔描绘,不假修饰,于熟练中自求变化,故多即兴之 互影响、有文化相关性、有共同的土壤和基础,如吉祥 笔而意趣万端,形成民间青花瓷画十分显明的一个特点。 符号就在民窑和官窑器物中就有相关性、有共享性。
4:器物审美价值之异—官窑之大传统与民窑之小传
统。文化领域的大传统和小传统分野由来已久,大小传 参考文献统各有自己的审美趣味和标准,当然也呈现两种明显区
分的艺术风格。但这并非说大传统比小传统更高级、小 [1] 宋应星 . 天工开物 传统也可以登堂入室,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只是说 [2] 周礼 冬官考工记第六 ?
这是两种审美体系,是两个阶层对美的欣赏和表达。官 [3] 周易
[4] 田自秉 . 中国工艺美术史 . 东方出版中心 ,1985 年第 1 版 窑陶瓷器物是主流的、精英的、时代的、社会的、文人
[5] 大明会典 的文化;大传统艺术一般来说在特定时代拥有主流价值 [6] 赵尔巽 . 清史稿 和审美时尚,是为社会上层所接受,符合高雅艺术范畴,
:上接第57页?Continued from page 57:
ANALYSIS THE DECORATION ART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VE CAICI UNDER GLAZE IN LILING Zhang Zongdeng,Zhang Hongying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0,
【Abstract】:The five Caici under the glaze of Liling is the first one to break our country’s long- term stuation of one kind of color under glaze,lately develops the five colors to multi-colors, has rich color, succinct composition, simple andelegant and pure decoration art characteristic, is a rare and beautiful flower in our country ceramics art history.
【Keywords】: Liling,the five Caici under glaze,the decoration art 中国陶瓷? CHINA CERAMICS ? 2007(43) 第 10 期? 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