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与测量应考宝典 (2017年3月) 众所周知,历年自考试题都是由自考题库抽取,每年考试都有试题重复出现。 所有试题都有书本章节页码编排。如教材章节/页面:6-165表示:第六章165页。 不懂的知识可以快速查阅教材。 全部精心手工输入,包括计算题的公式,经仔细核对,基本没有错误。 针对试题进行复习,助你从容应对自考 教育统计与测量 2015年04月全国统考试题
[201504单选]1.温度计测出的气温量值是()
A.称名变量数据 B.顺序变量数据 C.等距变量数据 D.比率变量数据 正确答案:C教材章节/页面:1-15
[201504单选]2.适合于描述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的统计图是()
A.散点图 B.圆形图 C.线形图 D.次数多边图 正确答案:A教材章节/页面:1-32
[201504单选]3.{6,17,21,9,16,12,10,7,8}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7 B.8 C.10 D.16 正确答案:C教材章节/页面:2-48
[201504单选]4.下列不属于数据的特点的是()
A.无差性 B.离散性 C.变异性 D.规律性 正确答案:A教材章节/页面:1-16
[201504单选]5.创立积差相关法的统计学家是()
A.布卢姆 B.皮尔逊 C.比纳 D.斯皮尔曼 正确答案:B教材章节/页面:3-76
[201504单选]6.统计学中可以反映一组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量数是()
A.平均差 B.差异系数 C.标准差 D.众数 正确答案:D教材章节/页面:2-51
[201504单选]7.百分等级常模应用的优点是()
A.可比性 B.可加性 C.可平均 D.可平方 正确答案:A教材章节/页面:4-103
[201504单选]8.对测验控制随机误差能力的度量指标是()
A.测验难度 B.测验信度 C.测验效度 D.测验区分度 正确答案:B教材章节/页面:5-129
[201504单选]9.对计数数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最适合的检验方法是()
A.F检验 B.Z检验 C.χ2检验 D.t检验 正确答案:C教材章节/页面:9-265
[201504单选]10.下列不属于客观题类型的是()
A.填空题 B.是非题 C.选择题 D.计算题 正确答案:D教材章节/页面:6-165
[201504单选]11.按布卢姆对教育目标的分类,评价学生回忆或辨认某些特定事实的能力和认知层次是() A.知识 B.应用 C.分析 D.综合 正确答案:A教材章节/页面:6-160
[201504单选]12.下列不属于方差分析前提条件是()
A.总体正态性 B.样本随机性 C.样本容量相等性 D.方差齐性 正确答案:C教材章节/页面:10-301~304
[201504单选]13.某次抽样中,从某市所有小学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出40所学校,然后分别在这40所中又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各抽取2名学生,最终合成全市80人的小学生样本。该抽样方法属于()
A.整群抽样 B.等距抽样 C.分层抽样 D.分阶段抽样 正确答案:D教材章节/页面:7-221
1
[201504单选]14.如果一个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但总体方差未知,那么其平均数的抽样分布是()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F分布 D.χ2分布 正确答案:B教材章节/页面:7-228
[201504单选]15.同时对多于两个的总体平均数有无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是() A.t检验 B.Z检验 C.χ2检验 D.F检验 正确答案:D教材章节/页面:8-256
[201504名词解释]16.教育测量
正确答案:就是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教材章节/页面:绪论-5
[201504名词解释]17.相关系数
正确答案:定量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直线性相关的强度与方向。教材章节/页面:3-68
[201504名词解释]18.标准分数
正确答案:以测验分数所属分数组的标准差为单位,对它所属分数组的平均数的距离。教材章节/页面:4-111
[201504名词解释]19.离中趋势
正确答案:数据具有偏离中心位置的趋势,反映了一组数据本身的离散程度和变异性程度。教材章节/页面:2-52
[201504简答]20.简述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学的方法。
正确答案:(1)切实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弄懂逻辑和方法。(2分)(2)联系实际,认真练习。(2分) (3)重视掌握计算工具。(2分)教材章节/页面:绪论-10
[201504简答]21.简述组内常模及其种类。 正确答案:
(1)组内常模是解释被试原始分数的参照体系,即被试所属那类群体的人在所测特性上测验取值的分布状况。(3分) (2)组内常模又可分为百分等级常模和标准分数常模两个类别。(3分)教材章节/页面:4-95/96
[201504简答]22.简述为何项目区分度可视为项目的有效性程度。 正确答案:
(1)项目区分度是项目区别被试水平高低的能力的量度。(2分)
(2)项目是用来测试被试水平高低的,倘若高水平被试在测验项目上得分高,低水平被试得分低,测验项目区分被试高低的能力就强。(2分)
(3)倘若高水平与低水平被试在项目所得分数无差别,则项目的区分能力就很弱。(2分)教材章节/页面:5-125
[201504简答]23.简述统计假设检验的步骤 正确答案:
(1)根据题目的设问提出检验假设。(1分) (2)选定显著性水平α。(1分)
(3)根据检验目的和已知条件找到相应的抽样分布。(1分)
(4)写出检验统计量计算公式并按已知条件计算检验统计量值。(1分) (5)根据显著性水平α在抽样分布中确定临界值和危机域。(1分)
(6)将求得的检验统计量值与临界值作比较,根据其是否进入危机域而作出是否拒绝虚无假设的统计结论。(1分) 教材章节/页面:8-242
[201504计算]24.求下列8个数据的平均数与标准差。(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X1 42 X2 46 2
X3 50 X4 56 2
X5 50 2
X6 46 X7 62 X8 68 正确答案:(1)平均数:𝑋= 42+46+50+56+50+46+62+68 ÷8=52.5 (2分)
(2)标准差: (𝑋𝑖−𝑋)=(42−52.5)+(46−52.5)+⋯⋯+ 68−52.5 2=550 (2分)
2
𝑋𝑖−𝑋 550S= = =8.29 2分
𝑛8教材章节/页面:2-41/56
2
[201504计算]25.随记抽取60名学生,询问他们在高中是否需要文理分科,其中赞成分科的39人,反对分科的21人。试问学生对分科意见是否有显著差异? (df=1,χ20.05=3.84;df=2,χ20.05=5.99) 正确答案:
(1)建立假设:H0:学生对分科意见无显著差异,
H1:学生对分科意见有显著差异(2分)
(2)用卡方检验:
𝜒2=
2
(𝑓0−𝑓𝑒)𝑓𝑒
=
(39−30)2(21−30)2
+=5.4(2分)
3030(3)结论:df=1,χ20.05=3.84,因实得χ2=5.4>3.84,拒绝虚无假设,认为学生对文理分科意见有显著差异。(2分) 教材章节/页面:9-272
[201504论述]26.试述主观题的优点及局限性,如何弥补其不足。 正确答案:
一、主观题突出的优点:
1、不允许简单猜测,适于考察分析综合能力、组织表达能力以及计算与推论等较为复杂的心智技能。(1分) 2、提倡自由反应,有利于考察应用能力乃至创造能力。(1分)
3、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作答反应过程资料,便于分析被试的技能、策略和知识缺陷等。(1分) 4、内容和形式更为接近教学与实践中的问题情境,被试不陌生、好接受,教师命拟比较方便。(1分) 二、主观题的局限性:
1、作答反应费事,有大量的书写任务,造成被试“忙于写而无暇想”,“手指累而头脑松”。(1分) 2、单位时间中施测的问题量减少,了测验内容的覆盖面,不利测验效率的提高。(1分)
3、允许被试以文字技巧和作答风格来搪塞胡弄主试,靠“模棱两可的词句”与“面面俱到的分析”来赚得高分。(1分) 4、评分易受阅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1分) 三、弥补主观题的不足:
主观题和客观题各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二者各自的不足,恰好是各自的长处所在,二者可以相互补充。所以,在学业成就测验中应综合运用这两种题型,力戒片面性。实践证明,效果较好。(2分)教材章节/页面:6-169/170
[201504论述]27.已知其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平均数为45,从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22的样本,算得其平均数为48,标准差为9,问抽得这样一个样本的概率是否小于0.01?(df=21,t0.01/2=2.83;df=22,t0.01/2=2.82;df=23,t0.01/2=2.81;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
原总体正态,总体方差未知,所以该抽样平均数的分布服从t分布,自由度df=n-1=22-1=21(2分) 由S=9,𝑋=48,n=22,μ=45代入公式:
t=
𝑋−𝜇𝑋−𝜇48−45
=𝑆==1.52 2分 9𝑆𝐸𝑋 𝑛−1 22−1又∵当df=21,t0.01/2=2.83(1分) -t0.01/2<t<t0.01/2,即p>0.01。(2分)
所以,抽得这样一个样本的概率大于0.01。(1分)
教材章节/页面:7-23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