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门林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

荆门林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九壹网
编辑 苏德林

3515407019@qq.com研究探讨

荆门林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

■陆红明钟祥市通村公路绿化去年,*总在视察湖北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湖北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正确把握的“五个关系”。*总的重要讲话是我们统一思想、做好工作的战略统筹和行动指南。湖北就学习贯彻*总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进行了具体部署。就荆门市林业工作而言,需要在当前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体现担当。

发展基础很好。近年来,在、市的重视、推动下,荆门市林业围绕乡村振兴“五大目标”做文章,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面上增绿和点上变美“双提速”,提升了乡村颜值。荆门市注重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既推进城市镇村全绿化、道路河流全绿化、荒山矿山全绿化,又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绿色乡村”创建活动。2015年以来,全市共完成造林60万亩,年均增加森林覆盖率0.8个百分点。荆门市2015年成为“国家森林城市”,15个镇被评为“湖北省森林城镇”,320个村荣获“湖北绿色乡村”称号。

(二)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两不误”,厚植了振兴底蕴。 全市加强森林、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林业存量资源管理,划定保护公益林、天然林324万亩,占全市森林面积的52.9%。12个国有林场改革任务顺利完成;成立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5个、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1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和自然保护小区13个;对境内古树名木全部挂牌保护。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大力发展精品

2019.10

一、荆门林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离不开乡村的整体联动。党的十九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部署,总的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荆门市地江流域、湖北中部,长江最大的汉江支流从荆门市经过,境内低山、丘陵、平原兼而有之,林业

67研究探讨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花卉、绿色建材、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生态绿色产业,荆门市成为长江中游最大的花卉苗木种植基地,面积超过65万亩,柑橘、桃、猕猴桃等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油茶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林业成为乡镇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三)增加动能破旧育新“双加速”,蓄积了蝶变能量。荆门市聚焦市场需求、群众需要,加快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推进林产品由常规向高端转变。针对荆门市林果价格低、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新建果冻橙、大樱桃、杨梅、猕猴桃、蓝莓、水蜜桃等特色林果基地,荆门市林果一跃进入高端市场。无中生有建成大柴湖“中国花城”,通过全智能温室大棚生产,一举占据全国凤梨、红掌40%的市场。二是推进林业收益由慢向快转变。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中,选择10多个重点乡镇,大力推广“151”油茶林、“151”银杏叶、“151”一块草和“121”一株苗等四大林业脱贫模式,改变林业收益慢、效益低的问题,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推进乡村由绿满向绿美转变。总结推广以彭墩为代表的“休闲庄园”、以南庄村为代表的“古韵乡村”、以京河村为代表的“果圃人家”、以纪山镇为代表的“花乡农居”、以杨桥村为代表的“田园梦乡”等五大乡村绿化模式,绿满山野花满村,全市乡村更有魅力。湖北主办的《》杂志刊发了荆门经验,在全省予以重点推广。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林业发展投入不足。一是生态保护标准低。国家、省级财政按每亩每年15元的标准,对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给予生态管护补助。以荆门漳河镇为例,漳河水库在该镇境内,库区群众种植柑橘收入亩均超过3000元。种植经济林与获得生态管护补助之间的巨大收入差距,让漳河库区群众对现有公益林、天然林补助不满意。二是产业发展融资难。发展高档林果、林下经济、森林观光、森林康养等林业新兴产业,无针对性金融支持,群众筹资难。现有金融、林权抵押贷款等在基层落实难,森林资源变成资产难。三是村庄绿化缺资金。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绿化美化,目前主要靠各村自筹资金解决,难度大。

(二)林业保障基础薄弱。林业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既需要现代化设施、现代机械装备、现代科技手段作支撑,也需要便捷的交通、较好的灌溉系统来护航。但是,林业生产条件落后的现状目前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抵抗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林产品下山成本较高。

682019.10

京山市青树岭村湾子林改造的公园绿地东宝区铁皮石斛生产基地(三)生态修复任务繁重。已经关闭的采石场,地表复绿相对容易,但立面因高差大、条件差,复绿难。荆门现有森林结构不优、林木价值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亟待加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力度。

三、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

兴的对策建议

林业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地位。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林业是重要途径;实现经济持续、绿色发展,林业是重要路径;实现生态宜居、乡村美丽,林业是重要保障;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林业是重要载体。在新时代,面对新要求,林业必须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潜力,在筑牢生态屏障、发展美丽经济、弘扬生态文明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坚持“一盘棋”,扎牢林业生态“紧箍咒”。遵循“生态优先”理念,把修复林业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围绕“植绿”和“管林”做文章。在“植绿”上,要统筹规

沙洋县扦插育苗基地大柴湖开发区农青园艺公司盆花生产基地划,坚持点、线、面增绿同步推进,全方位加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治理,筑牢长江中游乡村生态屏障。要加强城市、乡镇、村庄绿化美化,推进点上增绿;要进一步织密水系林网、完善道路林网,让线上林水相依、林路相随;要加大精准灭荒、关闭矿山绿化、严重污染耕地退耕还林、荒漠化土地治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力度,进一步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要突出“管林”,尽快划定汉江岸线生态保护边界,让城乡“三地”(林地、绿地、湿地)保护红线落地。全面推进山林长制,层级落实管护责任,管好现有森林、湿地和生物多样性资源。

(二)围绕新需求,拓展美丽经济“大舞台”。农村新业态发展依赖于城市消费升级和外溢,城市人口收入水平更高,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对高质量生态产品、乡土生活体验、田园生活梦想、寻找乡愁记忆等美好生活追求的意愿更强烈。根据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统计,2005年—2015年,全国农业观光园、民宿旅游人数分别增长了1.1倍、1.8倍,而相关收入分别增长了2.3倍、3.1倍。林业助推乡村振兴,也要顺势而为,

编辑 苏德林

3515407019@qq.com研究探讨

深入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荆门市而言,要突出打造“四大品牌”:

一要打造“长寿牌”。放大“中国农谷•长寿荆门”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油茶、银杏、铁皮石斛、葛根等生态产品规模,加大森林小镇、赏花基地、采摘乐园等体验平台建设,构筑完备的林业长寿产业体系。

二要打造“精品牌”。加大林果新优产品引种试验力度,扩大果冻橙、猕猴桃、大樱桃等高档林果种植规模,打造健康、有机的荆门林果独特形象,建设高质量林果供给区。

三要打造“幸福牌”。发挥林业树种多、产业链长、

市场大的特色,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持续总结推广林业扶贫模式,让树苗、绿叶、鲜花、林果等都能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让广大群众依靠林业就近就业,实现小康。

四要打造“美丽牌”。遵循“逆城镇化”思路,把握乡村“农舍+田园+荒野”核心特点,根据乡村自然和文化底蕴,因地做好乡村绿化美化设计,“存”乡村古香,“活”小微资源,随坡就塆植绿,就地取材造景,文化内涵铸魂,推动乡村产村融合,打造荆门“富居春山图”,让荆门乡村成为市民下乡体验乡土生活、追寻田园生活梦想、寻找乡愁记忆的地方。

围绕大战略奏好林业发展“大合唱”。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绿是底色,林业是重要保障。必须针对林业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在

措施上添砖加瓦。

一要破解投入不足瓶颈。对现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建议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加快提高国家、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加快缩小商品林与生态林收益差,提高群众保护生态林的积极性。梳理现有金融,借鉴各地成熟经验,针对性出台“油茶贷”、战略储备林力的企业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投资美丽乡村建设。

二要夯实林业发展保障基础。交通、水务、电力等部门,要将林业特色基地道路、供电、灌溉等基础设施纳入建设规划,在项目上给予支持,提高经营者抵抗自然灾害能力,降低林产品生产成本。要发挥林业院士专家站的作用,强化林业科技支撑,确保引种不走弯路,发展减少风险。

三要宣传发动凝心聚力。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大力宣传相关,让群众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充分发挥乡村老艺人、带头人等的引领示范作用,带领乡亲们同参与、共奉献,齐心协力做好美家园、防林火、兴产业、传文明等工作,通过“林业+”奔小康、快富裕,提升幸福指数。

2019.10

69“传”乡土文化,“银林对接”等,解决林业发展融资难题。鼓励有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