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食品安全
诚信,诚,信也;信,诚也。其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
食品,说的普通一点就是人们每天吃的和喝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当一个从事食品工作的人不诚信时,我们不必害怕;当一个食品企业不诚信时,我们有点恐惧;但当整个食品行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诚信时,那就将是整个国家的灾难了!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食品安全涉及人类最基本权利的保障。而今,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人们饮食文化逐渐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总有一些不法之徒受利益的驱动,冒天下之大不韪,置人民的生命健康于不顾,制假、售假,坑害群众:“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以及近来的“瘦肉精事件” 、“一滴香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随着食品的多样化发展,各种添加剂不断翻新、涌现,不断被加入食物中:肯德基中有苏丹红,奶粉中有三氯氰胺,猪肉里有瘦肉精,火锅底料里还有一滴香……
诚信缺失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面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应运而生,这充分显示出党和治理食品市场、惩治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信心和决心。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国家还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各种法律和规范的制订,加强行政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因为好的法律和规范不仅能够打击造假违法者,而且还可以保护守法者,规范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合理发展。而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执法必严”就成了打击造假者最后一道防守线的最严厉的途径,使他们在违法造假时就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
国家还要加强新时代的社会道德教育,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所有那些昧着良心的造假者无一例外都是道德沦丧的典型。对于这种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只能从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层面上去解决,要倡导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社会新风气,使完善的信用体系在全社会盛行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造假,违法赖以生存的土壤。
当然,在国家全力保证人们食品安全的同时,所有的消费者也应团结起来,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买食品不能单纯的相信吹嘘的广告,更需要理性的对待食品宣传;当遇到食品问题时应勇敢地站出来,揭发食品商的不法行为,为他人也为自己尽一分力。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孩子的笑声,为了更加阳光灿烂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让食品企业、部门、消费者共同努力,打造安全、卫生、有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