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肝炎

肝炎

来源:九壹网


肝 炎

——卫生知识讲座

人们通常所说的“肝炎”,指的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发炎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传染病。根据肝炎病原学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已知能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主要有甲、乙、丙、丁、戊(即A、B、 C、 D、 E)等 5 型。这些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肝脏,出现相类似的临床表现。 其共同特点是:传染性强,病程相对较长,危害性大。但各型肝炎在病原学、血清学、临床经过、预后和肝外损害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

一、甲肝(HAV):临床上表现为小便黄、面黄、肝功能异常表现,病情急,易病变肝腹水。一般为急性,儿童最易感染。

预 防:甲肝疫苗

二、乙型肝炎简称乙肝(HBV病毒):乙肝是当今世界发病率最高,传染性最强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分布全球。中国是全球乙肝病感染大国,据全国统计约有1.5亿人中有乙肝病毒(HBV)携带,是转化为肝硬化、肝癌最高病毒之一。

预 防:乙肝疫苗。

传播途径:1、母婴传染;2、血液传染(针头、输液、点滴、蚊咬);3、分泌物(接吻、性生活); 4、生活长期接触人群。

临床表现:肝区隐痛、胀痛、肝部不适、疲劳乏力、精神困倦、失眠、梦多、口苦、小便带黄、食欲下降。便有一部分病人无症状体现。

三、丙肝(HCV):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上升的趋势。主要是通过血液、点滴、手术、性生活传播。一般为慢性,病情缓慢,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暂无疫苗。

临床表现:肝区疼痛,面黄、小便黄。

四、丁肝(HDV):主要通过血液传染。饮食并不会传染。一般是急性。临床上一般无症状。无预防疫苗。

五、戊肝(HEV):主要为血液传染。临床上为急性、无传染性。身体体质好,自动转阴,不需特殊治疗。无预防疫苗。

得了肝病并不要害怕,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随着科学进入高科技发展中,科研人员不断努力,对于各种难治疾病一一得到突破。本院肝病研究中心在治疗病素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有突破的进展。经过长期临床研究创造出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新方法。采用中医中药经过特别配制对治疗病毒性肝炎、大小三阳、肝硬化、肝腹水在显著疗效。

临床症状:(甲肝)

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显性感染和无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两种类型。成人感染后多表现为显性感染,而儿童或老人感染后易表现为隐性感染。

潜伏期为15~45日(平均30日)。临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亚临床型和重型。整个病程2~4月

一、急性黄疸型

1.潜伏期 甲型肝炎潜伏期为15~45日,平均持续30天。患者在此期常无自觉症状,但在潜伏期后期,大约感染25天以后,粪便中有大量的HAV排出,潜伏期的患者的传染性最强。

2.多数患者有发热畏寒,体温在38~39℃之间。平均热程3日,少数达5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感或轻度腹泻。少数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尿色逐渐加深呈浓茶色。本期持续5~7日。

二、急性无黄疸型

较黄疸型少见。起病较缓,临床症状较轻,仅表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痛和腹胀等。体征多有肝肿大、有轻压痛和叩痛,脾肿大少见。转氨酶升高。一般在3月内恢复。

预防

主要传染途径是因为不干淨的食物或不清洁的飲水,藉由嘴巴进入人体內,而使人体受到肝炎病毒的感染。所以一定要注治意个人的飲食卫生,飯前、后或碰触任何食物前,記得要將手洗干淨;不要吃沒有煮熟的食物或食用生冷、生吃的食物;在飲水方面一定要將水煮沸,不要到不干淨的餐厅場所或路边摊用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