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检验操作指南(讨论稿)
一、 压缩氧气自救器 1.1压缩氧气自救器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的矿工及救护队员随身携带的可循环使用的救护产品为ZYX编号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全国依照规定和功能对自救器进行编号。其中Z为自救器拼音首字母,Y为压缩氧拼音首字母,X为循环使用拼音首字母。ZYX后阿拉伯数字为中等劳动强度下自救器最大供氧时间。非此编号系列已废除。该系列自救器结构合理、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种隔离式自救器,可循环使用。根据防护时间有30、45、60min几种规格。
1.2适用范围 压缩氧气自救器适用于煤矿井下发生突出、爆炸、火灾等灾害事故时,遇险矿工进行避灾,自救、互救或在缺氧的环境中逃生、待救时使用的有效武器,是井下矿工的护身符。自救器的性能完好与否,关系到矿工生命的安危,也关系到抢险救灾的成败。
1.3工作原理
呼气软管
1.3.1定量供氧:逆时针转动开关手轮,高压氧气从氧气瓶流到减压器内,减压后自动输出≥1.2L/min的氧气进入气囊。
1.3.2手动补气供氧:用手指按补气压板,氧气以60L/min进入气囊,手指离开补气压板,供氧停止。
1.3.3自动补气供氧:当呼吸系统为负压时,补气压板向内收缩,压迫补气杆打开供氧,氧气以60L/min进入气囊,当气囊迅速鼓起,补气压板离开补气杆,补气停止。
1.3.4吸气时氧气从气囊、吸气阀、口具进入人体。
1.3.5呼气时气体经过呼气阀、呼气软管进入清净罐,人体呼出的CO2和部分水份被清净罐内装的吸收剂吸收,余下的氧气进入气囊与减压器输送的氧气混合。如此反复完成人的呼吸循环。
1.3.6当气囊内气体压力达到150-300Pa时,多余的气体通过排气阀排到空气中。
二、 自救器检验 2.1技术要求
2.1.1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0~40℃ —相对湿度:0~98% —大气压力:70~125kPa 2.2检验用仪器设备及计量器具
2.2.1电动式正压氧呼吸器校验仪(以下简称检验仪)。是由水柱计、流量计、气泵和换向阀等组成,该装置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其结构、原理和操作规程,并持有检定验员合格证书。
2.2.2 转子流量计:测量范围 0.3~3.5L/min; 2.2.3水柱压力计:测量范围-1100~1200Pa;
2.2.4秒表:电子或机械的秒表均可,分度值不大于0.1秒。
三、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3.1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行业标准AQ 1054-2008《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 。 气密检验,在正压980Pa或负压-800Pa时,1min内水柱变化不超过50Pa为合格,校正压气密时关闭排气阀。
3.2检验方法:用呼吸器检验仪进行检验,将检验仪接头插入口具中,用软管将检验仪接头与口具可靠气密连接进行抽气,抽到负压为-800Pa时,在1min内水柱下降小于50Pa为负压气密合格,再向自救器充气,当正压为980Pa时,
1min中内水柱下降小于50Pa时,为正压气密合格。
3.3检验操作步骤
3.3.1检验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将检验仪放置于水平位置,并在接下各个项目的检测中一直保持检测仪始终处于水平位置放置。打开注水口处的螺纹堵头,观察水柱计液面高度是否在零位,接通220V电源,用连接橡胶管把自救器、检验仪和水柱压力计链接起来。 3.3.2自救器外观检查
3.3.2.1铭牌标识的名称、型号、出厂时间、编号、安全标志等应齐全、可辨。
3.3.2.2自救器口具、气瓶、氧气压力表和气囊等各个组成部件各部件不得有污损、炭化、破裂、磨损、变色和其他任何明显可见的、可触觉的损害、损伤。
3.3.2.3氧气钢瓶生产日期在有效期内,有钢瓶生产厂的出厂检验合格证。 3.3.2.4氧气压力不低于18MPa。 3.3.3低压系统气密性检查
3.3.3.1 呼吸器低压系统正压气密性
将自救器的口具与检验仪连接好,开闭阀打开,使变换阀手柄处于拉开的位置,并堵住自动排气阀,使其在气囊冲气时不会打开。按下电源开关,此时气泵开始工作。注意观察水柱液面的变化,当液面升到980Pa以上时,关掉电源,并立刻关闭开闭阀,待水柱页面达到980Pa时开始计时,观察水柱液面的下降速度,纪录1min内的压力下降值。
结果判定:在1min内压力下降值不超过50Pa(5mm水柱)为合格。 3.3.3.2自救器低压系统负压气密性
接上一步骤,将变换阀处于推进位置,此时气泵开始抽气工作。注意观察水柱液面的变化,当液面下降到-800Pa以下时,关掉电源,并立刻关闭开闭阀,待水柱页面达到-800Pa时开始计时,观察水柱液面的上升速度,记录1min内的压力上升值。
结果判定:在1min内压力上升值不超过50Pa(5mm水柱)为合格。 3.3.4高压系统气密性
在高压系统和减压系统及各接头处涂皂液,检查是否漏气。
3.3.5检验结束后装上盖的方法:装上盖前先拿住口具塞好口具塞,使气囊逆时针绕压力表上一周,口具的开口须朝上。轻轻扣上上盖使仪器恢复完好状态。(注意扣盖时上、下盖不要夹住气囊)。
四、检验仪的维护
4.1 箱体上端的螺纹堵不工作时拧紧,工作时打开;
4.2 检测呼吸器正、负压气密时,应注意避免使水柱液面上升或下降幅度过大,以免水喷出或被吸入自救器系统内;
4.3 检查整机系统的气密性时,如发现开闭阀不气密,应卸下开闭阀检查,若因O形橡胶圈不气密,应及时更换。 4.4 检验仪系统气密性检查
检验仪在使用中应随时检查系统气密性。检查方法:用一根胶管一端连在水柱计接口上,一端连接充气胶球,用胶球往系统内打气,观察水柱计液面高度,当液面达到+1000Pa或-1000Pa时,用弹簧夹子夹住胶管,拔下充气胶球,再把胶管此端与通气口相连,卸下弹簧夹子,观察水柱计液面变化,在30秒内液面变化不超过15Pa为合格,若超过15Pa应检查整机的部件气密性,可能出现的故障有:
1.水柱计不气密; 2.开闭阀不气密;3.连接胶管不气密;4.三通不气密。 4.5 注意检测仪连接胶管的状态,如发现老化、破损应及时更换。
4.6 仪器运输时,要求装在放有减震垫的包装箱内。在箱内要垂直放置 (提手)。运输时,仪器不能倒放,并保证不受机械损伤。
4.7使用中的流量计应定期进行检查,如发现有渗滑,应及时修理,如锥管、浮子沾污应及时清洗,浮子工作直径和测量锐边如有损伤,应重新标定或更换流量计,详见玻璃转子流量计使用说明书。
4.8仪器存放的环境温度应在-10℃~40℃内,相对湿度应在10~90%内,与可燃物,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等物质隔开,远离热源。房间内应保持清洁,检测仪不用时应妥善存放。
五、自救器钢瓶基本知识 5.1钢瓶上钢印标记
5.1.1每个钢瓶一般应在瓶肩上位置打钢印标记。
0-制造厂检验标记 在钢瓶标注的符号O 1-钢瓶制造厂代号或商标。 2- 钢瓶编号;
3-水压试验压力,MPa, 在钢瓶标注的符号 TP 4-公称工作压力,MPa; 在钢瓶标注的符号WP 5-实测重量,kg, 在钢瓶标注的符号W 6-实测容积,L; 在钢瓶标注的符号V 7- 瓶体设计壁厚,MM; 在钢瓶标注的符号 S 8- 制造年月,
9-安全监察部门的监检标记, GB 5099一 94
10-寒冷地区用钢瓶代号(铬钥钢材料), 11-盛装介质名称或化学分子式。
5.2 钢瓶上钢印标记,也可在瓶肩部沿圆周线排列,但各项目的排列按指引号为顺序.
5.2.1钢印必须明显、完整、清晰。
5.2.2钢印字体高度,钢瓶外径等于或小于70 mm的为4 mm,70-140 mm的为5-7 mm,大于 140 mm以上的,不小于 8 mm,钢印字体深度为0. 3-0.5 mm.
5.2.3容积和瓶重的钢印标记应保留一位小数,公称容积小于10L的应保留二位小数。
5.3漆色标记
钢瓶漆色、字样、字色和色环应符合 GB 7144的有关规定。 5.4涂敷
5.4.1 钢瓶在涂敷前,应清除其表面油污、锈蚀等杂物,且在干燥的条件下方可涂敷。
5.4.2涂层应均匀牢固,不应有气泡、漆痕、龟裂纹和剥落等缺陷. 5.5钢瓶运输
5.5.1 钢瓶的运输应符合运输部门的规定。
5.5.2 钢瓶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要防止碰撞、受潮和损坏附件。 5.6 产品合格证和批量检验质量证明书
5.6.1 出厂的每只钢瓶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
5.6.2出厂合格证的要求:(红色为标释,供初学者参考) a.钢瓶制造厂名称。 b.钢瓶编号;H***-***
c.水压试验压力;TP30(MPa) d.公称工作压力;
e.气密性试验压力, WP20(MPa)
f.材料牌号及其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热处理后工厂保证值; g.热处理状态;
h.筒体设计壁厚,S1.7(mm)
i. 实际重量(不包括瓶阀、瓶帽和防震圈);W0.67(kg) j.实际水容积,V0.4(L)
k.出厂检验标记。 O(小容积钢瓶有的是在V数字后面) l. 制造年、月;**.** m.产品执行的标准;
n. 钢瓶制造厂生产许可证号。
5.7 制造厂钢瓶的检验记录和批量检验质量证明书的复印件(或正本),保存时间应不少于7年。
说明:钢瓶的不同规格,标记要求不一样,以上红色标释为自救器钢瓶上的一般标记。检测人员只要能辨别生产时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