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来源:九壹网
 工时计算方法(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其定义,使工时定额更加合理、准确、科学,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制定此工时计算方法。

一.锯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1.工时计算公式:T=(kmT机+nT吊+T装卸)k2 式中:km—材料系数

n—一次装夹工件数;n=1-2;

k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2=1(n=1);k2=0.55(n=2) 2.机动时间:T机 2.1. 方

T

kB

=H

料: 2

0

式中: H- 板厚mm kB - 材料宽度系数,查下表

50—8B <50 0 50 80—1>150 kB

0。95 D

T

24

=

1。0 1.05 1。08 2.2.棒料:

式中D—棒料外径 mm D

T机=

4

2

- 0

式中d0—管料

d02 1000

2.3。 管料:

内径;mm

H

2.4。.方管:

0

H0*B—

T机=

20

8000

—方管外形高

式中:H

mm;H0-方管内腔高mm; B0—方管内腔宽mm;

3.吊料时

4.装卸料时

吊=

L 间:

T

1

000 T

间及其它时间:

L

D

装卸

综上所述:

=0.12+

800

1

40

8

方料:T=(0.12+n0.0519H+0。001L)k2—0。00013 H0*B0

(min)

圆料:T=(0.12+n0.0429D+0.001L)k2-0。0001 d02 (min) n—一次装夹工件数;n=1-2;

k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2=1(n=1);k2=0。55(n=2)

二.剪板冲压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1.。剪板工时定额计算方法

剪板单件工时定

a—每块工时系数、见表 b-剪角次数

=

T*

b k +

3a

a

额:

剪板工时系数表 0~136912~00151800~00~00~00~00~00600 0.7 0.8 900 0。9 1200 0~2100 100 300 0.5 .6 1500 1 1 1800 1。1。2 1.3 2400 2100~400以上。5注:准备工时按100件基数计算,每件0。2,共计200分

剪板毛刺工时:

T=0。3 + 处理长度/400 剪板校正 T校=k*T 材料系数 K=1~1。5 2.冲压

每冲一次工时 规 格 a

3..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方法

0~100 0。3 100~300 0。4 300~500 0.5 折弯工时定额:t2=Σai

折弯工时定额系数表 规格 ~01300~600 0。7 0.8 600~900 09 900~001200 0.1500 1.0 1 121512100~2400 1。2 。3 1。5 2400以上 100~3~00~180800~20 1。100 100 00 a 0。5 。6 注:规格栏中,为折弯长度,a为每折一刀的工时

(理论计算:每刀0。15分×折1。5=0。225+0。2=0。425→0.5)

↓ 准备工时

三.风割焊接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1.风割工时

板 厚 <10 10~30 30~60 V切割速度mm/min 500 400 300 = T风割 /

2.焊接单件工时: T焊接=T工件装卸+T点焊+ T全焊 2.1 装卸工件工时:T工件装卸=(T01+0。2n)B

式中:T01—装卸基本工时;(取T01=0。2); n-— 工件数 B—— 重量系数(见表)

2。2. 点焊单件工时:T点焊= T02+0.1J+0。1N

式中:T02—点焊基本工时;J—点焊数;N—点焊时工件翻转次数; 2.3。 全焊单件工时:T全焊= T03+0.1M+0。1N+LΣ/200+0。2NC 式中:T03—全焊基本工时;M-焊缝段数;

N—全焊时工件翻转次数;LΣ—-焊缝长 NC——-焊接参数调节次数

注:小件装卸与点焊工时合并,统称点焊工时; 重量系数(B) 重0量 ~5kg B1 5~10kg 1.10~20kg 1。2 20~30kg 1.3 30~40kg 1.4 40~50kg 1。5 50~60kg 1.6 =

V T

风割

风割长度

×

公式:

3+1.5

修磨工时含补焊工时: T修磨2

1 1、飞溅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0.1 2、校正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0。1

3、有辅助工帮助表卸模,从焊接工时中分取三分之一 4、焊接有准备工时按每项20分钟 5、点焊螺母按0.5分钟一个

四.钻床工时定额 1、T=kT机+ T装卸

其中k-难度系数 有工差要求k=1.5 有深度要求k=1.1 扩孔及攻丝k=0.8

2、机动时间:T机 L <φ10 φ20 0。1。59 6~1.07 0。1.72 10~φ15 62~1.16 2。28 2。84 3.40 2。11 2.63 3.15 40 60 80 100 φ15~φ25 φ0.76~2.11 1。42 0。2.69 3.57 4。45 5.33 2。79 3。48 4。17 25~φ35 97~1。81 φ1.423。93 35~φ50 ~2。65 φ50~φ60 1.815。01 ~3.37 6.65 8。29 9。93 5。22 6.51 7。80 注:L/D≥8时,须另增排屑时间60%。 3、装卸零件时间及辅助时间: T装卸

T装卸 L 快速夹紧 200 300 500 吊车装卸

五.磨床铣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1.平面磨工时定额:

0.6 1.0 1.8 8 扳手夹紧 0。8 1.4 2.2 10 工作台单行程横向进给量 16~24mm/次 工件运行行速度 8m/min 磨一次行程工时 <宽度 50 长度 <300 300~500 500~800 800~1200

2. 无心磨工时定额(含辅助工时)

L kT=

d

51000100 0。5 10。7 0.9 1.1 。6 。4 12.1 。6 。2 11.9 。4 11。7 。2 1 1。5 ~~150 200 122350~00~50~00~250 2 。5 2。7 2。9 2。1 36 2。4 3.1 22 39 4.3.。7 3.2300 3 。5 3320 3120

式中: L— 单件被加工零件总长;

kd—直径系数,d≤16, kd=1.0; d>16, kd=1。2

3.铣端面工时

切割速度mm/min板 厚 (A) <20 20~50 50~70

加工段数系数B 段 数 1 2 3 4 5 6

计算公式

T=

工长度

B

×

系数 (B) 3 4 5 6 7 8 60 40 30 A

1. 计算公式Tj工序= ∑Tj装卸+∑Ti工步+0.2m=∑Tj装卸+k∑Ti机动

+0。2m

式中: j— 工序数; Tj

间);

i - 走刀次数;

Ti机动— 第i次走刀机动时间; m- 换刀次数;

2.粗车外圆机

L

T机动=

*n

f

2Ld =10000

等辅助时间等: 2.

动时间:

装卸

六。车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 第j道工序装卸工件的时间(含其它辅助时

考虑回程手动

k

3Ld

T

粗外圆

=T

回程

+T

基本

+ T

机动

=0。L

f*n

0。

10000

01L+0.3+

=

01L+0。3+

吃刀深度按2。5 式中:L-工件被车削的长度;mm; f-走刀量,mm/r; n-车床主轴转

3.精车外圆机

考虑回程手动等:

k

T

精外圆

36n*1000 = L

d

π3。9Ld =10000

取f=0.4 速;r/mim;

动时间:

T机动=

n

f*

测量等辅助时间

5

0.01L+0.4+

*Ld

10000

=T

回程

+T

基本

+ T

机动

=0。L

f= *n

01L+0。4+

式中:L—工件被车削的长度;mm; f—走刀量,mm/r;n—车床主轴转速;r/mim; k— 宽放系数;k=1.33

=

4.当外圆精度高于7级时;

54取f=0.15

n*1000 π

d

Tj=1.5*T机动

标准 名准 称 D 10 14 5 24 0 33 0 43 0 5 0 6 0 7 0 8 4 5 4 5 8 0 8 4 5 8 0 13 9 14 6 9 1 14 16 15 7 0 3 15 18 12 27 19 13 29 22 16 20 26 39 23 37 38 46 33 30 43 56 46 57 66 2 53 2 703 6 8 2 15 10 15 23 22 33 4687 0 7 2 15 15 0 L 15 16 18 111 14 228 21 231 345 4 2 1 车床车内孔时间标 0 9 0 1 00 1 20 Rz1.25 Rz6.3 R 0。69 .72 1。31 .37 221.43 2 0 0 0 4 6 4 5 7 4 5 8 2 19 2 18 1 17 0 0.88 1。55 .67 2221 05 14 13 12 0.94 1.79 2.92 1 19 18 16 7 25 23 21 T 1 13 31 28 26 15 41 38 35 18 54 50 46 11 7 3 6 。75 。79 .82 1.49 1。03 .13 1.96 3。2 .52 .15 32。25 。46 .72 2。38 .77 3.88 .53 4.32 23.15 。26 .08 5z3。2 。13 .23 。34 。44 。54 .72 。55

一、工艺过程工时计算方法

工时计算的时候,除了特殊注明情况外,单位应统一表示。工时:小时(h);长度:毫米(mm);切割速度:毫米/小时(mm/h);面积:平方米(㎡);进给量:毫米/转(mm/r);转速:转/分钟(r/min)。

辅助时间要计在工时定额当中。主要包含熟悉图纸和工艺等技术文件、调整设备、装夹、准备工夹量刃具、吊装、磨刃具、自检、焊接件翻转、标识移植时间等等.

工时定额不应考虑生理、打扫卫生、领件、领料、入库、转序、交检、包装、喷漆件等待干燥时间,这些要素统一由工厂方考虑。返修时间另外单独计

算,不需计入正常工时定额当中。

各主要工序的计算方法如下:  下料:

1、板材火焰切割下料:

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切割长度/切割速度)*(1+k) 半自动切割K= 2.85

数控切割K= 4。5

等离子切割K=4.5

2、板材剪切下料:所需用人数已被考虑。

工时=切割刀数*K

≤δ8 K=0.17小时/每刀(钢材);K=0。10小时/每刀(PVC) >δ8~δ14 K=0。19小时/每刀 >δ14~δ20 K=0.20小时/每刀 3、型材锯割下料:

工时按实际考核数据.参见附件一:型材下料工时  成型:

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  焊接:

1、焊前准备:包括划线、焊前焊缝处表面清理、焊前预热、二级库焊材烘干。 易打磨大件:焊前焊缝单表面清理时间:0。08小时/米 不易打磨件或小件:焊前焊缝单表面清理时间:0.15小时/米 2、组点: 3、焊接成型:

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

焊接(气刨)基本时间=焊缝长度*道数/焊接(气刨)速度 4、焊后整理:包括校正、清理焊渣时间.  试装(车):包括组装、试车、试压、拆卸。  表面清理:指防腐处理前的表面清理。

工时=清理面积*0.34小时/平方米  防腐:

工时=清理面积*0。07 小时/平方米*喷漆遍数  机加工:

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 1、计算法:适用于无可比性的新零件。

基本时间= 切削长度/(转速或往复次数*进给量*60) 2、类比法:适用于有可比性的零件。

 热处理:

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 1、基本时间T1:

是指零件在设备中加热、均温、保温、降温的时间,是零件装炉后从闭炉门起到开炉门止的一段时间.因此段时间工艺自动运行,所需人工工时需要在具体时间基础上乘一定系数k。

由于本公司热处理产品基本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生产过程中以炉次为

单位,所以在退火、正火、渗碳淬火、回火的工艺生产过程中以平均装炉量为基准,然后每个产品的工时值为 T(单)=T(炉)×m/M

T(炉)=(T1×k+T2)*定员 T(单):单件产品工时值(h) T(炉):处理一炉产品的工时值(h) m:单件产品重量(kg) M:平均装炉量(kg) k:基本工艺时间系数

平均装炉量(M)的计算方法:统计至少20炉同类产品的实际装炉量,然后计算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平均装炉量(M)。

基本工艺时间系数(k):工艺运行过程中,员工定时操作、记录以及维护的时间按照总工艺时间乘一定系数计算,各工艺系数规定如下: 退火、正火、回火、淬火:k=0.2 渗碳:k=0.4 中频淬火:k=1 2、辅助时间T2:

是指熟悉工艺、调整仪器、零件装炉与出炉所必需时间、零件绑扎和拆卸、工装夹具安装和绑拆清理、自检等消耗的时间。  铸造

1、脱皮箱类(潮模小件)

工时包括:准备时间、造型下芯扣箱时间、制芯时间、清砂时间。

1。1、准备时间:是熟悉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准备工作场地所需的工艺装

备所用时间,根据零件复杂程度决定.

简单件:0。08小时;中等件:0.17小时;复杂件:0.25小时.

1.2、 造型下芯扣箱时间:T=K〔(0。0062H+0。0175)F2+4。4H—2〕/60 H:沙箱高度,单位分米 F:沙箱截面积,单位平方分米

K:复杂系数,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45、1.9、2。5。 1。3、制芯时间:

1.3.1、圆柱砂芯类,依照经验公式T=〔(D+1.84)H+0。9D〕/60计算。

D:砂芯直径,单位分米 H:砂芯高度,单位分米

1.3.2、体积小于300立方分米的砂芯,依照经验公式T=K*7。2V0。47/60计算。

V:砂芯体积

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7、2.4、3.2。 1。4、清砂时间:经验类比估算。 2、扫灰潮模类(潮模中、大件)

2。1、准备时间:是熟悉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准备工作场地所需的工艺装

备所用时间,根据零件复杂程度来决定。

简单件:0。25-0。5小时;中等件0.4-1小时;复杂件:0。7-1.5小时。 2.2、造型时间:T=K[(0。0062H+0。0175)F2+4。4H-2]/60,

H:砂箱高度,单位分米,

F:砂箱截面积,单位平方分米,

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45、1。9、2。5。 2.3、制芯时间:

2。3。1、圆柱砂芯类,依照经验公式T=〔(D+1.84)H+0.9D〕/60计算。

D:砂芯直径,单位分米 H:砂芯高度,单位分米

2.3。2、体积小于300立方分米的砂芯,依照经验公式T=K*7.2V0。47/60计算。

V:砂芯体积,单位立方分米

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7、2。4、3.2。 2。3。3、体积大于300立方分米的砂芯,依照经验公式T=K*4。2V0。66/60计

算.

V:砂芯体积

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5、2、2.5。 2.4、下芯时间:

2。4.1、体积<30立方分米的砂芯,依照经验公式T=0.509KV0。743/60计算.

V:砂芯体积,单位立方分米

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2.2、3.2、4。 2。4。2、体积30~300立方分米的砂芯,依照经验公式T=K(0。06V+4)/60

计算。V:砂芯体积,单位立方分米

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5、2.2、2.8。

2。4.3、体积>300立方分米的砂芯,依照经验公式T=K(0。077V+2)/60计算。

V:砂芯体积,单位立方分米

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4、2.1、3。

2.5、扣箱时间:

2.5。1、砂箱面积≤3㎡的,依照经验公式计算。

简单T=(24。3F+6)/60 复杂T=(26.7F+14)/60 F:砂箱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2.5.2、砂箱面积>3㎡的,依照经验公式计算.

一级T=0.98F0。62/60 二级T=0。98F0.71/60 三级T=0。98F0。82/60 F:砂箱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2.6、清砂时间:经验类比估算。 3、干模造型类

3。1、准备时间:熟悉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准备工作场地所需的艺装备所

间,根据零件复杂程度计算.

简单件:0.25-0。5小时;中等件0。4-1小时、复杂件0。 7-1。5小时。 3.2、造型时间:

3.2。1、砂箱面积≤3㎡的,依照经验公式:T=K(0.26H+0。63)F计算。

H:砂箱高度,单位分米 F:砂箱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15、1.3、1。45.

3.2。2、砂箱面积>3㎡的,依照经验公式T=K[(0。013H+0.055)F2+0.7H]计

算。

H:砂箱高度,单位分米 F:砂箱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级,相应K值为1、1。15、1.3。 3。 3、制芯时间:

3. 3。1、圆柱砂芯类,依照经验公式T=〔(D+1.84)H+0。9D〕/60计算,

D:砂芯直径,单位分米 H:砂芯高度,单位分米

3。 3。2、体积<300立方分米的砂芯,依照经验公式T=K*7.2V0。47/60计算,

V:砂芯体积,单位立方分米

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7、2。4、3.2.

3。 3.3、体积>300立方分米的砂芯,依照经验公式T=K*4.2V0.66/60计算。

V:砂芯体积,单位立方分米

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5、2、2.5.

3. 4、下芯工时:

3。 4。1、体积<30立方分米的砂芯,依照经验公式T=0.509KV0.743/60计算.

V:砂芯体积,单位立方分米

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2.2、3。2、4。

3. 4.2、体积30~300立方分米的砂芯,依照经验公式T=K(0。06V+4)/60计

算。

V:砂芯体积,单位立方分米

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5、2。2、2.8。

3. 4.3、体积>300立方分米的砂芯,依照经验公式T=K(0。077V+2)/60计算.

V:砂芯体积,单位立方分米

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4、2.1、

3。

3. 5、扣箱工时:

3. 5。1、砂箱面积≤3㎡的,依照经验公式计算。

简单T=24。3F+6 复杂T=(26。7F+14)/60 F:砂箱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3. 5.2、砂箱面积>3㎡的,依照经验公式计算。

一级T=0.98F0.62, 二级T=0。98F0。71, 三级T=0.98F0。82,

F:砂箱面积,单位平方米。

3。 6、清砂工时:经验类比估算。

4、水玻璃砂铸造:以上粘土砂潮模铸造工时同样适宜水玻璃砂造型,但水玻

璃砂造型工时需再乘以系数K=1。3. 5、熔炼时间: 5。1、电炉熔炼时间

5。1.1、熔炼工时的估算:开炉一个班次,熔炼需2人*8小时=16小时,备料1

人*8=8小时,修炉每8个班修一次,需3人*8=24小时,平均每班用工3小时,每班可熔炼4炉,平均每熔炼一炉(500kg)需要6.75个工时。 5.1.2、浇注工时的估算:一个班次熔炼4炉,浇注需4人*8小时=32小时,平均

每炉浇注需要8个工时。 5.2、冲天炉熔炼时间

5.2。1、熔炼工时的估算:开炉一个班次,熔炼上料需6人*8小时=48小时,备

料4人*8=32小时,修炉2人4天*8=小时,可熔炼18吨铁液,每班次熔炼共需要144个工时

5。2。2、浇注工时的估算:浇注需12人*8小时=96小时,每班次浇注需要96

个工时。

6、混砂时间估算:

6.1、电炉:按砂铁比3:1计算(包括芯砂),熔炼一天生产2吨铁液,需要混砂大约6

吨,每碾750kg,需8碾,一个人一天混完,用8个工时。

6。2、冲天炉:按砂铁比1:1计算(包括芯砂),每火次熔炼18吨,需要混砂

大约18吨,每碾750kg,需24碾,一个人3天混完,用24个工时。

 锻造

1、锻制正方、长方、伸长件:

1。1、准备时间:领取任务、领取在工作场地所必需的工艺装置、熟悉图纸及

艺要求,根据复杂程度计算. 简单件:20分钟 中等件:40分钟 复杂件:60分钟

1。 2、装炉时间:3人*15分钟/炉,掏料时间:1人*T。 1. 3、加热时间:中小件1人*2小时/炉;大件1人*3小时/炉. 1。4、锻打时间: 1。4。1、150kg空气锤:

依照经验公式T=n14F-0。34(0.0D—0.08)*(0。0032+0.88)计算。 D:锻前来料直径,单位分米 L:来料长度,单位分米 F:锻后截面积,单位平方分米 N:人数。

1。4。2、560kg的空气锤:

依照经验公式T=n33F—0.34(0。0D-0。08)*(0。0032+0。4)计算。 D:锻前来料直径,单位分米 L:来料长度,单位分米 F:锻后截面积,平方分米 N:人数。

备注:锻后长≤20D的,有清棱清角要求的乘以系数1.3。 2、锻制扩孔件:

2.1、准备时间(领取任务、领取在工作场地所必需的工艺装置、熟悉图纸及工

艺要求),根据复杂程度,简单20分钟、中等40分钟、复杂60分钟。 2。2、装炉时间:3人*15分钟/炉,掏料时间:1人*T. 2.3、加热时间:中小件1人*2小时/炉,大件1人*3小时/炉. 2。4、锻打时间: 2。4。1、150kg空气锤:

依照经验公式T=nK[0.05(D+d)+0.5]*(0.018H+0。42)计算. D:锻后外径, d:为锻后内径 H:锻后高,单位分米

K:系数,当130≤d≤250时,K=1。1;当200≤d≤400时,K=1。8, n:人数 2.4.2 、560kg空气锤:

依照经验公式T=nK[0。03(D+d)+3。25]*(0。014H+0.2)计算. D:锻后外径,单位分米 d:锻后内径,单位分米 H:锻后高,单位分米

K:系数,当130≤d≤250时,K=1。1;当200≤d≤400时,K=1.8 n:人数

3、铰叉类(模锻):按一炉150件计算.

3。1、准备时间:领取任务、领取在工作场地所必需的工艺装置、熟悉图纸及工

艺要求:10 min

3。2、装炉时间:3人*10分钟/炉=30 min 3。3、加热时间:1人*2小时/炉=120 min

3.4、掏料时间:2人*300分钟(制坯时间)=600 min 3.5、制坯时间:2人*1分钟*150件=300 min 3。6、更换锻模:3人*20分钟=60 min 3。7、锻模预热:1人*30分钟=30 min 3。8、模锻时间:3人*1分钟*150件=450 min 3.9、更换冲孔模具:2人*20分钟=40 min 3。10、冲孔时间:2人*1分钟*150件=300 min 3。11、更换切边模:2人*20分钟=40 min

3。12、冷切边时间:5人*0。5分钟*150件=375 min

通过以上按一炉(150件)计算共用2355 min,锻造每件铰叉所用时 2355/150=15.7 min.

4、链齿类(模锻):按照每台18件计算

4。1、准备时间:领取任务、领取在工作场地所必需的工艺装置、熟悉图纸及

工艺要求:10 min。

4.2、装炉时间:1人*10分钟/炉*2次=20 min 4。3、加热时间:1人*2小时/炉*2次=240 min 4。4、更换锻模:3人*20分钟=60 min 4.5、锻模预热:1人*30分钟=30 min

4.6、掏料时间:1人*54分钟(制坯时间)=54 min 4。7、制坯时间:3人*1分钟*18件=54 min 4。8、更换切边模具:2人*20分钟=40 min 4。9、热切边时间:2人*1分钟*18件=36 min 4。10、打磨时间:2人*2分钟*18件=72 min 4。11、更换精锻模:4人*60分钟=240 min 4。12、锻模预热:3人*30分钟=90 min 4。13、精锻时间:4人*1分钟*18件=72 min 4.14、更换折弯模:2人*20分钟=40 min 4.15、折弯时间:2人*2分钟*18件=72 min 4.16、更换切边模:2人*20分钟=40 min 4.17、冷切边时间:4人*0.5分钟*18件=36 min

通过以上按18件/台,计算共用1206 min,锻造每件链齿所用时间为 1206/18=67 min

5、销轴类(模锻):应该按300件/炉计算.

5。1、准备时间:领取任务、领取在工作场地必需的工艺装置、熟悉图纸及

工艺要求:10 min.

5。2、装炉时间:1人*10分钟/炉=10 min 5。3、加热的时间:1人*1小时/炉=60 min

5。4、掏料的时间:1人*900分钟(制坯时间)=900 min 5。5、制坯的时间:5人*0。6分钟*300件=900 min

5。6、锻模冷却的时间:每20件冷却2 min,300件需300/20*2=30 min

5。7、更换冷切边模具时间:2人*20分钟=40 min 5。8、切边的时间:4人*0.6分钟*300件=720 min

通过以上按300件/炉计算,共用2670 min,锻造每件销轴所用时间 为2670/300=8。9分钟

6、 钢板校直: 下料车间的板材条状料校直 0.25小时/米

二、投标报价工时

1、钢结构

类型 下料 加工 焊装 打砂 喷漆 合计 小时/吨 小时/吨 小时/吨 小时/吨 小时/吨 小时/吨 15 8 75 8 14 120 OTC类 Rabigh烟道类 21 4 88 8 10 131 外壳 15 8 75 8 14 120 入口烟道 HRSG 烟筒 21 4 88 8 10 131 21 4 88 8 10 131 平台与梯子 21 4 88 8 10 131 2、捞渣机

类别 湿式型号 (机壳截面尺寸) 12A/12B/12C (1632×2500) 焊接+钳装 (小时/米) 国际国内标准 标准 315 210 加工 下料 打砂 喷漆 铸锻 时/4小小时/时/时/时/小热处理 时/小平小捞渣机 SSC for Gasified boiler:12B (3600×3600) 12D (2012×2400) 20D/20E (1932×2450) 25D (2520×3400) GWS14 (1840×2200) 363 303 338 405 242 202 225 270 5。7小时/米 干渣机 816 544

此计算方法在执行的过程中,应该定期进行工时分析,不断优化计算方法,最终达到科学合理的目的并应保持从实际出发,贴合实际不能纯理论计算。

技术部工艺组 2014-04-20

4。5小时/米 100小时/米

附件一:型材下料工时

名称类别 圆钢0 圆钢0 圆钢0 圆钢0 圆钢0 圆钢0 圆钢0 圆钢0 圆钢0 圆钢0 圆钢0 圆钢0 圆钢0 圆钢0 圆钢0 圆钢0 圆钢0 方钢[ 方钢[ 方钢[ 方钢[ 钢管o 钢管o 规格型号 Φ20以下 Φ20~Φ36 Φ38~Φ45 Φ45~Φ55 Φ55~Φ65 Φ65~Φ75 Φ75~Φ85 Φ100 Φ120 Φ130 Φ140 Φ150 Φ160 Φ190 Φ220 Φ240 Φ300 D8 D30 D60 D90 Φ40以下 Φ40-Φ80 所需工时 (长度≤1000) 0。058 0.075 0。11 0.13 0.19 0。25 0。27 0。33 0.35 0。4 0。6 0.9 1.2 1。5 2 2。5 3 0。05 0。075 0.25 0。4 0。11 0。13 所需工时 (长度>1000) 0。08 0。1 0.2 0。25 0.3 0。4 0。45 0.6 0.6 0。65 0.8 1。4 1。8 2.2 2。5 2。8 3.5 0。1 0。2 0。6 1 0.2 0.25 钢管o 钢管o 角钢* 角钢* 角钢* 角钢* 角钢* 角钢* 角钢* 角钢* 槽钢* 槽钢* 槽钢* 槽钢* 槽钢* 槽钢* 槽钢* 槽钢* 工字钢# 工字钢# 工字钢# 工字钢# 工字钢# 工字钢# 工字钢# 工字钢# 工字钢# Φ80—Φ150 大于Φ150 小于L40 =L80 =L100 =L125 =L140 =L160 =L180 =L200 =[6.3 [10 [16 [20 [25b [32b [36b [40b I10 I14 I18 I20b I25b I28b I32b I36b I40b 0。25 0。3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5 0.6 0。15 0。2 0。25 0.3 0。33 0。43 0。6 0.8 0.2 0.3 0.35 0.45 0。55 0。7 0.83 1 0.3 0。33 0。4 0。5 0.6 0。7 0。83 1.1 1.35 工字钢# H型钢# H型钢# H型钢# H型钢# H型钢# H型钢# I50b HW100×100 HW125×125 HM148×100 HW150×150 HW175×175 H250×125 HW200×200 HW250×250 HW300×200 HW300×300 HW350×175 HW400×200 HW400×300 HW400×400 1。6 0。33 0.4 0。5 0。6 0.8 1 1.3 H型钢# H型钢# 1.6

其他情况的工时定义及计算:

、出勤工时:为实到人数与每日标准工作时间数(8小时)之乘积

2、受援工时:为接受支援人数与实际支援时间之乘积

3、加班工时:为加班人员与加班时间之乘积

4、实勤工时:出勤工时+受援工时+加班工时

5、除外工时:为当日非发生于生产之工时

6、生产总工时:实勤工时—除外工时

7、异常工时:为当日因各种因素造成生产部无法正产生产而耗费的人工工时。

8、总标准工时:为当日生产之各产品入库总数与各产品之单一标准工时之乘积之和.

9、异常工时:将影响当日生产所发生之状况分别填写实际时间

10、除外工时:将当日发生于生产中无法抗拒之工时,分别填写实际发生之工时。

11、生产工时:为当天生产此工令所发生的实际工时。

12、差异工时:为产出标准工时与生产工时之差

※生产效率=总标准工时\\生产总工时×100%

※ 总标准工时=产出数×单一产品标准工时 注意点 1、由于作业不良问题较多,造成的不良应有专门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不可返回前面工位重工,否则影响正常下拉速度,造成瓶颈现象,不可有此现象发生。作业不良重工时应填写重工工时。

2、新员工试用期间,应在在职培训栏注明,一般试用期为3个月,各领班应将新员工每段时间进行考核。特别为焊接工艺问题。新员工作业时其产能不能达到标准产能,影响生产效率,应填写在职培训工时.

3、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领班应注意尽量减少转线,应将工令数少的工单(和KEY板)尽量安排在同一条生产线作业。注意填写转线时间。

4、测试线注意不良品的区分(挡机不良的,不用测试功能,所以其总标准工时会相应减少,其总生产工时一样减少)为了准确记录工时,请测试线领班注意区分。

5、由于电脑和治具有维修需求,所以领班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知会相关人员进行维修,保证正常下拉.需填写故障等待时间.

企业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以季为周期综合计算工时,若企业因生产任务需要,经商工会和劳动者同意,安排劳动者在该季的第1、2月份刚好完成了季总时的工作,第3个月整月休息.企业这样做应视为合法且没有延长工作时间。对于这种打破常规的工作时间安排,一定要取得工会和劳动者的同意,并且注意劳逸结合,切实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工时计算方法应为:

(1)工作日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年-104天/年(休息日)-10天/年(法定休假日)=251天/年

季工作日:251天/年÷4季=62。75天

月工作日:251天/年÷12月=20。92天

(2)工作小时数的计算。

以每周、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