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义教”教研总结
一、组织与安排
1、 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出一种教学的通用模式,最后以讲义、PPT课件、习题形式呈现
出教研成果,以保证没有备当堂课的实习老师,看到讲义、PPT课件、习题就可以复制出来。
2、 试讲的实习老师,先宣读介绍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考点,然后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讲
述突破知识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技巧、策略和方法,知识点之间的过度不作要求。对于知识点突破的技法,大家要各抒已见,集大家的智慧。备课人要对当堂大家讨论形成的教学突破方法,及时记录,当天整理成电子版本。对于当时没有找到好方法突破的知识点,可赞不处理,等今后有了灵感,即使告知备课人,记录在案。
3、 讲义的内容包括:导入、知识点、板书。简约直观操作性和复制性强,每一节知识尽量
控制在一页内。详案可今后完善。
4、 讲义、PPT课件、习题均在当天整理,上传至QQ群,以便大家研悉和完善。
5、 每次的教研活动需要进行拍照,连同讲义、PPT课件、习题作为材料上交至双语。
二、课堂模式与课型总结
1、 导入:可利用视频,故事情景 2、 知识点复习:
1) 引入:问题和情景式寻找知识的切入点
2) 知识难点突破:复习课主要讲解学生不能理解的知识难点,老师通过举例,类比,演示
等等一系列教学技能,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也是教会学生一种理解知识的方式。对于知识难点的突破,可以是新课的浓缩版。
3) 疑难辨析与知识结构的梳理:复习课特征在与可以把前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通过列表
的方法辨析理解。比如鞭毛,纤毛与刚毛;变色龙,雷鸟。同时可以把前后的相关知识重新梳理,前后贯通。比如:讲解生物适应环境中的仙人掌要贯通到蒸腾作用,讲解蒸腾作用时强化根尖,茎,叶结构知识。
4) 经典例题解析:比如光合作用,食物链的物质递减,生物富集等题,要教会学生做题的
方法,让学生上完课后就能轻松完成这一类题。
5) 组织形式:每班8人按照男女比例和学习成绩分两组,6个班一共分12组,每组有自己
组名和口号。在课堂设计时,通过小组加分的形式,激励和管理学生。分班与分老师可以按照不同档次的学生随机分组,这一部分可以在开学典礼的时候完成。
三、教学技法总结
1、 提问总结法:将一个知识点分解成一连串逻辑递进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回答后老师总
结知识点,学生答对则加星。适合于实验设计,以及系统性强的难点突破,比如光合作用,植物的五中组织。
2、 勘误总结法:询问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整理的理解和设计,通过画图或者文字的方式呈
现在黑板上,或者引发出一种有争议的论点,先让学生犯错然后引导其他的学生进行修正,修正正确的学生加星,老师最后总结。比如食物链画法与修正,花的结构画法与修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画法与修正。实验设计的提法与修正等等。
3、 画图讲述法:老师一边画图,一边用描述性的语言讲解。这种方法主要告诉学生画图的
步骤,以及帮助学生进行图像记忆。比如种子的结构等所有有图的知识点突破。
4、 形象类比法:通过类比的方法来讲述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比如灯泡比作细胞,导管比作
水管,种子比作胚胎。
5、 实物演示法:通过食物演示来讲述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比如桔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种植
物组织
四、备课流程
1、习题训练,明晰考点,难点和重点; 2、集思广益,突破难点;
3、避繁就简,整理归纳,汇编讲义; 4、内化讲义,登台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