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都工业学院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 机械工程材料热处理(B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 适用班级: 1204011、1204012、1204013、1204014 题号 得分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考试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地方,否则视为废卷。 3、考试必须在签到单上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答案请全部填写在试卷上,否则不给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总分教师 线 试 题
得分 封
评阅教师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50分)
1. 在循环载荷作用下,金属抵抗疲劳断裂的能力称为( 疲劳强度)。
2. 金属常见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等三种;其中,(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塑性最好。
密 3. 金属结晶的过程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金属结晶后的晶粒愈细小,其( 硬度)愈高,且(塑性)和( 韧性)也愈好。
4. 钢的热处理是指将钢在固态下经过(加热)、( 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 组织)和( 性能)的工艺方法。按其原理不同分为( 一般)热处理、( 表面)处理和(其他)处理等三大类。 5. 淬火是指将钢加热至(奥氏体)状态,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VK)的冷却速度快冷至室温以获得高硬度( 马氏体 )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回火是指将淬火钢在A1温度以下重新加热、保温和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根据回火温度范围不同,回火分为( 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等三种。
6. 根据形态不同,马氏体分为(板条状)和(针状)两种;其中,(针状)硬度高而塑性差。 7. 钢中合金元素(Co除外)经淬火加热溶入奥氏体后,均能使过冷奥氏体的( 稳定性)增加、C曲线位置(右移)、临界冷却速度(减缓),从而显著提高钢的( 淬透)性。
8. 铸铁的力学性能虽不及钢,但由于石墨的存在,铸铁普遍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良好的( 减挣)性、低的缺口敏感性以及良好的(切削加工)性。
9. 常用硬质合金分为(钨钴)类硬质合金、(钨钴钛)类硬质合金和通用硬质合金。
10. 钢的淬硬性是指淬火钢获得最高硬度的能力,其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淬透性是指在规
第 1 页 共 6 页
定淬火条件下,钢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其主要取决于钢中的(临界冷却速度)。 11. 钢件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 分级淬火)和( 等温淬火)。 12. 钢按其主要用途分为( 结构钢)、( 工具钢)和(特殊钢)钢等三大类。用于制做调质零件的钢称为调质钢,调质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具有( 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13. 少数金属在晶态时,其晶格类型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14. 将Φ10㎜ 的T8钢工件加热奥氏体化后,分别按图示五种方式冷却至室温,各冷却方式对应的冷却转变产物分别是: 得分
评阅教师 Mf Ms 0 T/℃ A1 V1:炉冷 (V2:空冷 (SPV5:水冷 (M体 ) V4:油冷 ( M+T V3:等温 (B下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在冲击载荷作用下,金属抵抗断裂的能力称为(C )。 A.强度 B.塑性 C.冲击韧性 D.硬度
2. 碳溶入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 A )。 A.铁素体 B.奥氏体 C.渗碳体 D.马氏体
3. 测量机床床身的硬度应选用的测量标尺为( A )。 A.HBS B.HRB C.HRC D.HV
4. 下列牌号的钢中,淬透性最好的是( D )。
A.T8A B.GCr15 C.Q235 D.Cr12MoV
5. 下列牌号的钢中,淬硬性最好的是( C )。
A.20Cr B.40Cr C.60Si2Mn D.T10A
6. 下列牌号的钢中,热硬性最好的是( D )。钨元素可以提高热硬性。
第 2 页 共 6 页
A.T10A B.9SiCr C.Cr12MoV D.W6Mo5Cr4V2
7. 下列牌号的材料中,耐蚀性最好的是( A )。
A.1Cr18Ni9Ti B.Q235 C.40Cr D.W18Cr4V
8. 均适合制造渗碳零件的钢组是( C )。
A.Q235、15、20Cr、1Cr13 B.45、40Cr、65Mn、T12
C.15、20Cr、20CrMnTi、20Cr2Ni4A D.W18Cr4V、Cr12MoV、GCr15、65
9. 由一种固相同时转变为两种新的固相,这种转变称为( C )。
A.匀晶结晶 B.共晶结晶 C.共析转变 D.同素异晶转变
10. 高速钢的最终热处理方法是( D )。
A.淬火+低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高温回火 D.高温淬火+高温多次回火 得分 评阅教师 三、判断题 (请将√或X填在题后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5分)。
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内部组织结构密切相关。 ( 0 ) 2.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为过冷度,它是一个恒定值。 ( 1 ) 3. 马氏体转变临界冷却速度是指与C曲线“鼻尖”相切的冷却速度。 ( 0 ) 4. 片状珠光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片间距,片间距越大,其力学性能越好。 ( 1 ) 5. 钢淬火时的理想冷却速度是从高温到室温始终保持大于Vk的冷速快速冷却。 ( 1 ) 6. 钢淬火后回火温度愈高,其回火硬度愈低,塑韧性愈好。 ( 0 ) 7. 碳钢与白口铸铁室温下的平衡组织均由F与 Fe3C两相组成。 ( 0 ) 8. 钢的含碳量愈高,其淬透性愈好。 ( 1 ) 9. 残余奥氏体是不稳定组织,工件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会引起尺寸变化。 ( 0 ) 10. 将调质后的45钢再进行200℃回火,其硬度会升高。 ( 1 ) 11. 一块质量一定的铁发生(γ-Fe →α-Fe )转变时,其体积将会膨胀。 ( 0 ) 12. 维氏硬度试验法的测试精度较高,测试硬度范围大,被测试样厚度几乎不受,故常在生产现场常使用。 ( 1 ) 13. 钢的含碳量越高,淬火温度就越高,残余奥氏体量就越少。 ( 1 ) 14. 钢的耐磨性与钢淬火后的硬度和碳化物弥散程度关系极大。 ( 0 ) 15. 防锈铝合金不能通过热处理强化,因此强度较低。 ( 0 ) 得分 评阅教师 四、填图题 (请将相应的符号或数字填在图中的括号内;每空1分,共10分)。
第 3 页 共 6 页
得分 T/ ℃ ( ( ( P A3 ) ) A ) Acm E 1148 G Ld+A +Fe 3 C Ⅱ S ( ) A1 ( ) F F + Fe 3 C ( P ) ( F+FE3C ) ( ) Ld ’ +P +Fe 3 C Ⅱ 0 Fe 0.02 ( ) ( ) Wc × 100 →
评阅教师 五、解释材料牌号或代号(每个1分,共15分)
材料牌号或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Q215 20 40Cr 60Si2Mn T10A T1 Cr12MoV GCr15 W6Mo5Cr4V2 材料种类 碳素结构钢 碳素渗碳钢 碳素调质钢 合金弹簧钢 碳素工具钢 纯铜 冷作模具钢 滚动轴承钢 高速钢 球墨铸铁 黄铜 硬铝合金 钨钴类硬质合金 不锈钢 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指定部分含义 215-屈服强度>=215Mpa 20--含碳量为0.2% 40-含碳量为0.4% 60--含碳量为0.6% A-普通钢 1-序号 12-铬含量为12% 15-铬含量为15% 6-钨含量为6% 18-δ≥18% 68-Wcu≈68% 11-序号 8-Wco≈8% 1--Wc≈0.1% 30--WTic≈30% 10 QT400-18 11 H68 12 LY11 13 YG8 14 1Cr18Ni9Ti 15 YT30
成都工业学院试题答案
第 4 页 共 6 页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 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B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 适用班级: 1204011、1204012、1204013、1204014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50分)
1. 疲劳抗力 2. 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面心立方 3. 形核、长大、强度、塑性、韧性
4. 加热、保温、冷却,组织、性能。普通、表面淬火、表面扩渗 5. A、Vk、马氏体、A1、低温、中温、高温 6. 板条马氏体、针状马氏体;针状马氏体
7. 稳定性、右移、降低、淬透性 8. 耐磨、减振、切削加工
9. 钨钴、钨钛钴 10.含碳量、合金含量 11. 马氏体分级淬火、贝氏体等温淬火 12.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综合力学性能 13. 同素异构转变 14.P、S、B、T+M、M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C 2. A 3. A 4. D 5. D 6. D 7. A 8. C 9. C 10. D 三、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5分)
1.√ 2. X 3.√ 4. X 5. X 6.√ 7.√ 8. X 9.√ 10. X 11.√ 12. X 13. X 14.√ 15.√ 四、填图题(每空1分,共10分)
A、A3、A + F、A + Fe3C、A1、F + P、P、P + Fe3C、0.77、2.11 五、解释材料牌号或代号(每个1分,共15分) 材料牌号或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Q215 20 40Cr 60Si2Mn T10A T1 Cr12MoV GCr15 W6Mo5Cr4V2 QT400-18 H68 LY11 YG8 1Cr18Ni9Ti YT30 材料种类 碳素结构钢 碳素渗碳钢 碳素调质钢 合金弹簧钢 碳素工具钢 纯铜 冷作模具钢 滚动轴承钢 高速钢 球墨铸铁 黄铜 硬铝合金 钨钴类硬质合金 不锈钢 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指定部分含义 215-σs≥215MPa 20--Wc≈0.2% 40-Wc≈0.4% 60-- Wc≈0.6% A-高级优质 1-序号 12-Wcr≈12% 15-Wcr≈1.5% 6-Ww≈6% 18-δ≥18% 68-Wcu≈68% 11-序号 8-Wco≈8% 1--Wc≈0.1% 30--WTic≈30% 第 5 页 共 6 页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