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
1.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C.湿润的环境中 D.池塘中
11.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 ( ) A.乳酸菌
B.硝化细菌 C.分解尿素的细菌
D.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基称为 ( )
A.鉴别培养基 B.固体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 2.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 ( )
A.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水 B.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琼脂、水 C.KH2PO4、Na2HPO4、MgSO4·7H2O、尿素、琼脂、水
D.KH2PO4、Na2HPO4、MgSO4·7H2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
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其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 ) A.比实际值高 B.比实际值低 C.和实际值一致 D.都有可能 4.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要设置的对照是( )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5.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 B.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 C.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不用灭菌 D.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 6.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1~2d B.放线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5~7d C.霉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3~4d
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一般需要相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
7.不同种类的细菌菌落表现为不同的特征。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 ) ①菌落的大小 ②菌落的形状 ③菌落的隆起程度 ④菌落的颜色 ⑤菌落的透明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8.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用到的方法( )
①稀释倒平板法 ②涂布平板法 ③单细胞挑取法 ④选择培养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9.纤维素酶可以将哪种物质分解 ( )
A.牛肉片 B.鱼片 C.滤纸条 D.塑料条 10.寻找纤维素分解菌应到( )
A.富含无机盐的环境中 B.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
12.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 ) A.均会出现透明圈
B.均不会出现透明圈 C.方法一出现,方法二不出现
D.方法一不出现,方法二出现
13.生活在反刍动物胃内的纤维素分解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 ) A.自养需氧型 B.异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自养厌氧型 14.培养基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 )
A.水 B.碳源 C.氮源 D.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 15.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应用( )
A.灼烧灭菌 B.高压蒸汽灭菌 C.干热灭菌 D.煮沸灭菌
16.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何种范围的平板进行计数 ( A.30~100 B.30~200 C.30~300 D.30~600 17.土壤中的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一种 ( ) A.尿素酶 B.脲酶 C.蛋白酶 D.肽酶 18.能排除培养基是否有杂菌污染的方法是( ) A.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窗台上培养 B.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实验桌上培养 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D.将已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20.灭菌的标准是 ( )
A.使病原菌不生长 B.杀死所有的微生物
C.杀死所有的病原微生物 D.杀死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21.能够测定样品活菌数的方法是( )
A.稀释涂布平板法 B.直接计数法 C.重量法 D.比浊法 22.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C.适宜条件下培养
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23.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
) 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 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
24.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粉状硫 K2HPO4 FeS04 蔗糖 (NH4)2SO4 H20 MgS04 CaCl2 10g 4g 10g 100ml I + + + + + + + Ⅱ + 十 + + + + + Ⅲ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足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25.要将从土壤中提取的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的细菌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 A.加入氮源和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B.不加入氮源和不加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C.加入氮源,不加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D.不含氮源和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26.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 )
(1)制备培养基时(2) 梯度稀释时 (3)倒平板时 (4)涂布时 (5) 长出菌落时
A、(1)(3) B、(2)(5) C、(3)(5) D、(4)(5)
27.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筛选出真菌和细菌,试分析此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下列哪种生物类似( )
A.硝化细菌 B.蓝藻 C.蚯蚓 D.兔子 28.接种时的灭菌不正确的是( )
A.对接种环的灭菌 B.对双手的灭菌 C.对培养基的灭菌 D.对试管口的灭菌
蛋白胨 乳糖 蔗糖 K2HPO4 伊红 美蓝 蒸馏水 PH 10g 5g 5g 2g 0.4g g 100 mL 7.2 29.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
A.接种针、手、培养基 B.高压锅、手、接种针
C.培养基、手、接种针 D.接种针、手、高压锅 30.关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是( ) A. 称量 B.灭菌 C.溶化 D.倒平板 二、非选择题
1.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 __和___ 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 _ __和__ 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 __。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___ _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 另一平板上接种__ 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_ ___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
(5 )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
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_______细菌,这种培养基被 称为___ _。
2.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受到研究者重视。 (1)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检验该蛋白的抗菌特性。抗菌实验中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细菌生长提供 和 。
(2)分别在加入和未加入该抗菌蛋白的培养基中接种等量菌液。培养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种培养基中菌落的 ,确定该蛋白质的抗菌效果。
(3)细菌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和 。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 处理。
3.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往往是混杂生长的。人们在研究微生物时一般要将它们分离提纯,然后过行数量的测定。下面是对大肠杆菌进行数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步骤如下: A.制备稀释倍数为102
、103
、104
、105
、106
的系列稀释液。
B.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你选用 (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样品。
C.适宜温度下培养。 结果分析:
(1)测定的大肠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
的培养其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可信的是( ) A.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B.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20和260,取平均值240 C.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50和520,取平均值260 D.四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300、240和250,取平均值250
(2)一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5
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
(3)用这种方法测定密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配方,请分析回答:
(1)根据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根据用途划分则属于 培养基。 (2)根据培养基原料,所培养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 ,培养的微生物可能是 。
(3)如果要鉴别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至少要加入 和 ,除去 。
5.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物,其中的葡萄糖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 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6.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秆预处理后,因该选用___ _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________(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
(3)若从土壤中分离生产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_____ _(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__________ 。
(4)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___,生产酒精是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 ____ 。
7.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含量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 NaNO3 3g 在涂布接 K2HPO4 1s 种 KCl 前, MgS04·7H2O 随机 FeSO4 取若
(CH2O) 30g 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 H20 100mL 是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 青霉素 万单位 分别接入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
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
(3)示意图A和B中,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 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的利用率。
8(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和渗透压等条件。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消毒、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__;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__________。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_______。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____________。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9.培养蘑菇时常使用的原料为棉花壳、花生粉饼、朽木等,再喷洒适量的水,加入一定量的尿素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物理性质分类该培养基为 培养基。
(2)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长出了其他杂菌,经鉴定为细菌,细菌与蘑菇的关系为 ,在培养基上施用适量的 即可抑制细菌生长。
(3)蘑菇的代谢类型为 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
10、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利用计数板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 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O.1 mm3
。某同学操作时将1 mL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进行观察计数。
(1)在实验中,某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计数板进行计数,并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① ;② ;
③ 。
(2)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 处理。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 。 (4)如果观察到如图2—2—2所示a、b、c、d、e 5个人格共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上述1 mI.酵母菌样品中约有酵母菌 个;要获得较为 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
11.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原因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图1)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
(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____。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
(3)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和____________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的菌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 ____________。
(5)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图2)。从图2可知SP1菌在____________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16 C A 17 B B 18 C C 19 无 C 20 D D 21 A D 22 D B 23 C C 24 D B 25 B D 26 C A 27 C B 28 B D 29 C B 30 D ③应连续七天,每天观察、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
(2)灭菌 (3) 适当稀释 (4)×10 多次记数,求平均值 11.(1)琼脂 (2)先调PH值后灭菌 (3)通用 选择 铵 (4)芽孢 (5)20mg/L氯苯 碳源最早耗尽
8
二、非选择题
1(1)氮源 碳源 无机盐 水 (2)高压蒸汽灭菌 (3)恒温培养箱 无菌水 (4)多 高 (5)盐 选择性培养基
2(1)碳源 氮源 (2)数量 (3)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灭菌 3 步骤B:稀释涂布平板法
结果分析:(1)D (2)×10
(3)多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 4 (1)液体 选择 (2)异 养型 真菌 (3)伊红水溶液 美篮水溶液 青霉素
5 (1)纤维二糖 葡萄糖 (2)红 透明圈
(3)不能 该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 不能 该培养基没有纤维素 6.(1)纤维素(酶) (2)B、E
(3)选择培养基;纤维素 (4)酵母菌 无氧(密封、密闭)
7
7.(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10
(2)灼烧 讲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B (4) 溶解氧 营养物质
8. (1)温度 酸碱度 (2)灭菌 消毒 损伤DNA的结构 (3)比例合适 (4)鉴定(或分类)
(5)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6)灭菌
9.(1)天然固体 (2)竞争 青霉素 (3)异养需氧型 分解者
10.(1)①应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再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 ②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