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老鼠和泡泡糖》大班音乐教案

《小老鼠和泡泡糖》大班音乐教案

来源:九壹网
《小老鼠和泡泡糖》大班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结合图谱感受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的节奏、旋律和风格,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能跟着音乐用动作将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表现出来。

3.能积极动脑,大胆表达自己对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的的理解和想象。 活动准备:

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 图谱《小老鼠和泡泡糖》 活动过程: 一、谈话“泡泡糖〞

1.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都吃过泡泡糖吧,泡泡糖好玩吗?怎么好玩?〞 2.教师提出问题2:泡泡糖吹出的大泡泡,除了会变小,还会怎么样? 教师:炸在哪里?你会怎么做?感觉怎么样?

教师:泡泡糖粘在手上是什么感觉?你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吗?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演泡泡糖很黏的感觉。

教师:泡泡糖黏在手上是不是很容易就拿下来呢?你怎么样表现才能让大家看出来泡泡糖很黏呢?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现。

3.教师:泡泡糖这么好玩。有一只小老鼠,也遇到了一块泡泡糖,他们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欣赏音乐表演

1.播放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初步感知音乐。 教师:你听到这个音乐,你的心里感觉怎么样? 教师:你觉得小老鼠和泡泡糖发生了什么事?

2.再次欣赏音乐,教师用简单的手势强调音乐中比拟突出的音节。 教师:这次你感觉小老鼠和泡泡糖发生了什么事? 3.根据音乐做动作

再次欣赏音乐,要求:你听着音乐,觉得是走路是音乐,你就走路,你觉得是吹泡泡糖的音乐就吹泡泡糖,觉得是泡泡糖黏住小老鼠你就做黏住的动作。 教师:刚刚你表演了哪些动作?请你现在表演给大家看一下。

引导幼儿集体练习小老鼠走路的动作、吹泡泡糖的动作、拉泡泡糖的动作。 三、看图谱欣赏表演音乐 1.出示图谱

教师:小朋友看看这张图,告诉我你能看懂里面哪些图。 教师:那你能看出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吗? 引导幼儿模仿吹泡泡和泡泡爆炸的动作。

教师:大家看看这个线像什么?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老师播放B段音乐,并用动作简单提示。 教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做拉泡泡糖的动作吧。 2.幼儿听音乐看图谱进行表演。

教师根据幼儿表演,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 4.拓展与提高

教师:小朋友,请你想一想,泡泡糖除了粘在小老鼠的脚上,还会粘在哪里呢?请你说一说。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四、结束局部

教师:小朋友,你看小老鼠乱扔泡泡糖,差点害得自己被猫吃掉了。小朋友吃泡泡糖能不能乱扔呢?如果看到有别人乱扔泡泡糖,你会怎么做呢?

《小老鼠和泡泡糖》大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合拍地做小老鼠走。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3、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护保我们的环境。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认识。 2、《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是关于小老鼠和泡泡糖的,你们觉得小老鼠和泡泡糖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音乐听完了,你认为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呀? 〔二〕看图谱欣赏音乐

1、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3、原来呀,小老鼠趁妈妈睡着的时候偷偷溜出去玩,你们看,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你们谁能表演一下小老鼠是怎样东跑跑西看看的呢?那在第一句小老鼠看了几次?〔2次〕那是朝一个方向看还是朝两边看呀?〔两边〕那小老鼠是慢慢地看还是快快的看?〔快〕因为小老鼠很紧张,所以要快看。那小老鼠是一边跑一边看,还是跑跑再停下来看看?〔跑跑再停下来看看〕到哪里停?〔红点〕红点就像我们交通的红灯,红灯就要停下来了。 4、幼儿与教师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 〔三〕想象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老鼠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呼呼东西,粘在了一个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创编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时的动作。 〔四〕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的动作。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

师:拽--弹回来了!想一想,泡泡糖弹回来,还会粘到身体的什么地方呢? 2.幼儿分散练习,自由想象,大胆夸张地表现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让我们把粘在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 3、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并做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老鼠拽呀拽,可是怎么也拽不掉,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教师总结:哎呀,不好了!来了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吓得使劲一拉,连滚带跑地逃回了家。

4、根据整首音乐旋律幼儿反复游戏。〔请幼儿扮演猫〕 〔五〕活动结束。

师: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没有完成偷跑出去玩的方案!它今天开不开心呀?它不喜欢这泡泡糖,也不喜欢乱扔泡泡的人,那你会把泡泡扔到地上吗?那小朋友想想应该怎么处理吃过的泡泡糖呢? 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泡泡糖乱扔的话会粘到很多的地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也不讲卫生,我们要把吃过的泡泡糖用纸巾包起来,把泡泡糖丢到垃圾筒,不污染环境。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在公共场合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保护周围的环境。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是一个韵律活动,从中班教到现在,我还没有开展过一个韵律活动,根本上都是歌唱活动,打击乐活动也非常地少。由于审议那天,我出门听课了,放学后问了其他老师,说网上的教案很详细,可以借鉴。但我在备课时却发现有个问题,网上的教案整体都围绕一个课件来开展的,而这个课件在教案中还是比拟模糊的,并没有形象地说明,因此我犯难了。后去问沙老师,沙老师只有这个活动的音乐。只有音乐,教案还比拟模糊,那这个活动怎么办。想请教师傅时,沙老师主动提出借大班给我们开展这个示范课。救星啊~~~

观摩了沙老师的示范课后,我的思路一下子开明了许多。活动的环节、活动的递进性、活动的重点把握,我都能掌握好了。因此,之后就这次的活动,我开展了师徒结对展示课。

活动的环节根本上都是按照沙老师的示范课开展下来的,因此在环节上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在活动中,我放得比拟开,情绪投入地相当多,孩子们也在我的情绪调动下表演得很开心。但也由于这个,我情绪放的太开了,因此在学习常规上,我没能孩子们收住。比方在请孩子们在班级中间表演之后,回到座位,我没有及时地用语言加以引导,使得孩子们开始肆无忌惮,有的都趴到地上去了。我那个时候应在在让他们回到座位上前,引一句“现在请你们轻轻地回到座位上。〞相信这样一句简单的语言提示会让孩子们的常规有所好转。

另外,师傅提出,在活动中虽然我自己对音乐的把握非常的到位,但是这并不是孩子们的。整个活动中,只见我在用语言动作领着孩子们,而并没有看见孩子们领着我,说明我把让孩子们倾听音乐的习惯隐去了。韵律活动重在音乐和动作,但

是我关注到了动作,音乐这个元素没有起到特别大的作用。像音乐中“duo〞的声音和像滑滑梯一样滑下的声音,其实都是引导孩子们去认真倾听音乐的提示声,而我应该退居二线,让孩子们倾听着去表演,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开展。

想来也是,我已经对我们班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本可以放手让孩子们去学习,但还是有些不敢,不过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去主动地学习。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