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保育员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以理论和精神为指导,以学园工作计划为目标,认真贯彻《纲要》精神,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与,积极参加园里举行的各种政治学习活动,努力提高自己政治素养。
  2.严格遵守《保育员的职业守则》,认真学习保育知识,不断提高保育质量。
  二、主要工作
  1.清洁卫生习惯
  养成饭前便后及手脏是洗手的习惯,学习自己卷衣袖,在老师的指导下会用香皂,不咬手指,不把玩具放入口中,用毛巾洗脸,保持衣服整洁。
  2.良好进餐习惯
  要安静愉快进餐,坐姿自然,正确使用餐具,(左手扶碗,右手拿汤勺,喝汤时两手端碗)养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浪费,不用手抓菜,不剩饭菜,不掉饭,不弄脏衣服等,克服幼儿的依赖性,培养幼儿的性。认真做好食谱介绍,以提高促进孩子食欲,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和有规律进食。
  3.有良好睡眠及穿脱能力
  能安静就寝,睡姿正确,不蒙头睡,学习,有序的穿脱衣服,鞋袜及所放的固定位置。
  4.良好学习环境
  坚持每天的消毒工作,餐具、用具、玩具用84消毒液消毒,床上用品勤洗换,保证每月都晒足够阳光。使孩子在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为幼儿营造通风、干净、温馨的学习环境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5.配合老师开展教学活动
  做好课前准备,配合教师开展各项游戏,协助管理好班上的纪律,让老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协助组织户外活动,做好护理工作,(厕所、喝水、适当穿衣服等)。
  6.做好家长工作
  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内的生活及身体情况,利用放学时间多与家长沟通,多征求听取家长意见,让家长配合老师开班上教学工作。必须尊重家长,热情服务。
  7.团结协作
  教师和保育两者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常常沟通,一同探讨保教工作方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互相关心每一个幼儿,使孩子健康成长。
  8.提高自我素质
  多方式、多途径学习,积累知识,丰富教学经验,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以便适应幼儿教育需要,为自己打下良好基础知识。参与适合自己工作的课题研究小组,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小班保育员工作计划
  一、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27名幼儿。其中男孩13名,女孩14名。我班幼儿通过在园内一年半的学习、
  生活以及各位家长积极地配合。基本上每位幼儿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如在日常规范方面,能做到坚持来园,遵守园内的常规。生活自理方面能做到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穿*服,自己吃饭、漱口、擦脸。体育技能上掌握了跑、跳、爬、等基本的动作。本学期我们会制订各项措施,进一步培养幼儿。发挥我园的科技特色,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使我班幼儿有更大的进步。
  二、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新版学前教育纲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二期课改的内容。根据本学期园务计划,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以科技特色为抓手,积极开展现代科技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运用各种途径和科学教育手段,激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大力发挥“五小”活动的能力。培养幼儿“五好”精神,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幼儿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具体工作目标:
  (一)共同生活:
  目标1、继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
  措施:
  (1)利用起床和如厕的机会继续培养幼儿自己穿*服、叠衣服和折叠小被。
  (2)继续提醒幼儿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并坚持正确洗手的方法。
  (3)通过生活活动让幼儿巩固正确使用手帕的方法。
  (4)通过生活活动、游戏、故事等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能自己吃饭、自己穿*服、自己叠被子等。
  目标2、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措施:
  (1)通过故事、小问号等活动让幼儿知道每种食物都有营养,并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2)适时培养幼儿正确使用小调羹,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坐姿。
  (3)安静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并在成人的提醒下做到“三洁”。
  (4)利用餐前餐后时间,培养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淑口的好习惯。
  目标3、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措施:
  (1)通过故事等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要乱奔乱跑,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2)知道不可以和陌生人走和吃别人的东西。
  (3)逐步养成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的习惯。
  (4)通过故事,情节表演,教育幼儿不将异物放入耳,鼻,口内及药品不能乱吃的习惯。
  措施:
  (1)通过参加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各种德育活动,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认识五星红旗,知道升旗时,听到国歌时要立正。
  目标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友爱情感和爱的情感。
  措施:
  (1)利用园内升旗仪式和国庆活动初步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三八”节等活动,初步培养幼儿爱长辈的情感。
  (3)初步培养幼儿爱集体的情感,喜欢幼儿园,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4)通过各类游戏,故事,情景表演让幼儿喜欢同伴与老师相处。
  (5)通过生活活动,德育活动,引导幼儿与同伴共同活动,不争抢玩具,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不打闹、不无理取闹。
  目标6、愉快地参加各项活动,有一定的角色意识。
  措施:
  (1)愉快地参加园外、园内、班内组织的各项活动。
  (2)在角色游戏中,有一定的角色意识,知道自己的角色名称及简单的角色任务。
  (3)在区域游戏中,能开动脑筋与同伴共同游戏,不争抢,并在成人的提醒下遵守游戏的规则。
  (二)探索世界:
  目标1、培养幼儿喜欢参加各类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措施:
  (1)学习小班律动和拍手操。要求有力度及整齐。
  (2)组织各种户外活动、体育游戏等培养幼儿对活动兴趣,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初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其体质。
  (3)保证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为幼儿提供多种运动器具、自制玩具,引导幼儿会玩、爱玩。
  (4)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幼儿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一些基本技能。
  (5)通过各种体育游戏逐步增强幼儿身体的适应能力。
  目标2、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春、夏季的主要特征及人们的生活关系,继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措施:
  (1)知道春、夏季节的名称及一些显著特征,初步了解季节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2)利用散步春游等活动初步让幼儿学习使用感官感知季节的变化,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
  (3)运用各种科学活动,小实验、小问号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目标3、学习10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认识半圆形、椭圆形等图形,能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上下等。
  措施:
  (1)初步学习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等时间知识。
  (2)认识简单的半圆形,椭圆形和梯形图形。
  (3)让幼儿愉快地参加计算活动,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和形的兴趣。
  (4)学习粗浅的数字知识,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到10。
  (5)能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区别上下、前后等空间方位。
  目标4、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并学习照顾他们,培养幼儿热爱动植物的情感。
  措施:
  (1)校园内开展植物角和动物角让幼儿直观的认识常见的动植物,知道其名称、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区分常见的花草植物学习照顾动植物,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及小动物。
  (3)利用科学小故事、照顾自然角、外出活动等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并动手尝试去照顾它们,同时培养他们爱护、关心、喜欢它们的情感
  目标5、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接近的成人的劳动及周围事物,观察周围现象的明显的特征。
  措施:
  (1)利用节假日让幼儿感受、观察成人劳动的辛苦并学会尊重成人的劳动,学会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心成人。
  (2)通过外出活动、散步、科学小活动、各类游戏让幼儿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生活
  用品、自然现象的主要特征。
  (三)表达与表现:
  目标1、能坚持说普通话能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措施:
  (1)培养幼儿能坚持说普通话,并使用正确的普通话
  (2)通过个别谈话,自由活动,指导个别幼儿进行一些听说练习。
  (3)幼儿能使用普通话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目标2、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愿意学与他人交谈,并能大方的在集体面前表达。措施:
  (1)通过教学活动,区角活动培养幼儿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话,养成在集体活动中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2)各个教学活动中,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在集体面前讲话。
  (3)鼓励幼儿能较大方地在众人、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思。
  目标3、初步看懂单幅儿童图画书的主要内容,能复述简短故事。
  措施:
  (1)幼儿能看懂单幅的儿童图画书的主要内容。
  (2)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并能复述几个简短的故事。
  (3)利用兴趣班及自由活动,在成人的启发下认读简单的文字,并引导幼儿边看边讲,培养幼儿口头表达能力。
  目标4、初步学习使用工具和一些初浅的作画本领,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措施:
  (1)利用各种绘画手段与方法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初步学习用印章、棉签、手指、蜡笔等作画。
  (2)用泥、剪刀、浆糊等材料进行制作,提高用手操作的灵活性,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3)学习粘贴、撕纸和简单的折纸技能,用搓、团、压等技能塑造简单的物体。目标5、学唱简单的歌曲,学做简单的韵律动作。
  措施:
  (1)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一句一句地唱。
  (2)利用游戏,区角游戏培养幼儿能按音乐的节奏做出简单动作和模仿动作,学会简单的舞蹈。
  (3)通过各类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目标6、发现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能初步感受这种美并喜欢在集体中表现。
  措施: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会安静地听音乐并有兴趣地学唱歌、不喊叫。
  (2)逐步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
  (3)学习模仿动作、表演及简单的集体舞和简单的乐器齐奏。
  目标7、初步学习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艺术表现,提高欣赏水平。
  措施:
  (1)初步尝试评价别人与自己的艺术表现。
  (2)能耐心、细致地欣赏别人和自己的艺术表现。
  (3)多欣赏、评价一些艺术作品,逐步提高欣赏水平。
  (四)特色
  目标1、继续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小问号的兴趣。
  措施:
  (1)保证每一周一次的小实验和每周二次的小问号活动时间,并提供充足的小实验活动材料。
  (2)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活动内容,引导幼儿积极地投入活动,初步探索观察简单的科学现象。
  措施:
  (1)每周开展科学小实验,科学小问号等活动,初步激发幼儿“五好”精神。
  (2)更好激发幼儿“五好”精神,用科学方法渗透各教育环节及一日生活中。
  (3)通过各种活动和智力游戏、角色游戏等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五)家长工作:
  目标1、按时发放家园联系册及两报,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
  措施:
  (1)每月发放一次家园联系册及信息报或科技报,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情况
  (2)通过家园联系册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及家长有何意见和感想促进工作。
  (3)每周及时更换家园联系栏,做到家园互通信息。
  (4)幼儿不来园及时家访,了解情况。
  目标2、开展家教指导和亲子活动,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
  措施:
  (1)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家教指导,让家长了解新的育儿信息。
  (2)举办各种亲子活动,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活动以增进亲子亲情。
小班保育员工作计划
  新学期就要开始了,我会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工作,现制定了本学期的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认真做好班级保育工作。
  2、认真执行幼儿园制定的规程,做好本职工作。
  3、认真协助教师帮助幼儿稳定情绪。
  4、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引导幼儿认识自己所用的标志和物品,管理好日常生活常规。
  6、认真配合保健医生做好幼儿的保健工作。
  二、具体措施
  (一)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作、参与、探索意识,培养幼儿行为规范、自理生活能力、自我保护、生活卫生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在晨间锻炼、进餐、 教学、睡眠、离园等一日各项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晨间锻炼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擦嘴、漱口。饭前、便后要将手洗干净,不吃不干净的东西。
  2、幼儿进餐时,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根据幼儿的进餐情况向伙食委员会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提醒幼儿多喝开水,学会节约用水,让幼儿学会使用、收放自己的物品。
  3、继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幼儿学习穿脱衣服、鞋袜,整理自己的物品。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引导幼儿认识自己所用的标志和物品,管理好日常生活常规。幼儿进了幼儿园很多物品都是相同的,例如;书包、被子、衣服等。 正确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物品放到有自己标志的位置上,以免放错拿错。逐步进行幼儿常规教育,教幼儿如何使用餐巾、餐具、茶杯和喝水,教幼儿吃饭不要汤滔饭、不要大声说话要保持安静。
  4、在午睡时间,精心照顾好幼儿午睡,做到不离岗,对体弱多病的孩子特别关注,及时帮幼儿盖被子等。
  5、认真协助教师帮助幼儿稳定情绪,因为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的第一步是最困难的,幼儿情绪不稳定会对幼儿园、老师产生抗拒感。所以要把抗拒感变成归属感,就首先稳定幼儿情绪,让幼儿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
  (二)幼儿的户外活动是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的重要活动。要确保幼儿活动的时间,保证活动的质量,增强幼儿的体质。坚持在活动前给幼儿带好汗巾,活动中及时帮幼儿擦汗,根据气候的变化为幼儿增减衣服。在保教中要做到有机结合,纠正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打架、争抢玩具等。在各种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加强幼儿的自律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活动习惯。
  (三)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幼儿安全。对玩具、桌椅、床、玩具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强化及时的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让家长放心。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高度的应变能力。认真做好晨检工作,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并作详细记录。坚持早、午、离园时的检查工作,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有病的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做好体弱幼儿的护理,按时填写出勤报表,做好各项卫生保健的记录工作。
  (四)认真配合保健医生做好幼儿的保健工作。做好季节性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配合班上老师每天观察幼儿情绪、食欲,对体质较弱多病的幼儿特别照顾。观察幼儿每天的大便并做好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追逐、不随意离开集体,要注意安全。
  (五)在组织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神态、情绪,发现异常及时询问。认真做好每月一次玩具的清洗消毒工作,室内物品的定点摆放,窗明地净,走廊、楼梯地面整洁、无死角,厕所无污垢、无臭味,节约水电,并培养幼儿节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