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粮长解释是什么

粮长解释是什么

来源:九壹网

粮长的词语解释是:明清所设征收﹑解运所在粮区田粮的人员。由粮区内大户充当。粮长[liángcháng]⒈明清所设征收、解运所在粮区田粮的人员。由粮区内大户充当。

粮长的词语解释是:明清所设征收﹑解运所在粮区田粮的人员。由粮区内大户充当。粮长[liángcháng]⒈明清所设征收、解运所在粮区田粮的人员。由粮区内大户充当。 拼音是:liáng cháng。 注音是:ㄌ一ㄤˊㄔㄤˊ。 繁体是:糧長。 简体是:粮长。 结构是:粮(左右结构)长(独体结构)。

关于粮长的成语

馈贫之粮  裹粮坐甲  寅吃卯粮  因敌取粮  屯粮积草  兵精粮足  弹尽粮绝  吃粮不管事  飞粮挽秣  飞刍挽粮  

关于粮长的造句

1、吃五谷杂粮长大的猪,腊肉干色鲜味美,营养丰富,是恩施久负盛名的传统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2、他说,以前这里是100多亩的荒沟,满沟的砂礓,种粮长成草、种树树不活。(***https://***造句粮长造句)  

3、他说,以前这里是100多亩的荒沟,满沟的砂礓,种粮长成草、种树树不活。https://******造句网  

粮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明清所设征收、解运所在粮区田粮的人员。由粮区内大户充当。引《明史·食货志二》:“里甲催徵,粮户上纳,粮长收解,州县监收。”清顾炎武《日知录·乡亭之职》:“明初以大户为粮长,掌其乡之赋税,多或至十餘万石,运粮至京。”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又以地主为粮长,以为地方官都是外地人,不熟悉本地情况。”

二、网络解释

粮长粮长是明代征解田粮的基层半官职人员的专称。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规定:浙江、直隶(南直隶,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广、福建等地,纳粮1万石左右的地方为一区,指派大户世充粮长,征收和解运田粮。此后还规定粮长须拟订科则、编制图册、申报灾歉、检举逃税、催办粮差。粮长初为大户承充的优差,可凭借职权欺压乡民,中饱税款,以后赋役日重,税户逃亡日多,粮长赔累不堪,成为苦役。其职务也由大户单独承担变成若干小户共同充当。清代以至时期仍有变相粮长,但地位已不及明代重要。综合释义:明清所设征收、解运所在粮区田粮的人员。由粮区内大户充当。《明史·食货志二》:“里甲催徵,粮户上纳,粮长收解,州县监收。”清顾炎武《日知录·乡亭之职》:“明初以大户为粮长,掌其乡之赋税,多或至十餘万石,运粮至京。”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又以地主为粮长,以为地方官都是外地人,不熟悉本地情况。”职官名。明代所置乡官,掌管钱粮赋税的事务,多由富户充任。《明史.卷七八.食货志二》:「粮长者,太祖时,令田多者为之,督其乡赋税。」《醒世恒言.卷二零.张廷秀逃生救父》:「江西南昌进贤县,有一人姓张名权,其祖上原是富家,报充了个粮长。」汉语大词典:明清所设征收、解运所在粮区田粮的人员。由粮区内大户充当。《明史·食货志二》:“里甲催徵,粮户上纳,粮长收解,州县监收。”清顾炎武《日知录·乡亭之职》:“明初以大户为粮长,掌其乡之赋税,多或至十馀万石,运粮至京。”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又以地主为粮长,以为地方官都是外地人,不熟悉本地情况。”国语辞典:职官名。明代所置乡官,掌管钱粮赋税的事务,多由富户充任。粮长[liángzhǎng]⒈职官名。明代所置乡官,掌管钱粮赋税的事务,多由富户充任。引《明史·卷七八·食货志二》:「粮长者,太祖时,令田多者为之,督其乡赋税。」《醒世恒言·卷二〇·张廷秀逃生救父》:「江西南昌进贤县,有一人姓张名权,其祖上原是富家,报充了个粮长。」辞典修订版:职官名。明代所置乡官,掌管钱粮赋税的事务,多由富户充任。《明史.卷七八.食货志二》:「粮长者,太祖时,令田多者为之,督其乡赋税。」《醒世恒言.卷二零.张廷秀逃生救父》:「江西南昌进贤县,有一人姓张名权,其祖上原是富家,报充了个粮长。」其他释义:1.明清所设征收﹑解运所在粮区田粮的人员。由粮区内大户充当。

关于粮长的词语

飞粮挽秣  粮尽援绝  馈贫之粮  寅支卯粮  飞刍挽粮  赍粮藉寇  弹尽粮绝  裹粮策马  裹粮坐甲  兵精粮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