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受钺的解释

受钺的解释

来源:九壹网

受钺的词语解释是: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基础解释: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

受钺的词语解释是: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基础解释: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 繁体是:受鉞。 注音是:ㄕㄡˋㄩㄝˋ。 结构是:受(上中下结构)钺(左右结构)。 拼音是:shòu yuè。

受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引唐岑参《西河太守杜公挽歌》之三:“剖符移北地,受鉞领西门。”李上交《近事会元·大将受命》引《唐志》云:“大将出军征讨,皆告庙受鉞。”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夫受鉞登坛,膺丈人长子之任,丧师失律,何所逃罪。”

二、网络解释

受钺受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òuyuè,是指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综合释义: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唐岑参《西河太守杜公挽歌》之三:“剖符移北地,受鉞领西门。”李上交《近事会元·大将受命》引《唐志》云:“大将出军征讨,皆告庙受鉞。”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夫受鉞登坛,膺丈人长子之任,丧师失律,何所逃罪。”汉语大词典: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唐岑参《西河太守杜公挽歌》之三:“剖符移北地,受钺领西门。”李上交《近事会元·大将受命》引《唐志》云:“大将出军征讨,皆告庙受钺。”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夫受钺登坛,膺丈人长子之任,丧师失律,何所逃罪。”其他释义:1.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

关于受钺的词语

斧钺刀墨  不辟斧钺  熬清受淡  白旄黄钺  斧钺之人  甘心鈇钺  斧钺之诛  严如鈇钺  不避斧钺  秉旄仗钺  

关于受钺的成语

熬清受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