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鸟儿轻轻掠过天空,迷失了湛蓝的空蒙。新雨后,水色褪去,留下满地残红。墙上的素漆剥落,残存模糊的轮廓。屋上的碎瓦静静诉说,它当年的模样。
  大楼鳞次栉比,渐渐失去了自己的外貌。即便设计者挖空心思,却仍只是为路边多留下几座正正方方的“盒子”。穿梭其间,我寻找着,终于在城市的一角,我寻到了你--素颜破旧的老屋,那是我记忆的源头,我心中的一道风景线。
  犹记得十年前的初夏,马路没有拓宽,高速公路也没有在此“蜿蜒”,幼稚的我最爱回到乡下的老屋过一个虽有虫叮,却依旧其乐无穷的夏天。
  那时的老屋虽有几十年的岁月沧桑,却依旧焕发着好似中年人般的活力。它很稳重,也很质朴。黑青色的瓦,素白略带灰色的墙,古朴透着典雅,又流出它的俏皮――木质的门上贴着年画,好似它绯红的双颊。夏天的夜晚,我在伯伯的帮助下,拆下门板,搁在石阶上,然后手拿一将扇子,一边扇风,一边学着大人们的样子打蚊子。我悠闲地躺在门板上,伸伸腿,甩甩胳膊,然后用小手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瓣比自己脸还要大的西瓜,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如果运气好,就可以看到萤火虫,闪着迷离的光,悄悄飞进少了半扇门的老屋,那抹光在老屋中盈盈飞荡。老屋也仿佛被染上了萤光,几分朦胧。
  那时的它,真美。
  十年后,周围的许多田地因为马路拓宽,而被“铲除”,孤独的老屋伴着枯寂的树,仿佛在风中瑟瑟发抖。
  长大后的我,再一次寻到它,门前的石阶上横卧着些许枯碎的草,门上的年画也褪去了艳丽的红色,似乎一切只剩萧索。我抬起头,任阳光砸碎在自己脸上,我眯眼细看它,却又似乎在晨光中看到了它的美丽,那是对生命的执著,是它的生命。
  此刻的它,即便寥落,依旧美丽。
  世界在变化,老屋却依旧驻足于原地,任时间的车轮碾过住千疮百孔的身躯。它在高楼大厦间散发着自己古朴的馨香。我欣赏着,它的美丽,它将是我记忆中永不褪色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