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担任学前(二)班班主任,并任教该班拼音、数学、写字三门课程的教学。下面是我根据本班孩子的情况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
  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然而拼音字母的本身不表义,只是抽象的表音符号,这对学前龄儿童来说,学习掌握它是非常困难的。在学习过程中小朋友容易出现听觉疲劳,注意力分散,坐不稳,爱做小动作甚至厌学的现象,为了使拼音课上得更生动有趣,我把唱、跳、听、说、读、写、拼融入了拼音课堂中。
  一、教学目标
  1、学会6个单韵母的发音及四声。
  2、学会23个声母的发音,并能拼读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重点区分鼻音n和边音l的发音方法和用法,区分平舌音zcs和翘舌音zhchshr的发音方法和写法,掌握jqx与v相拼的省写规则及发音和用法。)
  3、书写格式要正确规范。
  二、措施与方法
  1、采用直观教学,如图片、卡片。
  2、重视读写训练,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读写拼音字母的能力。
  3、重视课堂评价机制,善于鼓励和表扬幼儿。
  4、关注家庭作业,少布置抄写作业,多布置口头拼读作业。
  数学教学
  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老师要耐心、用心地教好每一位孩子。
  一、教学目标
  1、是幼儿会认、读、数、写1-10以内的数。
  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解。
  3、认识几种常见的几何立体图形,进一步感知几何体的特征。
  4、认识高矮粗细,能够按高矮粗细给10以内的物体排序。
  5、认识加减符号及算式,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理解加减的意义。
  6、学习解答简短的应用题,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7、认识整点钟和半点钟。
  8、学习看日历,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
  9、了解相邻数的含义。
  10、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学会简单的分类。
  11、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比较数的大小。
  12、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