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养成有条理整理事物的习惯。
  2、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录象、操作图片、小动物图片、小房子、实物若干、玩具柜、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一家人”复习巩固数字
  师:你有家,我有家,我们都有一个家。小朋友,我们玩一个一家人的游戏呀?老师先说游戏规则。
  游戏:“你有家,我有家,我们都有一个家;数一数,拉一拉,我们几个是一家。”念完儿歌,幼儿赶紧找到相应数目的小朋友手拉手站在圆圈内。(教师说10以内的数量)
  师:小朋友一家可以在一起玩游戏,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熊一家在做什么?
  二、幼儿通过看课件,初步感知按数量分类的意义
  1、师:小熊的爸爸妈妈要出门了,他们告诉小熊,自己在家把房间的玩具整理好,我们来帮帮小熊,它的玩具应该怎么整理?
  2、幼儿动手操作各种分法后汇报自己是怎么分的。
  3、师幼共同观看课件中小熊的分法,说一说小熊是怎么分的?
  4、教师小结:小熊是按数量分类的,就是把数量相同的物体放到一起。
  三、通过操作游戏巩固按数量分类
  1、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1)师:小熊整理好了自己的玩具,高高兴兴和小伙伴去玩了,天黑了,小动物们找不到家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2)教师说游戏规则:请小朋友数一数小动物的只数,有几只小动物就送到几号房子里,每个小朋友只许选择一种小动物。(教师提醒幼儿要数准小动物的数量后,在把他们送回家。)
  (3)幼儿集体游戏
  (4)师:你把小动物送到哪座房子里了?为什么?
  2、游戏:“娃娃家超市”
  (1)师:小朋友帮助了小动物,开心吗?今天,娃娃家超市里的东西不知道被哪个淘气包弄乱了,小朋友愿不愿意帮帮老师把它们按数量摆好?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分类情况。
  3、扩展:按其他标准分类
  (1)师:小朋友,你去过超市吗?超市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2)幼:把吃的分一类,把玩的分一类……
  (3)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超市的录象,看看录象中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4、教师小结:超市里的东西可以按种类、用途、颜色等标准分类,这样摆放可以方便顾客买东西,看起来也比较整齐。
  5、幼儿按照自定标准把物品重新分类。
  6、分好后,幼儿分组完娃娃家超市游戏。
  四、自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