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学生的晨检、体温自测、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做好甲型H1N1流感及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卫生工作管理机构,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卫生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我校卫生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全面提高学校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保证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
  2.学生的近视率达到省标准要求。
  3.做好学生“六病”防治工作。
  4.学校要达到净化、绿化、美化。
  5.抓住健康教学课堂效果,促使学生树立健康意识。
  三、主要工作
  (一)
  1.划分卫生包干区,责任落实到班。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美观,教室窗明几净,营造健康优美的育人环境。
  2.做好日常检查巡视工作。坚持一月一次大扫除,卫生室及时检查、记录、返回。
  3.专用教室卫生责任落实到人和班级,要求做到整洁美观,每周至少打扫两次。
  4.做好常规灭“四害”工作,工作落实到位。
  5.根据包干区、班级、个人及眼操检查等情况,做好每周一次的卫生评比工作。
  (二)、常见病预防与保健
  1.利用宣传橱窗、卫生小报、班队活动课等阵地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开展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教育。
  2.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卫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操。做好学期视力检查、统计入档工作。
  3.继续做好口腔卫生教育宣传工作,做好氟化泡沫防龋的组织、发动工作。
  4.开展卫生知识专题讲座。
  5.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针对学校情况,制订防治报告制度,做好甲型H1N1流感预防晨检工作,防止疫情传播。
  6.组织各班卫生委员做好班级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做好每天学生因病缺课统计、入档、上报工作。
  7.积极配合教育卫生部门组织的各项检查、治疗及预防接种工作。
  (三)、健康教育
  1.按教育部门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有课时、有内容、有教案,并做好健康知识测试,成绩汇总等工作,确保学生健康知识合格率达80%以上。
  2.各班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及竞赛活动,使学生的健康行为落到实处。
  3.学校每天开放心理咨询室,随时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与交流,重视学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
  四、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制定《健康教育》课时安排;
  3.制定并完善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4.制定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成立防控领导小组,下发H1N1流感预防告家长书;
  5.出好第一期健康园地;
  6.建立好医务室门诊登记、药品登记以及学生因病缺课登记档案;
  7.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做好一年级新生预防接种工作。
  十月份:
  1.各班认真抓好卫生工作,注意学生的个人卫生;
  2.出好第二期健康园地;
  3.继续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十一月份:
  1.学生体检工作;
  2.继续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3.出好第三期健康园地。
  4.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十二月份:
  1.期末学生视力测试统计,控制近视率和新发病率;
  2.各项卫生评比,表彰优秀;
  3.出好第四期健康园地。
  4.卫生健康知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