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操作尝试,掌握三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会用不同的材料建构三位数加法模式。
  2、能力目标:发展迁移能力、建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算法思维的多样化,了解计算结果并不是唯一的目标。
  3、情感目标:在操作、交流、探究与讨论中学会表达、倾听。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算法思维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请你估计一下,学校的多功能厅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生活中还有数量需要用三位数表示吗?(说说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 课件引入“上海中小学生音乐会”。
  学生搜集信息,老师出示信息:
  A看台356人,B看台247人。
  两看台共坐了多少个同学?
  2. 说说解题方案、估计计算结果。
  3. 学生尝试计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手头的材料尝试计算(学具、卡纸、草稿纸)
  (巡视、指导)
  4. 选择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讲评、演示。(请学生交流,教师做适当点拨、归纳与评价)
  4种方法:
  小组内选择一人进行汇报:
  (1) 6+7 个加个
  50+40 十加十
  300+200 百加百
  356+247
  =13+90+500 =603
  (2)300+200 百加百
  50+40 十加十
  6+7 个加个
  356+247
  =500+90+13
  =603
  (3)356+247
  =356+200+40+7
  =556+40+7 先加百
  =596+7 再加十
  =603 最后加7
  (4)356+247
  =356+7+40+200
  =363+40+200 先加个
  =403+200 再加十
  =603 最后加百
  (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解法远远不止书上介绍的几种,学生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了多种解法。)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写出过程
  开学时,我们学校举行了“手拉手,帮助贫困小伙伴”的捐款活动,全校师生都踊跃参加了。(出示PPT课件)引出计算题:
  “一、二年级苗苗儿童团员共捐款多少元?”
  有能力的学生自己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互相探讨,寻求帮助。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请解答)”
  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