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作文素材
告别独处,就好似游子暂别家乡,尽管已离开家园,但家的温暖已深深植入心间,尽管会有一段离别,但终究要归来。
在独处的时候,我与别人交流着,通过文字;我与自己交流着,通过心语;或者我与谁都不交流,只享受这难得的空白。那是怎样的轻松与自由啊!
曾听说过一句话:眼睛是心灵的缺口,夜晚是,白天的缺口。那么我想独处便是精神的缺口。有了这个缺口,我们才显得真实而可爱,心中潜藏的柔软部分才得以呈现,被钢筋水泥固化的性情才得以复苏。从而调动一切感官体会自己,体会生活。这种抽丝剥茧后的袒露才是深刻而冷静的。
我喜欢独处,我喜欢看到自己真实的心情,真实的笑容。
独处像家一样包围着我,那份舒畅与惬意,轻松与简单只有家才能给我。
于是隔了些日子,便褪下“外套”,认认真真地独处一回,归“家”一回。
[例文三]
我的精神家园
在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精神与物质似乎已经或是说应该相融。现实是无法改变的,大环境对我们有很多的,但你的想像空间、你的精神世界是可以无边无际的,你可以在这里上天入地。
我的精神家园,就这样被读书和剪报修筑起来了。
读书是充实自我的一种方式。多媒体时代,电脑不能代替人脑思考,就像文学绝不会被其它东西所代替。纸质的图书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它可以让我在放松、休闲的状态下阅读,去很多实际生活中不能去的地方,经历很多现实生活中无法亲历的事情,从而拓展我的生活经历,增长我的智慧。这是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升学压力或工作压力之下都不能缺少的,因为它使你在一个世界得到满足的同时,充实了你的另一个世界。
读书的时候,就像是在与智者对话;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的沉淀。每一次,我都想抓住那些能够激发、显示作者或人物内心情感的场景、时间、细节,去感受它具有的充实,从而真正获得心灵的自由。
剪报,和读书同样重要。
而今,泛黄的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纸片已经贴满两本笔记本了。
在读报的过程中,一首情意绵绵的小诗,一篇拍案叫绝的佳作,一个脍炙人口的文坛轶事,都会引发我将它剪下并永久保留的冲动。内容很杂,上到天文,下至地理;有理科知识,有文学一角;潮流话题,沧桑历史都是网中的一结。
对于剪报,惟一的遗憾就是,我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报纸的痛苦之上了。
读书与剪报使我在不断的积累中发现,又在不断的发现中积累,继而由薄到厚,由少到多,由虚到实。
物质与精神是相辅相成的。虽然精神高于物质,但物质却是精神的基础。读书和剪报归根结底仍然是物质与物质转换的过程。所以,我要去读,要去剪,将内心的需求外化了,才能换来一“砖”一“瓦”以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