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在学校的号召下,我们一(3)班开启了绘本阅读之旅。我们知道对于孩子来说,阅读首先是得到爱与快乐的途径,其次才是汲取知识的手段。所以绘本阅读过程中,需要给孩子宽松温馨的环境,让孩子朗读绘本,而不是以一味地让孩子回答问题、学习某种知识为目的,这是学习绘本的前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土壤。
记得松居直曾说过,好的绘本如同一粒幸福的种子,为孩子播下满心喜悦,伴其茁壮成长。绘本教学就是撒下这粒种子的手,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的同时也教会孩子播种更多的种子。
当看着孩子们高举的小手,涨红的小脸,参与的热情,充满想象力的图画,听着那精彩又充满童趣的回答,相信绘本已经在孩子心中埋下了这样一颗待萌发的种子,翻开绘本,让我们共同享受那生命最初的成长之路。
(一)创设温馨阅读氛围
要孩子学会阅读,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必定要先有阅读的环境。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善于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语言信息和阅读氛围,这样才能引导孩子与图书中展示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积极主动地去感知理解、探索发现、思考迁移。
(二)搭建以孩子为主体的多元阅读方式
孩子阅读能力的最终提高主要体现在孩子自主阅读意识的建立和能力的获得,所以,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我们注重孩子自主阅读在前,让孩子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自己观察、自我感受,获得绘本中图和文字的信息,让孩子获得有序阅读的经验,然后由教师和孩子借用大书或ppt重点阅读主要情节画面,理解绘本主题。这是孩子感知体验的必然途径。
翻开绘本,单看图画就能感觉到故事里的阿秀婆是一位长相奇特,脾气古怪的老太太。当地人传说她是草鬼婆(巫婆),可以放蛊施魔法,所以大人们都不敢接近她。
通过自主阅读,孩子们发现:阿秀婆是一位会魔法的老婆婆,因为婆婆居住的小屋子的窗户里似乎总是透出无数双眼睛看着你,更重要的是,每到桃花盛开的时候,阿秀婆屋子后面的小溪沟里,桃花鱼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然而除了阿秀婆,却没人能捞得上来。阿秀婆把捞上来的桃花鱼密封在黑色的陶罐里,不久就腌制成透明的、能看见里面细细的鱼骨的好吃的酸鱼。于是,小孩子们不顾大人的警告,冒着被阿秀婆变成小动物甚至小妖怪的风险,经常成群结伙地跑到阿秀婆那独自位于深山的小房子。
这种以自主阅读为主的设计模式不但能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还能让孩子细致观察绘本的画面,了解绘本的内容,从而培养孩子的专注阅读习惯。
1.激趣法:即以游戏或神秘的口吻说起某个绘本,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如介绍《威利的奇遇》时,读绘本之前,让孩子们自由猜想:每个星期,威利都会走进一扇神奇的.门,展开一次妙不可言的冒险,他会来到哪些地方冒险呢?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发孩子阅读绘本的.兴趣。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低年级孩子。
2.设疑法:即阅读过程中,提出一个难题情境,促使孩子去阅读和思考的方法。如《神奇种子店》中提问:“神奇种子店的老板是谁?那里会买些什么种子呢?”提议孩子到书中去寻找答案。这样让孩子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阅读并理解图书信息。
3.猜想法:即讲到绘本故事发展的精彩处或关键处,可以停下来,留一个悬念让孩子自己在书里寻找答案。如《超级坏脾气》,这个超级坏脾气会给主人公乔治带来什么影响呢?他的朋友们还会跟他在一起吗?还会喜欢他吗?这个方法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预期能力,促使孩子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有很大帮助
4.角色扮演法:即指在阅读活动过程中或延伸活动时,引导孩子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外显行为来表现绘本中的主人公,有助于理解图书内容和阅读经验的迁移和积累。如《神奇种子店》中,和同桌一起念咒语,一起扮演小树的扭呀扭地长起来。这种方法有助于孩子生活经验的提炼,更有助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小绘本,大世界”,绘本中优美的画面蕴含着深远的教育价值,随时渗透,日积月累,这样才能发挥教育的优势,使我们的孩子成长为身心健康快乐的一代新人。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看你怎样去涂抹,那就让绘本阅读给孩子的童年打上亮丽的底色吧,因为我们相信: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绘本阅读,则能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