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德育的理念为指导,围绕少先队的中心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富有儿童兴趣的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积极探索培养个性的途径。把这个班级建设成为“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团结进步”的班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二、道德教育的重点:
1、爱国主义教育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知道北京是首都。知道你家乡的全称。
(2)认识和尊重国旗和国徽。会唱国歌,起立,脱帽,奏国歌时注意,少先队员向队礼。
(3)按要求参加升旗仪式。
(4)关心集体,积极为班集体做事。
2、思想教育
(一)要守纪律。
(1)初步了解小学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和学校相关规定的内容。
(2)开会做操要“快、静、净”。
(3)上课守纪律,不影响他人;保持课间秩序,玩适当的游戏。
(4)遵守上下学时间,排好路队,按时回家。
(二)学习
(1)知道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努力学习。
(2)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
(3)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4)按时完成作业,字迹清晰工整。
(5)关注身边的一些事情,能够提出问题。
(6)根据课表准备学习设备。
(7)完成作业,无需他人督促。
3、德育
(一)诚实
(1)要知道诚实守信是优秀的品质。
(2)不说谎,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交给老师。
(3)敢于承认错误,主动归还借别人的东西。
(4)努力做到你答应别人的事。
(二)礼仪
(1)要知道对别人有礼貌是文明的标志。
(2)懂得并使用礼貌用语,不打骂脏话。
(3)尊老爱幼,尊敬父母和老师,与同学友好相处。
(4)说话做事不妨碍他人的工作和休息。
(5)能够主动向长辈和邻居问好。
(6)不打扰他人的工作和休息,不在公共场所喧哗,不乱扔垃圾。
(7)爱护公共设施、花草树木。
(8)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靠右行驶。注意避开车流,不要在路上追逐打闹、流连忘返。不玩火,防触电,防溺水,不玩危险游戏。
(9)不要玩火、玩电,如遇火灾,应向成人求助或拨打119。
(三)环境保护
(1)知道什么是环保,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不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
(3)爱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
(4)在家里和学校,垃圾可以分类回收。
(5)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环保活动。
(四)劳动力
(1)要知道从小就要热爱劳动,劳动是最光荣的真理。
(2)认真值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
(3)学习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椅、倒垃圾、拿放碗筷等。
(4)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不择温饱。
4、心理教育
诚实,活泼,开朗,勇敢,任性,不骄傲,珍惜时间,信守承诺,自尊,自爱。
课堂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种全时策略。我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渗透德育优化课堂教学全过程,认真做好思想品德教育、晨会、班队活动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