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全自查报告

安全自查报告

来源:九壹网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以银行为核心,以国有商业银行和性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格局。但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并不乐观。银行业改革滞后;金融机构体系产权单一,各种机构成份比重不合理;银行、保险、证券业发展不成熟,银行机构与非银行机构协调发展能力差;金融中介机构缺乏;金融机构面临着巨大风险等一系列问题都严重阻碍了金融机构功能的发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的改革已迫在眉睫。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处置好不良资产,更要进行根本性的结构性调整,以提升综合实力,才能与全能型的国际金融集团竞争。

  一、我国金融机构经营现状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

  所有制方面的`,导致了中国国有银行垄断的局面。由于银行业之间缺乏必要的竞争,一方面导致了国有银行改革动力的不足,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非国有银行发展滞后,难以满足非国有经济的融资要求。

  (二)利率市场化。

  从中国整个价格体系来看,由于市场经济的有效导入,所有价格基本上都放开了,而惟独作为金融产品价格之源的利率没有放开,没有市场化,还是由国家指令性调整。利率制定的非市场化,不仅直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调整,使得判断宏观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和货币效果好坏缺少了最准确的标准,还影响到其他货币工具的实施。

  二、关于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

  面对国外金融集团的挑战,我国的金融机构必须要进行根本性的结构调整,不仅要消化不良资产,更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综合经营实力。

  (二)金融机构的制度改革与创新

  第一,要对金融机构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并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使之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且要理顺国有资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及处置权之间的关系。要有效防范内部风险,监督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建立一套健全、有序的内控机制。

  第二,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理力度。

  第三,要进行有效监管,并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第四,可通过存款保险制度,最大限度保护存款人利益,增大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三)对外资银行及金融机构进行适当管理

  外资银行、保险公司的设立已逐步成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它们的有效监管和风险防控已愈加中腰。

  第一,要提高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逐步放开人民币业务,掌握好节奏。第二,可增加合资金融机构的设立数量。合资的金融机构由出资双方共同经营管理,不仅有利于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方式引入我国,提高本土的经营能力,更有利于加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防范,避免纯外资银行逃避税收和利润转移。

  第三,通过提供优惠,引导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综上所述,金融体系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金融机构体系的健康高效与否直接决定一国的经济情况,我们必须重视对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工作。对于国有性质的银行,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革,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而不是行政命令来加强管理和监督,从而从上杜绝坏账的产生,并发挥在重要领域建设中的巨

  大作用。为了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还要引入民间资本和中介机构来引导合理的投资流向,在加强立法和监管的基础上,允许外资进入金融行业,利用竞争机制以及国外先进的资产评估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从而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