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寄宿制工作计划

寄宿制工作计划

来源:九壹网

  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设施水平

  1、充实和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加强教学设备设施的管理和使用,目前,教师一张嘴巴,一条粉笔上课的现象仍然存在。建立一套管理机制,切实抓好图书、自然仪器、音体美劳器材、教学用具、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等资源的管理与使用,使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创建文明学校、绿色学校为载体,推进校园文化景观和文化形态建设,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立足本校实际,因校制宜,选准特色教育切入点,深入发掘学校及周边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自身的办学优势,不断深化办学特色的内涵。

  二、提升教育质量,深化素质教育内涵

  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全体教师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师的工作行为,为学生终身的'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同时,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人才观,用新的教育理念来审视教育质量,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

  2、落实课程计划。加强课程管理,落实课程计划,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教师按照课程表上课,促进课程计划全面实施。特别是体育、艺术、音乐、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向常态化、规范化发展,确保课程计划全面有效的实施。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围绕“两读”(读懂课标,读透教材),聚焦课堂,突出“有效”,继续开展各个学科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人人上“达标课”及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特别要开展以“立足规范管理,促进常态实施”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提高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是规范和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准绳,是学校教学管理中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紧紧抓住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查等教学环节,切实加强过程管理,规范教师行为。要切实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质量要“高”,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要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和活动总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6、深化校本教研。要在学期初制订好教研工作计划,而且在安排教研内容时,要立足本校实际,针对突出教学问题进行研讨,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7、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要根据《寄宿制小学常规管理办法》的要求,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教师教学质量管理进行检查与指导,发现问题,敦促整改,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要积极探索教师不断提高和学生不断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发挥考试与评价的检测、反馈、导向、激励、功能,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

  三、坚持育人为本,增强德育实效性

  1、拓宽德育教育渠道。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信念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将基本道德规范、养成教育深化、细化、常态化。开展贴近生活实际、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少先大队活动,切实增强德育实效性。

  2、加强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德育实效性的关健因素。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激励机制,加强班主任的学习和培训,引导班主作正确处理“德”与“智”的关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

  3、规范学生管理。随着社会发展,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活跃,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积极探索新时期学生管理的新办法,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尊重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对学生教育做到入情入理入微,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为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特别是针对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着重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减轻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

  5、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和法纪教育。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重视习惯养成的反复训练,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多渠道、多层面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重视德育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每周的“升国旗仪式”、“班队活动”都要有计划、有专题、有目的地进行强化教育;学校设置好人好事表彰栏、班级设置“文明行为记录本”,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要经常性地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如征文、书画、演讲、讲故事、诗朗诵、歌咏、科技小制作等比赛活动。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

  以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把激励人、发展人、成就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全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建立健全师德考核与激励机制,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树立高尚品德,不断增强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楷模。教育和引导教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自觉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育和引导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提高教书育人水平,要坚决制止和依法处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行为。

  2、加强业务培训。开展教师专业技能(教学设计)竞赛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生本教育水平,积极创造条件促使一批教师成为各级各类业务骨干。要针对目前小学非语数教师缺乏的状况,合理地做好教师的任课安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