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资助绩效评价报告

学生资助绩效评价报告

来源:九壹网

  根据《安徽省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办法》(皖教助〔20__〕4号),对照《安徽省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民生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工作实际,对我县20xx年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进行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投入(20分)

  (一)组织保障(10分)

  1.组织领导(分值3分,自评3分)

  我县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将学生资助工作列入教育局年度工作要点,此项得1分;每年初制定学生资助年度工作计划,此项得1分;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学生资助工作,此项得1分。

  2.队伍建设(分值3分,自评3分)

  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我县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成立霍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批复》(邱编〔20__〕3号)),专项负责全县学生资助工作,资助管理中心现有负责人1名,业务人员4人,此项自评得1分;为提高业务人员素养和能力,一年来,组织了相关的业务培训,建立了资助人员AB岗制度,此项自评得2分。

  3.宣传(分值4分,自评4分)

  中职和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国家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千家万户。为让学生资助深入人心,学生资助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困难,我们通过宣传单、网络、电视、村村通广播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各项学生资助。制订了年度资助宣传方案,做好资助宣传工作,此项得1分;开设资助宣传专栏,此项得1分;在本级以及上级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学校在宣传栏张贴并向学生宣传资助,此项得2分。通过“国家资助 助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等形式,激励受助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自立、自强,做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

  (二)资金落实(10分)

  1.财政投入(分值5分,自评5分)

  县财政均按照相关要求配套,凡教育资助,优先保障,并及时、足额拨付,资助项目顺利高效开展。

  2.校内资助(分值5分,自评5分)

  全县中职、普高学校校内资助均按照相应比例,足额提取,足额发放。

  二、过程(36分)

  (一)项目管理(18分)

  1.指标分配(分值1分,自评1分)

  在指标分配中,我县严格按照在籍在校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并向农村高中予以倾斜。

  2.评审程序(分值4分,自评4分)

  各学校进一步优化流程,严格遵循“三级评审,两级公示”的评审程序,确保资助公平、公开、公正。

  3.信息管理(分值7分,自评7分)

  我县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均实行电子注册,学生信息及时录入学籍信息系统。为此,县教育局就学生学籍注册管理工作下发通知,召开专门会议,提出要求,规范操作。

  4.监督检查(分值5分,自评5分)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管机制,我县建立了学生资助工作月巡视制度,开展巡查工作。公布学生资助工作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学生监督,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时答复学生资助平台的各种资助询问。

  5.资料报送(分值1分,自评1分)

  我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设有专门的信息员,负责资料报送工作,各项报表及系统信息均做到及时、准确填报。

  (二)财务管理(18分)

  1.制度完善(分值2分,自评2分)

  我县制定了普高和中职学生资助实施办法,具体规定了中职免学费、中职助学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免学费实施办法,确保资助工作顺利进行。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资助,我县制定了普高和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进行精准识别,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精准认定。

  2.资金管理(分值10分,自评10分)

  学生资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资金封闭运行,运行路径为财政--银行--学生;县财政制定有专门的资助资金财务管理制度,资助资金专户设在县财政局公共支出股,收入、支出、结余核算清楚;相关会计凭证、账册、报表等资料真实完整。制定了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安全。

  3.审核审批(分值6分,自评6分)

  各学校严格按照时间节点上报信息,录入系统,及时、严格审核信息。

  三、产出(22分)

  1.校内资助支出(分值7分,自评7分)

  中职和普高高中的'校内资助占比达标,受助对像遴选精准,账目管理严谨。

  2.资助水平(分值10分,自评10分)

  各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享受了国家资助。资助金额有所增长,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享受到了最高标准,实现了建档立卡全覆盖,最高档。

  3.资助质量(分值2分,自评2分)

  各校资助工作精细,操作规范,呵护困难家庭学生享受教育公平,实现了资助育人目标。工作质量有较高提升

  4.能力建设(分值3分,自评3分)

  通过“国家资助 助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等活动,激励着受助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自立、自强,做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各校还开展有诚信、感恩、励志主题教育等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