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生开题报告优秀

研究生开题报告优秀

来源:九壹网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总是以自己的眼光来欣赏学生的作品,来要求学生,对学生的要求期望太高,不相信学生能自己评改习作。习作评改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与儿童心灵感受之间存在多重阻隔,不符合儿童的接受心理。教师的批语总是大众化、成人化、模式化,如 语句较通顺,叙述较清楚,中心不够明确 等,这样对于学生,他们既不愿看,也看不懂,就更不用说去自觉修改了。

  意义:

  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习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新课程标准》在习作评改方面指出: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新课标还要求: 作文批改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有效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课题名称的解读和界定

  界定:

  习作评改承接在习作指导课后,是师生为提高习作水平所进行的又一次具体的双边教学活动。它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准确了解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总结本次习作教学的得失,下一步完善、修改习作。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欣赏、评价、修改自己和别人的习作,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解读:

  新课标指出 重视对学生习作修改的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修改习作内容的情况,还要关注学生修改习作中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叶圣陶曾提出: 改 与 作 关系密切, 改 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

  本次《小学生习作评改》课题的研究就是要探索出一条作文评改的模式,培养学生习作的修改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欣赏、评价习作的能力,在修改中提高习作水平,增强学生的写在兴趣。与此同时,转变教师批改作文的理念,减轻教师工作量。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9月 11月)

  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等。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xx年12月 20xx年4月)

  探索、构建多样化的习作修改方法。

  第二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5月 20xx年6月)

  举措:

  教师范改。

  教学评改课上,结合本次作文的重点要求,教给学生方法。

  学生自己修改。

  学生互相修改。

  (1)读文,写出主要内容,明确文章作者要表达什么的情感。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案例分析:

  认真分析传统习作评改中的方法及存在问题,并针对评改方法与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

  论文:

  研究撰写小学生习作评改教学模式的相关论文,探索出小学习作评改教学的基本模式。

  结题报告

  完成《小学生习作评改》课题的结题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