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了解乡村房屋建设的变化情况,使学生认识到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变化很大,人们重视教育,希望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从而教育学生为建设“四化”努力学习。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本课的五个新词“白、后、果、哪、学堂”,学会组成这些词的五个生字和一个部首:子(子字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农村的新变化。
2.理解本课字词,学会生字和部首。
教学难点
1.理解本课课文的深刻含义。
2.区分同音形近字:那、哪。
教学准备
四块小黑板(或翻转小黑板)、生字卡片、录音机、磁带(课中操音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农村正在大变样》吗?课文讲的是现在的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自己的工厂。那么农村还有哪些变化呢?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
板书:
哪? 座?? 房? 子? 最?? 漂??? 亮
齐读课题。
二、教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听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文,读后回答:课文共有几句话?
3.找四位同学读课文,听一听是哪四句话。
4.看课文的旁边画着一个小女孩,她在干什么?你从课文里哪儿能看出她在数房子?(“一座房,两座房,”“三座房,四座房,”)
(二)细读课文,理解词句:
1.小姑娘只看到、数到四座房吗?(不是的,村子里的新房子很多很多,让小姑娘都数不过来了,说明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2.新房子什么样呢?
(1)指名读第一句。
(2)看图说一说新房子什么样儿?
(3)儿歌里写了房子的什么?
(板书:瓦、墙、门、窗)
(4)什么样的瓦、墙、门、窗?
(5)背诵这一句,先找同学背诵,再全班齐背。
(6)过去农村的旧房子有这么好吗?什么样?
3.现在的农村不仅房子建得漂亮,连房子的周围环境也非常优美。——同学自读第二句。
思考:房子的周围都有什么?读后回答,教师板书。
课中操:配上欢快的音乐,带学生做几节儿童健美操。
4.背诵前两句。
5.我们看看课文最后两句是怎么写的:
(1)请一人读最后两句,同学看标点符号有什么不同。
(2)回答问题,并说明句尾是问号的句子为问句,读时语气疑问,语调上升;句尾是句号的句子为一般句,语气肯定,语调平缓。
(3)请两位同学读①②句,每人一句,读出语气。
(4)练习③④句。
(5)小学堂是什么样的?怎么漂亮?看图,指出哪是小学堂。想象小学堂的样子,回答问题。
(6)为什么村子里的小学堂是最漂亮的?农民们生活条件好了,就只想把自己的家盖好吗?
教师:农民生活有了改变,他们也不再轻视教育,逐渐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所以他们希望孩子们幸福成长,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更多的知识,为建设新农村做出贡献。
(7)因此,课文里写:“哪座房子最漂亮?”学生齐答,并背诵最后两句。
三、巩固复习: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一)背诵全文。(先集体背诵,再检查几个同学。)
(二)复习课后练习第3题。
二、教授新课:
(一)学习生字“哪”。
1.同学们注意到句子中的这两个字没有:哪、那?在句中找出来。
2.这两个字有一个是熟字:那,跟老师读。
3.两个字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
4.这两个字怎么用呢?看句子。
(“哪”用于问句中,“那”用于一般句中。如果同时出现在问句中,问的什么,什么前边用“哪”,举例说明。)
(二)学习生字:白、果、后、学。
1.出示卡片,读准字音。
2.想一想这个字在课文中哪儿出现?
3.这个字怎么记?
(提示:“果”字是上日下木,不是上田下木;“学”字的部首是“子”)
4.扩词练习。
(三)指导书写:
1.看老师书写这个字,边看边说笔顺。
2.说一说字的结构及占格。
3.重点强调字的难点及易错部分。
三、巩固复习:
练习书写生字。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