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缆槽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电缆槽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来源:九壹网


电缆槽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一、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和有关补遗资料。

2.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安全规范等。

3.本工程所在地的社会及自然环境等条件和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4.我公司既有的科研成果、先进施工方法和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5.我项目部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测量仪器和检测设备等。

二、施工说明

我标段首件电缆槽工程选定隧道左幅LK182+650~LK182+680段,衬砌类型为Ⅴ级围岩浅埋段衬砌。

根据招标文件、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编制了电缆槽施工方案,在得到驻地办和总监办的批复后,我标段经过细致的施工准备,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电缆槽施工方案进行了首段电缆槽的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全过程现场值班,做好了相关记录,做为施工总结的编制依据,在经过整理分析后,可做为以后电缆槽施工参考依据,基本达到进行首段电缆槽施工的重要意义。

三、施工人员情况

合同段首件电缆槽工程主要人员分工明细表

四、施工机械设备

五、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㈠施工准备

1.熟悉施工图,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

2.根据施工坐标及设计提供的导线点,做好定位放线及水准点的引测并复核,将测量报告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

㈡施工过程

槐尖山隧道为分离式隧道,设计电缆槽混凝土衬砌为C25混凝土。由于影响电缆槽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对其施工过程每一环节都

必须要严格按施工规范实施,本段作为我标段隧道工程电缆槽的首件工程,更对以后的电缆槽施工起着样板引路的作用,因此对各种影响因素都必须有详细的考虑,施工前周密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过程中严加控制,施工后及时总结,最终达到首件工程资料实、工程实体美、工程成品优良。

电缆槽施工先施做电缆槽铺底混凝土,再施做侧壁混凝土,电缆槽采用分段左右侧同时施工,模板用组合钢模板,电缆槽盖板预制。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采用自动计量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插入式振捣器捣固,人工养护。

1.电缆槽施工工序如下:

测量放样→电缆槽与矮边墙结合面凿毛→基底清理→钢筋绑扎→底板混凝土浇注→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及缺陷修补→电缆槽盖板预制及安装。

电缆槽施工采用定制组合钢模板,混凝土由项目部拌合站集中生产,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插入式振动器捣固。电缆槽身混凝土要分层浇注,由于电缆槽在侧壁厚度仅有15cm,振捣棒低频振捣,并用φ25钢筋插捣密实,并用木棒轻轻敲打模板,使附着在模板上的气泡逸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平整,无气泡和蜂窝麻面产生。混凝土灌筑完后24h,拆模后安排专人进行喷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14d。2.电缆槽施工关键工艺控制

2.1原材料及混凝土品质控制

2.1.1原材料

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使用,特别是地材和特种材料更要把好检验关。碎石宜采用反击破碎石,碎石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筛孔尺寸,保证碎石的形状和级配。

2.1.2混凝土坍落度控制

混凝土坍落度一般选8-12cm,在保证混凝土可流动的情况下,宜尽量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并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水性,避免混凝土泌水。

2.1.3外加剂的选用

适量掺加高效缓凝型减水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加其流动性。

2.2混凝土灌注

2.2.1灌注顺序

混凝土采用分层、左右侧交替对称浇注,浇注过程要连续,避免停歇造成“冷缝”,间歇时间超过1.5h则按施工缝处理。

2.2.2保证混凝土灌注连续性的措施

a.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储备充足的易损件,做到设备有用有备;加强机械设备操作手现场培训和设备检修保养。

b.建立电缆槽作业前的设备检查制度,设备有故障或能力不匹配不开盘。

2.3混凝土捣固

专职捣固手定人定位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以保证混凝土密实,辅以木锤模外敲振,以抑制混凝土表面的气泡产生。灌注过程中严禁

用振动棒拖拉混凝土。

2.4拆模

按施工规范采用最后一盘封顶混凝土试件现场试压达到的强度来控制,电缆槽混凝土强度不小于2.5MPa时拆模。

2.5混凝土表面缺陷整修

拆模后,若发现缺陷,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及时处理。

a.气泡:采用白水泥和普通水泥按衬砌表面颜色对比试验确定的比例掺拌后,局部填补抹平。

b.表面颜色不一致:采用砂纸反复擦拭数次。

2.6电缆槽混凝土灌注作业中的几个工艺细节

2.6.1钢筋保护层厚度保证措施

由于采用泵送混凝土,灌注速度较快,钢筋变形较显著,容易造成拱部钢筋保护层减小,甚至造成露筋。因此要保证拱部混凝土垫块有足够的强度并在灌注过程中注意混凝土灌注速度。

2.6.2混凝土表面气泡的控制

为控制混凝土表面气泡,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措施:a.掺加高效缓凝型减水剂(一般为水泥重量的1%),以改善混凝土性能;b.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一般取8cm);c.捣固方法要得当,综合运用,可以减少气泡,有效改善电缆槽混凝土表面质量。

2.6.3克服混凝土表面花纹、颜色不一致的措施

a.消除冷缝和减少不必要的施工缝。如上所述,混凝土要分层、左右侧交替对称浇注,浇注过程要连续,避免停歇造成“冷缝”,并

控制好两侧对称灌注更替时间控制,避免形成不必要的施工缝。b.采用适宜的脱模剂。经反复进行对比实验,采用机油和柴油的混合物按4:6的比例掺兑作脱模剂使用,效果较好。涂刷要薄而匀,一次涂刷后,二次刷子不蘸油再均匀刷一遍。

3.钢筋绑扎

钢筋在洞外钢筋加工场进行加工,运至现场进行绑扎。

钢筋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c、钢筋在加工弯曲前应调直。钢筋表面的油渍、铁锈等应清除干净。钢筋拉直、弯钩、弯折、弯曲应采用冷加工。

钢筋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b、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每个节点均必须进行绑扎。钢筋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安装钢筋时,钢筋长度、间距、位置、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执行上述的技术要求,从各个工序上控制工程质量;

(2)严格进行材料、构配件检验、试验和工程试验,试验结果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施工;

(3)组织与此项工程有关的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质量意识教育,认真学习质量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熟悉掌握施工图纸;

(4)严格控制质量,实行“三检”制度,先由班组内部工序质量

自检后,再由质检员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最后又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六、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

1.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解决方案:加强振捣,直至混凝土密实。

2.钢筋绑扎间距大。

解决方案:将未绑扎的钢筋进行绑扎,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每个节点均必须进行绑扎,在以后施工中加以注意,杜绝再次发生。

3.混凝土表面气泡较多。

解决方案: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并加强振捣,以减少气泡的产生。

电缆槽的施工,是结合现场实际的作业人员,机械配备,以及施工条件做出的合格工程。而且通过以上的控制手段,经各种检测验证,所施工的首件电缆槽质量合格。通过本次首件电缆槽工程,我项目部充分认识到首件工程的重要性,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可行性参数。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