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在我国犯罪的,应当适用我国的刑法和相关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刑法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享有外交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一、驱逐出境包括哪些主体
驱逐出境的适用主体为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驱除出境的适用有严格的规定,对犯罪的外国人不是一律都要适用驱逐出境。不仅要考虑犯罪情节、罪行轻重,还要考虑国际大形势和犯罪人国籍国与我国的外交关系,而不能单纯考虑刑事处罚。
二、境站内幕
根据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周边地区聚众、开设赌场,以吸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主要客源,构成罪的,可以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此外,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但具体还要看境外国家的法律规定以及行为的犯罪情节而定。
三、外籍人士犯罪一定驱逐出境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不是都适用驱逐出境,而是根据其犯罪的性质。情节及犯罪分子本人的情况,结合国际间的关系和斗争形势的需要等,可以适用驱逐出境,也可以不适用驱逐出境以适用驱逐出境,也可以附加驱逐出境。如某外国人在我国犯盗窃罪,可以单独判处驱逐出境,也可单独判处有期徒刑。某外国人在我国犯间谍罪,可以在判处有期徒刑的同时,附加适用驱逐出境,也可以不附加驱逐出境。对于判处主刑,附加适用驱逐出境的,一般应在主刑执行完毕后,执行驱逐出境。是否判处犯罪的外国人驱逐出境,是适用还是附加适用,由人民根据维护我们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来决定。这一内容体现了我国的主权原则。我国是自主的主权国家,外国人在我国境内犯了罪,除对于享有外交和豁免权的外,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第十一条
享有外交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
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
对于享有外交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