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掌握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及其作用,掌握渡江战役和政权在统治的垮台。理解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2.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
3.情感: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国人民南京。
2.难点:渡江战役的历史作用
(一)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
1、完成下表
| 战争名称 | 时间 | 指挥者 | 参战 | 特点 | 结果或意义 | 
| 辽沈战役 | 
 | 
 | 
 | 
 | 
 | 
| 淮海战役 | 
 | 
 | 
 | 
 | 
 | 
| 平津战役 | 
 | 
 | 
 | 
 | 
 | 
| 渡江战役 | 
 | 
 | 
 | 
 | 
 | 
2、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
。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1)北平的和平为三大战役划上了一个的句号。请问在平津战役中,党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北平?
(2)分析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三).强化训练,拓展提升
人民战争,推翻了反动派在全国的统治。据此请回答:
(1)人民战争分哪三个阶段?
(2)试举出战争时期四个重要战役
(3)试分析人民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
(4)在战争中,人民挺进大别山和渡江战役在战役目标和作用上各有什么不同?
(四).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1)平津战役中,人民和平了( )
A.天津 B. 北平 C.长春 D.徐州
(2)曾称赞其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这位“民族功臣”是( )
A. 张学良 B. 林则徐 C.傅作义 D. 曾纪泽
(3)1949年4月23日,南京标志着( )
A.中国新民主主义取得彻底胜利 B. 人民战争胜利结束
C.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的开始
D.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政权垮台
(4)三大战役中,歼灭人数最多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5)“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这是陈毅对三大战役中一次战役的描述,你能确定他说的是哪次战役吗?( )
A.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6)你看过电影《大决战》吧,你一定被影片中我军领导人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战士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所深深吸引,请你指出参与指挥的战役是( )
A. 淮海战役 B. 辽沈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7)战争时期,奠定了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
A.渡江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挺进大别山
(8)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覆灭。这22年指的是( )
A.1927年——1949年 B. 1931年——1945年
C. 1921年——1949年 D. 1945年——1949年
(9)在国共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党由弱变强,最终打败的主要原因( )
A. 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B. 懂军事,蒋介石不懂军事
C. 打仗勇敢 D. 指挥失当
(1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计划实地考证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有关史实,他们应去( )
A. 徐州 B. 扬州 C. 苏州 D. 广州
.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