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案表格式3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案表格式3教案

来源:九壹网


马家砭中学教学设计

周次:

时间:      

年级:七

科目:生物

设计者:

课题: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课时:4

教学目标

与能力

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3、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发展实验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说明,实际操作等方式能够使用新仪器。

2)尝试观察简单的玻片标本,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原理、倍数、物象的成像特征和像的移动特点。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2)体验认真细致的观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1.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2.学会用显微镜观察玻片,初步了解像的移动和观察像放大的倍数。

1.对光;

2.用低倍镜找到观察对象并进行观察。

观察,讲解、分析

课件 视频

 

 

 

 

 

 

 

 

 

 

 

 

 

 

 

 

 

 

 

 

 

 同学们见过修钟表吗?如果你见过,你注意到修钟表师傅眼前佩戴了什么吗?大家都知道钟表的零件非常精细,修钟表师傅为了便于发现问题和修理,常常佩戴一只放大镜,放大镜一般可把观察的对象放大3---5倍,从而便于修理。同学们,如果我们想进一步了解更微小的生物世界,如:观察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结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远远不够,必须用放大倍数更高的仪器显微镜。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

  1. 指导学生看书中的图及朗读课文,指出书中重点注意的地方。
  2. P1-9图,结合实物显微镜,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1. 指导学生对照书中要求,规范操作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显微镜操作口诀】(记一记)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

 

课堂探究

1、如何区分目镜和物镜?目镜和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有什么关系?

【指点迷津】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反物正,即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                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_________,细胞数目越________

 

3、视野中,物象在左上方,你会如何移动玻片,使它的物像移到视野正?

同方向移动装片(例如:物像偏左,则向左侧移动装片,会把物像移到视野正)

课堂检测

引导并组织学生提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体分析帮助解决,教师补充并加以肯定。

我的收获

1、显微镜的操作要领

2、计算物像放大倍数

3、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个数就越少,反之则反。

课后巩固

答案:

 

 

 

 

课前充分预习课本10分钟,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知识;认真完成导学案,标记疑点。

 

对照教材图及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和作用。

 

 

 

 

 

尝试说出正确的操作步骤,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动手操作并注意观察。

 

注意规范操作步骤,默记操作要领,通过操作观察,解答问题。

 

 

 

自己动手操作,及时询问老师不懂的地方。

 

 

 

 

 

学生默记操作要领。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