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时学案(世界现代史部分)[来源:中#教#网z#z#s#tep]
【复习内容】世界现代史(1)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纲要求】 识记层次:
①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活动;②知道《党宣言》的历史意义;③知道国际歌;④了解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⑤了解列宁在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⑥知道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并了解经济政治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考点导学】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开始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
1、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活动[来源:中*教*网z*z*s*tep]
(1)马克思出生于德国,大学毕业后在报社任职,由于宣传民主思想,遭到,辗转于英、法,研究理论,同时参加工人团体活动;
(2)恩格斯出生于德国,早年帮助父亲在英国经营企业,深入了解英国工人的生活状况;
(3)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开始长期合作。他们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4)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党宣言》发表。
2、《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1)《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而斗争。[来源:zzstep.com]
(2)《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国际歌
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成员、诗人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成为全世界传唱的《国际歌》。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1)十月爆发的原因[来源:zzstep.com]
A、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B、二月后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掌握着主要权力,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火焰;
C、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
(2)、经过: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
(3)巩固政权的措施: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了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20年,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叛乱。
(4)十月的历史意义[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A、十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
B、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的诞生;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5、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十月后,为集中力量战胜国内外敌人,列宁实施“战时主义”,这一措施使苏维埃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捍卫苏维埃政权。随着国内战争结束,这一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年日微 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农民对战时主义强烈不满)。
(2)1921年,列宁放弃“战时主义”,实施“新经济”,即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意义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来源:中,教,网z,z,s,tep]
6、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928~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到1937年,苏联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7、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存在的严重弊端
(1)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保卫,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又称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的颁布。
(2)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A、经济上: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严重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表现为: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重工轻农,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 消耗和浪费了资源;[来源:中教网]
B、政治上:党政不分,国家所有决策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终集中于斯大林个人手中,民主法制匮乏,和家长作风盛行。
(3)启示:一个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应该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适合自己自身特点的方针。要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改革经济管理等。
【直击中考】
一、选择题
2011·四川乐山)2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史实是( )C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党宣言》的发表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的胜利
(2011·四川内江)25.一部外国影片有这样的场景:一群工人在集会中手拿《人民宪章》的小册子,高呼:“我们也要选举权”。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史实是( )D
A.英国工业 B.巴黎公社成立 C.《党宣言》发表 D.宪章运动
(2011·江苏苏州)16.“起来,饥寒交追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欧仁·鲍狄埃创作的《国际歌》成为被压迫人民的战歌,传遍欧洲,响彻世界。我们要了解其创作背景,应该知道的历史是( )C
A.法国大 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巴黎公社 D.十月
(2011·广东东莞)39.《党宣言》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D[来源:zzstep.com]
A.是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的 B.开辟了国际主义运动新局面
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D.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2011·湖南邵阳)13.《党宣言》发表于( )C
A.17年 B.1804年 C.1848年 D.1871年
(2011·山东临沂)
A.宪章运动[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B.文艺复兴全品中考网
C.巴黎公社
D.十月
(2011·山东青岛)34.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就能快捷地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丽丽同学输入了“马克思主义”、“主义者同盟”后,她能找到的文献应是( )A
A.《党宣言》B.《人民宪章》 C.《黑人奴隶宣言》D.《宣言》
(2011·福建龙岩)16.“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这是《国际歌》的歌词,其作者是( )A[来源:z。zs。tep.com]
A.鲍狄埃 B.狄盖特 C.瓦尔兰 D.弗兰克尔
(2011·湖南岳阳)19.下列选项中,与《党宣言》相符的是( )A
A.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提出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C.争取了工人阶级的普选权 D.明确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011·湖北十堰)27.《党宣言》指出:“工人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B
A.十月 B.巴黎公社 C.宪章运动 D.新中国成立[来源:中。教。网z。z。s。tep]
(2011·山西)11.列宁曾说:“公社被了,但鲍狄埃的《国际歌》却把它的思想传遍了全世界。”“公社”是思想是指( )A
A.无产阶级思想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天赋的思想
(2011·湖南长沙)9.“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到明天,International就一定能实现。”这首无产阶级战歌产生于( )C
A.法国大时期 B.1848年《党宣言》发表时
C.巴黎公社失败后 D.十月胜利后
(2011·福建龙岩2)17.《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的词作者是( )D[来源:中教网]
A.聂耳 B.狄盖特 C.贝多芬 D.鲍狄埃
(2011·广东佛山)14.《国际歌》唱出了无产者的心声:世界就要改变面貌,一无所有者要做天下的主人!与此目标一致的行动是( )C
A. 英国“光荣” B.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
C. 法国巴黎公社 D.章西女王领导印度
(2011·广东广州)11.下图中的人物分别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请你给这张图片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D
[来源:z*zs*tep.com]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者 B.资产阶级民主倡导者
C.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 D.马克思主义创立与继承者
(2011·广西河池市)8.它是科学理论,《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它的诞生。“它”是( )C全品中考网
A.人文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三民主义
(2011·湖南衡阳)18.当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时,人们主张重读《资本论》。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资本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是( )A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和斯大林 C.马克思和列宁 D.恩格斯和斯大林[来源:中教网]
(2011·山东莱芜)17.下图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是( )B
A.掀起了宪章运动 B.发表了《党宣言》C.创立了巴黎公社 D.领导了十月
(2011·四川巴中)2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A.《党宣言》的发表 B.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文章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2011·乌鲁木齐)13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