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杨益审核人:夏建平
班级 姓名 成绩 家长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溶解性的涵义。
(2)通过活动与探究认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3)了解物质溶解性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等内容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体验由实践获取知识的乐趣,初步形成知识来自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亲自体验】P166
【联想与启示】
你还记得以下的这些物质的溶解性吗?
H2 : 溶于水 O2 : 溶于水 CO2 : 溶于水
NaCl : 溶于水 CaCO3 : 溶于水Ca(OH)2 : 溶于水
小结: 称为溶解性。
【活动与探究】P166: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1:溶质不同,溶剂相同
| 溶质(5g) | 食盐 | 蔗糖 | 氢氧化钙 | 
| 溶剂(5mL) | 水 | 水 | 水 | 
| 溶解情况 | 
 | 
 | 
 | 
结论: 。
实验2:溶质相同,溶剂不同
| 溶质 | 食用油 | 食用油 | 
| 溶剂 | 水 | 汽油 | 
| 溶解情况 | 
 | 
 | 
结论: 。
实验3:溶质、溶剂相同,温度不同
| 溶质/溶剂 | 5g钾/5mL水 | 5g钾/5mL水 | 
| 温度 | 室温 | 加热 | 
| 溶解情况 | 
 | 
 | 
结论: 。
}
内因
外因
【交流与讨论】P167
1.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例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
| 
 | 实 例 | 影响因素 | 
| 1 | 
 | 
 | 
| 2 | 
 | 
 | 
| 3 | 
 | 
 | 
2.有生活经验的你会知道毛料衣物要干洗,那干洗店里是用什么洗衣服的?你知道这里面的原理吗?你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咨询后进行说明。
【轻松自学】P167: 物质溶解性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用 、 、 、 、 等溶剂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如 、 、
。在许多 、 、 的生产过程中也要用到酒精、苯、香蕉水等溶剂。
【基础练习】
1.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 。在一定条件下,溶解性的强弱主要跟 和 本身的性质有关。
2.下列因素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的是[]
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质量C.溶剂的种类D.溶解时的温度
【拓展练习】
1.盛夏,当天气又闷热时,大气压较低,鱼池里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的现象(鱼缺氧浮上水面呼吸)。根据上述现象推知:气体的溶解性,除了受溶质、溶剂性质及温度的影响,还和 有关:气体的溶解性随温度的 而减弱,随 的增大而增强。
2.生活中有许多小窍门:衣服上沾了油漆,可以用汽油洗掉;长期未用的指甲油干了,可以加一些香蕉水就能继续使用;防水型睫毛膏无法用水洗去,但能用含酒精的卸妆水洗去。你能解释这些小窍门里的原理吗?
课 堂 评 价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一课时)
课型:习题主备人:杨益审核人:夏建平
班级 姓名 成绩 家长
1.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水,无需用到的仪器是[]
A.酒精灯B.烧杯C.量筒D.玻璃棒
2. 打开汽水瓶后有气泡逸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温度升高B.压强减小C.外力作用D.压强增大
3. 为了增大KNO3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溶质B.增加溶剂
C.升高温度D.蒸去一部分溶剂,恢复到原温
4.现有浓度为10%的某溶液,若使其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A.将溶剂蒸发掉一半B.将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C.蒸发掉的溶剂的质量为原溶液质量的一半 D.溶质、溶剂的质量同时减少一半
5.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 溶 液 | 溶 质 | 溶 剂 | 
| 澄清石灰水 | 
 | 
 | 
| 生理盐水 | 
 | 
 | 
| 碘酒溶液 | 
 | 
 | 
| 75%的医用酒精 | 
 | 
 | 
| 碳酸钙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 
 | 
 | 
6.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晶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质是
和 ,溶剂是 。少量菜油加入到水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加入少量洗洁精,乳化现象非常明显。少量菜油加入到汽油中,振荡后的现象是
,所得液体的名称是 。
7.下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操作过程。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为①~④的仪器名称:
① ② ③ ④
(2)B中应称取NaCl g,如指针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 。
(3)D中仪器③的规格是 mL(填“10”或“100”)
(4)E中④的作用是 。
(5)下列错误操作中,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①B中砝码和食盐位置放错②D操作中仰视量水读数
③D中有水溅出④E操作中溶液溅出
8.某温度下,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某溶液100mL,加入5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8%,求原溶液的质量和密度。
9.60℃时,将24gKNO3溶于96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现将此溶液等分为三份:
(1)取第一份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8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取第二份溶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2.5倍,需加入KNO3固体多少g?
(3)取第三份溶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入水多少g?
10.实验室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稀硫酸250mL(密度为1.14g/㎝3)。求:
(1)2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
(2)需要溶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多少mL,需要水多少mL?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杨益审核人:夏建平
班级 姓名 成绩 家长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感受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通过实验认识饱和与否跟溶液的“浓”、“稀”关系的不同。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体会“饱和”、“不饱和”的概念和相互转化的途径,感受探究的的方法和思路。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认识“饱和”、“不饱和”与“浓”、“稀”概念间的正确关系,初步形成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联想与启示】
在生活、生产中,人们有时需用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如医用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约为 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工业上电解的是质量分数约为 的食盐水溶液。那么,溶质是否可以无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
【活动与探究】P167: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步骤:1.在两只烧杯(A、B)中各加入20mL水,分别将KNO3一份一份(约2g)加入烧杯,搅拌,待前一份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后一份,直至固体不再溶解。
2.在烧杯A中再加入5mL水。
3.将烧杯B在酒精灯上加热。
| 实验操作 | 在20mL水中持续加入KNO3 | A中再加入5mL水 | 加热B | 
| 溶解情况 | 
 | 
 | 
 | 
结论:1.温度一定、水的量一定时,可溶解的KNO3的量 。
2.用水量越多,溶解的KNO3 。
3.温度升高时,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KNO3 。(多数物质与之相同)
小结: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练一练】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把少量食盐加入一杯水中,有部分食盐沉降到杯底,这时的溶液一定是饱和的。[]
2.在一定温度下,向某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蔗糖,蔗糖逐渐消失,说明原溶液是
不饱和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一瓶20℃的KNO3饱和溶液温度升到80℃,该溶
液仍是饱和的。[]
【交流与讨论】P168
1.实验室有两瓶NaNO3溶液,一瓶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