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复习讲义教案

高中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复习讲义教案

来源:九壹网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复习讲义

编写:陶  春     审核:戴书锦

          班级      学号      姓名          

知识点一:Cl2的生产原理

1.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   原理:

2. Cl2的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            

②装置:

③除杂方法:依次通过盛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的洗气瓶。作用分别为除去挥发出来的HCl、干燥。

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⑤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吸收。

完整气取装置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为:

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吸收装置。

 

知识点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1.Cl2与金属反应(一般将金属氧化成较高的价态)

2.与非金属反应:H2+Cl2 2HCl

广义燃烧的概念: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

3.与水反应   Cl2+H2O HCl+ HClO

氯水中的微粒   H2O、Cl2、HClO 、 H+ 、Cl-、ClO-、OH-    

次氯酸的性质:  ① 不稳定  2HClO=2HCl+ O2    ② 强氧化性。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漂白。

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比较

③与碱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能用于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空气)

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工业上用来制漂白精或漂白粉

漂白粉主要成分:Ca(ClO)2和CaCl2。    有效成分: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

漂白原理:与稀酸混合,将Ca(ClO)2转化成HClO,从而表现其漂白杀菌作用。

失效原因及保存方法:漂白粉(精)保存要密封,在潮湿空气中会变质失效,原因是:

Ca(ClO)2 + CO2 + H2O =CaCO3↓ + 2HClO   (说明酸性:H2CO3>HClO)

2HClO 2HCl + O2↑          所以应置于避光干燥处保存。

知识点三:溴、碘的提取

1. 溴、碘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态下,溴是红棕色、密度比水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挥发,应密封保存。如果把溴存放在试剂瓶里,需要在瓶中加一些,以减少挥发。碘是紫黑色体,碘易升华。碘遇淀粉溶液变色,该性质可用于检验碘单质的存在。溴和碘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但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注意比较溴和碘在水和有机溶剂中颜色的差异。

2.氯、溴、碘间的置换反应  Cl2+2KBr=2KCl+Br2  Cl2+2KI=2KCl+I2 Br2+2KI=2KBr+I2

 总结: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Cl2Br2I2

3.实际生产中溴、碘的提取 ①从提取粗盐后的母液中;  ②从海产品中。见课本46页

4.溴、碘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见课本47页

知识点四: 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

⑴ 与(O2 、Cl2、 S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常温:4Na+O2 ===2 Na2O      加热时: 2Na+O2Na2O2  

⑵ 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略      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引申:钠与酸溶液、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⑶ Na2O与Na2O2性质的比较(颜色状态,与水、CO2及盐酸溶液的反应)

⑷ 钠的制取: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2NaCl 2Na+Cl2

⑸ 钠的保存及用途:略

知识点五: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

    ①与某些酸反应                   ②与某些盐反应

③与某些碱反应                   ④热稳定性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知识点六:离子反应

1.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2.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四个步骤——写、改、删、查。

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单质、气体、氧化物等仍用化学式表示,微溶物质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3.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三守恒原则

4.离子共存问题:可按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三种情况分析。

知识点七:  镁的提取与应用

1.镁的提取原理:  CaCO3 CaO+CO2↑  CaO+H2O=Ca(OH)2

MgCl2+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

     MgCl2Mg+Cl2↑  ( 注意无水氯化镁的制取方法)

2.镁的化学性质: Mg+O22MgO,    2Mg+CO22MgO+C

3Mg+N2Mg3N2    Mg+H2SO4=MgSO4+H2

【课后巩固】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液氯        B.漂白粉        C.氯水        D.食盐水

2.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几种分类,不正确的是  (     )

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    D. Na2CO3 是碳酸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B. 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 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D.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 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

4.下列有关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新制氯水只含有氯分子和次氯酸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氯水光照时有气泡逸出,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氯气;

D.氯水放置数天后,其酸性逐渐减弱。

5.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     )

A.盐酸     B.醋酸溶液     C.氨水      D.蔗糖溶液

6. 离子方程式CO32-+2H   H2O+CO2↑中的CO32-代表的物质可能是          (     )  

A.CaCO3      B.NaHCO3       C.Na2CO3       D.BaCO3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Cu2+ + H2

B.氢氧化镁溶于盐酸:OH-+H+    H2O

C.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   2Fe3++3H2­

D.铜和银溶液反应: Cu + 2Ag+    2Ag + Cu2+

8.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9.下面有关Na2CO3 与NaHCO3的性质比较中错误的是                       (     )A.相同浓度溶液的pH:Na2CO3>NaHCO3

B.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C.与同浓度的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率:NaHCO3<Na2CO3

D.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10.除去混在苏打中的小苏打的方法是                                    (     )

A.溶解过滤         B.加热        C.加入石灰水       D.加入稀盐酸

11.对于反应:TiCl4+4Na==4NaCl+T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说明钠是强还原剂,可用于冶炼金属

B.该反应条件是TiCl4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

C.Ti是氧化产物                 

D.TiCl4是还原剂

12.氢化钙可作为生氢剂,化学方程式是CaH2+2H2O   Ca(OH)2+2H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一课件网                                   (     )

A.氢化钙被还原B.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H2 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D.H2O发生氧化反应

13.下列物质:①H2O   ②石墨  ③NH4NO3  ④AgCl  ⑤ CH3COOH    ⑥硫酸   ⑦NH3·H2O

⑧蔗糖,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用编号填写)。

14.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KMnO4+16HCl(浓)=2KCl+MnCl2+5Cl2↑ +8H2O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2)在反应方程式中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双线桥)

   (3)如反应中转移了0.6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15. 充分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9g,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了3.1g,求: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在剩余固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反应后放出二氧化碳(标准状况)的体积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