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案

高中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案

来源:九壹网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核酸分为两大类;理解核酸的结构和主要生理功能

2、培养细心、严谨、协作的精神;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二、教学重点

1、核酸的结构和主要生理功能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及设计意图

 

 

 

 引入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美军围捕时故意改变面貌,例如留长须,但他在高科技面前没有侥幸!美国科研人员从疑似萨达姆人身上取得了口腔上皮细胞,获得DNA样本,并与原萨达姆DNA样本进行对比,证明是同一个人。

 

1 DNA是什么物质呢?为什么DNA 能够提供嫌疑人的信息?

 

2 、你还能说出DNA 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评价学生的回答,引入学习内容: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回忆初中知识,结合其他途径,联系生活,思考、交流回答:

 

 

 

 

 

 

 

 

 

 

1 DNA 是人的遗传物质,而每个人的遗传物质都有所区别,但同一个人的每个细胞中的DNA是相同的,因此,DNA 能够提供嫌疑人的信息。

 2 DNA 鉴定技术还可以用于亲子鉴定、死者遗骸的鉴定等(如911遇难者、纹川地震遇难者的身份)。

 

 

 

 

 

 

 

 

 

 

 

 

 

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问题导学,

主动探究,

突破难点

 

通过上面的讨论及对初中相关知识的回忆可知,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加工、整合信息, 构建知识体系。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

 

1、核酸也是生物大分子,那么,核酸由哪些元素组成?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DNA RNA 的化学组成有何异同?

 

3、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几种?

 

投影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分子结构“DNA RNA 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示,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引导由DNA分子中碱基数目、种类和顺序变化入手)

 

让有代表性的学生表达核酸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倾听、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用列表比较的形式,说明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功能。

阅读教材,观察图示,在理解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倾听、交流,获得对核酸结构的认识,由碱基数目、种类和顺序变化初步理解核酸的多样性。

 

与教师一起归纳总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遗传信息就贮存在其中。(用数字变化推理所谓遗传信息的变化和内涵——排列和组合的数学思想)

 

认识到生命的各种复杂现象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

 

根据这一部分的特点,课后可以试着制作DNA结构模型,回校后互作比较。

 

 

 

 

 

 

说出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功能。

 

 

 

 

 

充分利用教材中图示和课件的直观性特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知识的形成,突出重点

 

 

 

小结

小结: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有DNA RNA 两大类,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通过染色可以观察到DNA RNA 在细胞分布,我们还试图弄清核酸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但实际上还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才可以更清晰的认识,学无止境。

 

 

完成练习。 

 

 

拓展探究:课后利用各种途径了解DNA指纹鉴定的有关原理。

 

 

巩固强化,同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注意培养探究兴趣和能力。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