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总第四课时 备课时间:2006-9-4 上课时间:2006-9-11
课题: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干湿计,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对环境具有不同的影响,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过程
环境中各种因素都能影响生物的生存,那么生活在环境中的生物,又能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呢?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澳大利亚的环境”资料
[讨论]1、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2、澳大利亚为什么要引进蜣螂,而不用人工的方法清除牛粪和喷洒灭蝇的杀虫剂?说说其中的道理。
3、根据上述事例,你认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说说你的理由。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讲解] 空气湿度表示的潮湿程度。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时,都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与传播。经科学测定,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5%~55%时病菌死亡较快。
[活动]分小组选择3种不同的环境在一天内,选择早、晚3个时间段分别测试3种环境的湿度。每次测试时,要测量3个数据。每个数据的测量时间相搁8~10min。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取平均值,然后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
[填表]
| 植被状况 | ||||||||
裸地 | 草坪 | 灌木丛 | |||||||
早 | 中 | 晚 | 早 | 中 | 晚 | 早 | 中 | 晚 | |
第一次测试 |
|
|
|
|
|
|
|
|
|
第二次测试 |
|
|
|
|
|
|
|
|
|
第三次测试 |
|
|
|
|
|
|
|
|
|
平均值 |
|
|
|
|
|
|
|
|
|
[注意]在测试过程中不能有干扰因素,如人工浇水等。测试地附近也不能有水田、水池、池塘、河流和湖泊等。
[讨论]1、分析测量所得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为什么要选择3种不同的植被环境进行测试?为什么不能在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测试?
3、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哪组数据起对照作用?
4、植物对环境还能产生什么影响?
[举例]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例子。
生物不仅对环境有影响,环境对生物也有影响。所以,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见作业纸。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