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聪明的机器人
教学目标
1.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多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2.透过美术创造活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逐步发展,对媒材的造型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感到合作的乐趣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
2.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多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教学难点
1.如何掌握和理解机械立体形的画法?
2.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进行设计机器人?
3.怎样把造型与功能作用相结合?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机器人的各种知识和图片
二、动画欣赏认识机器人
1.欣赏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
2.引导提问:你了解机器人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的?学生自由交流,谈论机器人。
3.认识机器人:
①你认为机器人是什么呢?是人吗?
②是机器怎么又叫机器人呢?(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人类不可接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活动的特殊功能。)
③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板书课题:聪明的机器人
课件出示: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
三、认知结构、尝试训练
1.了解机器人的作用。引导思考:机器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们来看一看机器人的类型有哪些,分别都能做什么? (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机器人的类型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
2.认识机械手的造型特征。
①一般讲的工业机器人,就是机械手臂,代替人类进行一些特殊性工种的工作。 ②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机械手图片,说一说机械手臂的外形特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③师生小结:机器人的手一般由方形的手掌和节状的手指组成。(教师介绍北京航守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究与开发的“多指灵巧手”。)
3.自主尝试机械形体画法。
看书分析机械形体是怎么画的,试一试螺丝帽的立体形的画法。
学生尝试练习,展示作业,教师反馈,进行技法指导。
课件出示:机器人的分类图片。
课件出示:机械手的图片。
四、创意设计
1.机械手功能探讨。你准备设计一个具备什么样功能的机械手?(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2.提出活动:参照资料或展开想像.用线描的方法设计一只机械手。注意将关节的连接部分交待清楚,画出机械手的立体形效果。
3.学生作业。
五、展示作品
学生自评,将设计意图和机械手的功能进行设计发表。
学生习作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