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新世纪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 主备人 | 卢成友 | ||
教学目标 | 1、 掌握我国跨入新世纪后的基本现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青少年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等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小康社会、国际竞争力等问题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主要引导学生自学为主,对正文与探究材料的互相印证的分析与点拔,让学生体会、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3、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奋斗的信念。 | ||||
教学重点 | 新世纪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具体体现及我们的建设目标。 | ||||
教学难点 | 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历史使命感,树立后来者居上的信心。 | ||||
教学工具 | 多媒体教学。 | ||||
教学过程 | 修改意见或点评 | ||||
导入语: 我们学习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形势下,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现状怎样,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呢?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我们又要怎样去应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最后一课《新世纪的中国:机遇与挑战》相信大家能够得到答案。 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0页的四段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出示投影片一 (1)中国现状怎样? (2)中国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3)中国在新世纪里的建设目标? (4)我们表少年的在历史使命? 约四到五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教师点评。 在分析中国现状时,出示两则材料,1、中国农业人品比重,以说明中国生产力水平低;2、中国文盲率,以说明中国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让学生有一定的直观认识。 在分析中国建设目标时,要求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中国是在什么基础上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全面小康的内涵是什么? 总的学习方法是,提出要求和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回答,教师及时引导、点评。
专题探究:面对重任,肩负使命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41-42页的图表,认识中国的小康标准。 出示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的解释、量化标准投影片。 指导学生观察结束后,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问题是:自己居住的地方的生活是否达到了小康水平,你认为还有哪几项没有达到,应该怎么做让它达到? 要求:四人一小组,指定人记录、发言。时间3分钟。 再让学生观察教材42-43页的国际竞争力之比较,说说中国总体竞争力水平如何? 学生回答。 你认为应如何来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 教师要让学生理清这一联系: 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又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因此,在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发展经济和科技,而科技靠人才,人才就在同学们中间。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增强学生的使用权命感。
师:我们要努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什么联系呢?它们会不会互相促进,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阅读教材,自由回答。)
师:可见,在新世纪里,中国机遇与挑战同在,那么我们是否能实现后来者居上?我们怎样才能实现后来者居上? (学生可相互交流、讨论,回答)
教师在总结理由和措施时注意以几点:1、世界上有很多后来者居上的成功事例。2、新世纪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就能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3、在坐的每位同学都能刻苦学习,将来必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你们现在的刻苦学习,就是我们国家将来腾飞的保证。
巩固:请一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主要收获。 布置作业:作业薄。 |
| ||||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