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教案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九壹网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提高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尿的形成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前准备

准备人体泌尿系统的模型和挂图及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准备过滤实验的实验用具;

收集或制作尿的形成的flash动画。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排泄和排遗

排泄的途径:

排汗、排尿、呼吸

思考排粪便和排尿的不同,区分排泄和排遗。

思考排泄的途径。

简介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排出体外,介绍排泄的概念。由问题:排粪是不是排泄?引出排遗的概念。引导学生说出排泄的途径。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观察泌尿系统的挂图和模型,思考:

泌尿系统主要由哪些器官组成?

展示挂图和模型,以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挂图和模型,获得有用信息。

肾脏的过滤作用

完成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认识到实验模拟的是肾脏的过滤作用。简单叙述血液经肾脏的过滤后,成分有何变化。

提供实验用品,介绍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完成模拟实验,分析实验模拟的现象。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观察挂图

资料分析,自主学习,提高获得信息的能力。通过资料推测肾单位各部分的作用。

人的每一个肾都含有100万个犹如过滤工厂的肾单位。挂图展示肾单位的结构,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获得有用信息。

尿液的形成过程

通过观看动画,归纳出尿的形成过程。

提供flash动画,引导学生描述尿的形成过程,适当补充。

尿的排出过程

温故而知新,对照泌尿系统的挂图总结尿液是如何排出的。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推测出尿的排出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我们每天要获得各种营养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与此同时我们在生命活动中也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废物在体内堆积起来会使我们生病。因此我们的身体就象打扫房间、清除垃圾一样,把这些废物收集起来,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排出体外。

教师:介绍排泄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排粪便是不是排泄?

学生:分析粪便的成分,比照排泄的定义,得出结论排出粪便不算排泄

教师:给出排遗的定义,引导学生比较排泄与排遗的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如何排出体外的?

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归纳出排泄的途径:排汗、呼吸、排尿。

教师:以事例引出问题,激发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兴趣。展示挂图和模型,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

学生:有目的的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和挂图,总结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根据结构特征结合书本,归纳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血液进出肾脏的路径并得出结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关。

教师: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它在某些方面有点象过滤器。当血液流经肾时,它们将废弃物从血液中分离出来。肾是如何过滤血液的,我们不妨以实验来模拟一下。介绍实验用品及实验步骤,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学生:完成模拟实验,观察思考:那些物质通过了滤纸,那些没通过?说出模拟实验中滤纸、液体、滤出物质分别代表肾过滤过程中那些器官或物质。试述血液经肾脏的过滤后成分有何变化。

教师:介绍每个肾由100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每个肾单位犹如一个过滤工厂。展示肾单位的挂图,,指出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组成的。

学生:阅读资料分析,比较尿液和血浆成分的变化,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不同。

教师:归纳血浆、肾小囊中液体、尿液成分的不同,对照挂图,提问: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何作用。

学生: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让小分子的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的物质仍留在血液中,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过滤作用。

教师:点出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比较原尿(150升)与尿液(15升)量的巨大差别,引导学生思考:原尿中大部分成分并没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它们去哪儿了?

学生:分析得出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教师:出示尿的形成过程的flash动画和挂图。

学生:对照挂图,试叙述尿的形成过程。

教师:肾脏形成的尿液是怎么排出体外的?

学生:回顾本节前面的知识,描述出尿的排出过程。

教师:提出排尿的重要作用和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

教学后记: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