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案教案

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案教案

来源:九壹网


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设计人:宁阳十中   刘海洋


学习目标

1.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
.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
.培养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4
.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1.你说我说大家说。

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教师予以评价、鼓励。

2.观察、思考、质疑。

(1)多媒体显示四幅画面(浓烟滚滚、江水混浊、喷洒农药、被腐蚀的佛像),学生观察、辨析,达成共识: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2)利用被腐蚀的佛像放大与原型的比较及佛像拟人化的问题“伤害我的元凶是谁”,创设了质疑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实验方案:

讨论和完善方案:

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反思实验得失。

完成探究实验中安排的讨论题,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习任务二:归纳酸雨对生物的危害。

1.读课文第117页相关内容,小组内交流。

2.班内展示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三:归纳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的危害。

1.阅读117和118页相关内容,了解水俣病、痛痛病的症状几发生原因,归纳控制废电池的措施。

2.班内交流自学成果。

3.拓展反思:阅读<<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体验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

三、系统总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总结,小组内进行交流。)

四、诊断评价:

选择和填空

1.近几年,酸雨频繁发生。形成酸雨的原因主要是空气中含有大量的    (     )

A.工业生产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的气体

B.人类活动排放的过多含氮气体和臭氧

C.工业上所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

D.工业生产中所排放的酸性液体或粉尘

2.在农业生产中,提倡用生物杀虫剂替代化学杀虫剂,这样做的意义是 (    )

A.提高杀虫效果B.减轻或防止环境污染C.降低杀虫成本D.发挥有益生物的作用

3.导致温室效的主要原因是                                       (   )

  1. 太阳黑子得爆发B.臭氧层的破坏C.含氟空调的使用D.工业生产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

4.酸雨对生物有极大危害,被称为(“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5.各种电池中,造成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含(       )(        )(                                      的电池。最早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就是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富含(       )的鱼虾造成的。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                     );对于废电池应当(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