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4病毒教学设计教案

1-4病毒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九壹网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高庄一中  吕顺宝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病毒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收集、分析、运用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病毒的结构。

三、课前准备

学生:有关病毒及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资料。 教师:有关病毒的挂图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没有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呢?

联系以前所学,明确病毒是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前后联系

突出主题

一、病毒的发现和种类

师: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它被人类发现经过了很复杂的过程。

问题:

1、病毒如何被发现的?

2、病毒的形态有哪些?

3、病毒有哪些种类?

 

阅读教材,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观察图片或多媒体了解病毒的形态特点。并按寄主不同病毒分为:

1、动物病毒

2、植物病毒

3、细菌病毒(噬菌体)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师:病毒的结构很特别,必须寄生在活细胞里生活。

问题:

  1. 1、病毒的结构
  2. 2、病毒的生活
  3. 3、病毒的繁殖

是怎样的?

4、为何说病毒是生物?

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讨论完成相关问题。明确:

  1. 1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 2、必须寄生在活细胞里生活。
  3. 3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4. 4病毒是生物,其生命特征主要体现在繁殖上。

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步获取科学的信息,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并注意对学生合作探究,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毒与人类的关系

师:人们往往谈毒色变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究竟如何?

结合学生收集的有关病毒及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资料,认真阅读、思考、合作讨论完成。

有害方面:

1、部分病毒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如感冒病毒,乙肝病毒,非典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2、危害人类的经济作物、家禽、家畜等。

有利方面:

1、预防接种,制造病毒疫苗控制一些疾病

2、利用 病毒的特性,人们用绿脓杆菌病毒防止烧伤病人受绿脓杆菌感染化脓

3、利用病毒可做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载体。

培养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和客、全面认识事物的态度。

课堂小结

 

病毒是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必须寄生在活细胞里。繁殖速度很快,有些能导致疾病,但也有一些能给人类带来益处。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控制、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检测补偿

投影检测题(题在下附页)

完成检测

检验效果查漏补缺

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阮病毒、疯牛病、可雅氏病

 

五、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回答老师的问题,从而增进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因为问题比较简单,在书本上也能找出答案,所以学生较易进入课堂状态。还应多联系实际,从一些因病毒引起的疾病和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等学生较熟悉的实例入手,学生兴致高,而且理解深刻。

 

 

 

附:检测题

1、能说明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使动、植物致病 C、能繁殖后代 D、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2、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叫(    

A、植物病毒 B、动物病毒 C、噬菌体 D、人体病毒

3、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大肠杆菌 B、大肠杆菌噬菌体 C、草履虫 D、衣藻

4、烟草花叶病毒的生存环境是(    

A、土壤溶液 B、周围的空气 C、腐烂的烟草叶 D、烟草的活细胞

5、下列不是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是(    

A、用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D、给动物接种疫苗防治瘟疫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