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生物和非生物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
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认识生物 | 导入:图片展示:小草、粉笔、板擦、昆虫等等。 问:它们都是生物吗? 布置探究任务:(同步探究任务一----自主探究) 1.结合课本P2第二段,说出科学观察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2.观察校园里的物体,请你区分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⑴生物: ; ⑵非生物: 。 请2~3名小组代表展示探究的答案,给予评价鼓励。 教师引导,怎样把生物和非生物区分开来的呢? (因为生物是有生命的)
布置练习题:同步P1“即时巩固”。 | 七嘴八舌
做同步相关任务
小组内交流
小组代表展示本组探究答案
做题 |
生物的特征:
3、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过渡:教师引导启问:为什么说生物是有生命的呢?这是因为生物具有一些特征。生物有哪些特征呢? 布置探究任务:(同步探究任务二----自主探究) 观察课本P3至5的图片并阅读有关文字,分析每幅图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你综合这些图片的含义表述出生物有哪些特征: (1) ;2) ; (3) ;4) ; (5) ;6) 。 请2~3名小组代表展示探究的结果,给予评价鼓励。
布置探究任务:(同步探究任务二----合作交流)
请6个小组代表展示探究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发表自己小组的见解,给予评价鼓励,对不足之处进行点拨。 (1)关于“特征一”: 教师点拨: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也需要营养吗 ? 利用多媒体(或图片或文字或视频)展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要吃食物,举例说明生物需要营养。 (2)特征二: 教师点拨:那么植物需要呼吸吗? 联系小学科学:小学《科学》中讲菜窖里有大量的CO2,这就是菜进行呼吸时放出来的。 (3)特征三: 教师点拨:人和其他动物也可以通过排尿,排汗,呼吸将废物排出去。 教师激疑:植物呢? 植物也出汗,排尿吗? 联系古诗:“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意。 (4)特征四: 教师:点拨植物对刺激作出的反应。 举例(向光生长):.其实生活中经常见到——如果放在窗台或阳台上的花不经常轻动,就会长成这个样子。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 (5)特征五:(学生都能理解)。 (6)特征六: 教材中说的不是很明显教师重点强调分析。
布置练习题:同步P2“即时巩固”。
小结:生物除了具有上述特征外,你认为生物还有没有其他共同特征呢?
对学生答案进行点拨。
|
做同步相关任务
小组内交流
小组代表展示本组探究答案
小组讨论
全班展示交流,小组内推选代表,其他学生可以给出补充,
看多媒体,回忆小学《科学》中的相关知识
回忆小学《科学》中的相关知识
明确诗句的意思及含义
举出其他实例
做题
讨论后回答 |
| 总结:对照板书,梳理知识结构。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利用这些生物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
请2~3名小组代表展示探究的结果,给予评价鼓励。
检测:布置学生做同步P2“开放性作业”。
精讲点拨 |
小组内讨论交流
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
板书设计 |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 二、生物的特征 1、生活需要营养 2、能进行呼吸 有生命的物体 3、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 胞构成的 | |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