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世界史》第一册学习纲要(新版)
2005年6月
第一单元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
【知识梳理】
一、人类的出现
1、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阐明一切生物在自然界中经历了长期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英国教授何胥黎坚定地站在达尔文一边。
2、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 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它经过长期的进化和劳动.终于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3、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
4、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进化阶段 | 主要代表 |
早期猿人 |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
晚期猿人 | 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
早期智人 | 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
晚期智人 | 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
二、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2、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部落间的产品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了。同时,人类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3、在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分化。随着、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自我检测】
一、把下列完全形成的人类进行分类:
A:早期猿人 B:晚期猿人 C:早期智人 D:晚期智人
( )中国山顶洞人;( )德国尼安德特人;( )印尼爪哇人;
( )中国丁村人; ( )法国克罗马农人;( )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世界历史第一册学习纲要(新版) ―――1―――
二、选择题
1、促使古猿向人类进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的交化B、劳动C、生产力发展D、生产工具的进步
2、人的进化经历中下列进化价段的先后顺序是( )
① 早期猿人② 晚期猿人③早期智人④晚期智人
3、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C、体貌特征不同D、生活习俗不同
4、下列关于毋系氏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行群婚 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 D、商品生产出现并占主导地位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知识梳理】
人类早期文明主要诞生在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最重要的有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文明、古代印度文明、中国的古代文明。
一、古代埃及
1)位置:非洲尼罗河流域
2)历史演变: ①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
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都城:前期以孟斐斯为中心,后期以底比斯为中心;
③公元前15世纪,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非的奴隶制帝国;
④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前后共存在了2500年
3)建筑:金字塔。古埃及建筑代表:金字塔,此外还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巴比伦
1)位置:亚洲西部“新月沃地”[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叫“新月沃地”]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2)历史演变:①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许多奴隶制小国。
②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汗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两河文明的代表是古巴比伦王国)
世界历史第一册学习纲要(新版) ―――2―――
③汗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注意:1)新月沃地生活着: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三、古代印度
1)位置:亚洲印度河、恒河流域 2)历史演变: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
3)印度的等级制度又称“种姓制度”分为:
①婆罗门:祭司贵族。主要掌握神权;
②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 。主要掌握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③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④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一、列举四大文明古国(出现时间、位置、及为什么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1)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
印度文明:公元前2500年; 中国文明:公元前2070年;
2)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大河流域。原因大致有:
a.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b.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 以下是古代的一些法律条文:
交出奴或女奴以为债权,到塔木卡(商人)可以继续将〔 他或她]转让,可以将〔 他或她〕 收回。
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到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
请回答:
(1)这些条文出自哪个国家的哪部法典?答: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3)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答:为维护古巴比伦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巴比伦集权的奴隶制国家统治而制定的法典。
(4)其历史意义是什么?答:《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其统一的时问为( )
A 约公元前3500年 B、约公元前3000 年
C、约公元前22 世纪 D、约公元前16 世纪
2、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是国王的巨型陵墓B、是古巴比伦文明的象征
C、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D、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3、亚洲西部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是( )
4、“新月沃地”居住的人群中,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的是( )
5、汉谟拉比制定法典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扩大公民权利C实行种姓制度D促进经济发展
6、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产生的相同原因有( )
A、经济发达 B、地处大河流城C、人类出现较早D 较早建立奴隶制国家
① 长江流城 ②黄河流城 ③印度河流城 ④恒河流城 ⑤两河流城
⑥尼罗河流域 A ①③ B ④⑥ C ③② D⑤⑥
8、连线
金字塔 古代印度
种姓制度 古代埃及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
分封制 古代中国
世界历史第一册学习纲要(新版) ―――3―――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知识梳理】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1、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 爱琴文明发样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又转移到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历时约八百年后消亡:
2、公元前8 世纪,希腊半岛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纪,它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3、公元前5 世纪后半朔,伯利克里当政期问,雅典达到全盛。
4、古代希腊的另一个著名城邦是斯巴达。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兴起:公元前8 世纪,在意大利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2、建立:公元前509 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3、发展:随后罗马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在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同迦太基人进行了布匿战争,最终取胜。在公元前2 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4、灭亡:①原因:公元前1 世纪,罗马发生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经过:公元前49 年,凯撒夺取政权,但不久被谋杀.公元前27 年,屋大维独揽大权,罗马共和国被帝国所取代。
③罗马帝国延续了约500年,它与秦朝和西汉时期的中国一样,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5、前73年爆发了由斯巴达克领导的。
6、395年罗马为东西两部分;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三、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
罗马城(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罗马帝国(前27年)─→帝国(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知识拓展】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他们(奴隶)容易捕获。这桩买卖的最重要发财的中心… … 提洛岛,这里一天之内可以进出几万名奴隶。… … 原因是海盗看出用这种方式赚钱是多么容易,于是海盗在各地兴起,自己去袭击和贩卖奴隶。”
材料二:每个罗马人… 都会给自己多买奴隶,许多人拥有一万或更多的奴隶。”
材料三:有人将工具分为三类:会说话的工具、半哑巴工具和哑巴工具.会说话的工具包
括奴隶,半哑巴工具包括牛,哑巴工具包括车子。” ――4――
材料四:“当今,干活是由锁着链条的脚、受过刑罚的手、络上印记的脸来干的。”请回答:( l )材料一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什么情况?
答:奴隶贸易兴盛,奴隶来源广泛。
(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
答:罗马奴隶主占有大量的奴隶.奴隶数量之多是空前的。
( 3 )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答:奴隶没有人身自由,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他们被驱使干各种重活,受到各种刑罚,处境悲惨。
【自我检测】一、选择题
1、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的时间是( )
A公元前8 世纪 B公元前6世纪初C公元前6世纪末D公元前5 世纪
2、罗马共和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布匿战争的失致 B元老贵族的破坏C严重的社会危机 D雅利安人的进攻
二、填空题:公元前509 年,岁马建立了_______。_______ 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_______在公元前49 年夺取政权后,又被谋杀。_______在公元前27 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罗马进入_______时期.
第二单元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知识梳理】一、大化改新:
1、l 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大和在5 世纪统一了日本。大和的最高统治者原来叫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2、六七世纪时.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7 世纪中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
3、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杜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5、大化改新以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6、“大化改新”启示: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六世纪末一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教。
2、622 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教把622 年定为教历元年。从此,麦加成为教圣地3、632 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_
世界历史第一册学习纲要(新版) ―――5―――
【知识拓展】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1、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是在( )
A公元前2世纪前后 B公元前l世纪前后C I世纪前后D 2世纪前后
2 . 7 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交取得成功的改革派代表的是( ) 人.
A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地主阶级的利益C 农民阶级的利益D资产阶级的利益
3教教历元年是( ) A . 620 年B622 年C .630 年D .632 年
4、下列事件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了加速作用的是( )
A出走麦地那B确定教历C 征服麦加D 穆罕默德病逝
5、教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
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B穆罕默德病逝
C 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D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二、填表题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知识梳理】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5 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尔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后来在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意大利、法兰西。
世界历史第一册学习纲要(新版) ―――6―――
2、8 世纪前期,查理• 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9世纪后期,这种封地逐渐变成世袭领地。
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3、西欧的土地制度,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
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城市衰落了。10世纪开始出现手工业和商业。
2、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3、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拜占廷帝国。著名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2、6世纪,东罗马帝国为恢复过去的罗马帝国,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13世纪下半期西方东征,征服并统治拜占廷长达半个多世纪。
3、13 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在西亚兴起。奥斯曼土耳其积极向外扩张。 15 世纪中期(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终于灭亡了。
【知识拓展】
男生说:我国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城市规模大的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
女生说: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产阶级文化和资本主义萌芽。
他们俩谁说的更有道理?
答案提示:女生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1、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拥有的权力是( )
A、至高无上的B、比较大的C 受到的D很小的
2、十一二世纪,西欧“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反映了( )
A、地主的要求B、农民的要求C、市民的要求D、商人的要求
3、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
A、农民阶级B、地主阶级C、资产阶级D、市民
4、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① 13 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建立起来②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廷帝国
③西罗马帝国灭亡500年后,东罗马帝国也灭亡④东罗马帝国被奴隶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第三单元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知识梳理】一、希波战争
1、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
2、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3、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向希腊本土压来。雅典英勇迎战。雅典人获胜后,随即派战士返回雅典报喜,这位战士一口气跑完漫长的道路,刚一进城就向雅典人呼喊:雅典得胜利了.说完倒地气绝而死。为纪念这位英雄.后来,人们设立了马拉松长跑这个项目。这次战争是东方帝国波斯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
4、公元前5 世纪中期,希腊军民战胜波斯侵略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公元前4 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强大起来,它打败希腊联军。
2、国王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继承王位,他出兵东征,攻人埃及,灭掉波斯帝国,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屋大维任罗马皇帝后.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帝国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它的疆域达到最大规模。
2、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知识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
大秦国… 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 …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 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献象牙,始乃一通禹。
请回答:1)材料中的“大秦”是指古代的哪个国家?答:罗马帝国
2)材料记载大秦王安敦遣使到中国具体是在哪一年?这个史实记录在哪部书中?
答:166年,《后汉书》
【自我测评】选择题
1、下列最早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是( )
A埃及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 阿拉伯帝国D 罗马帝国
2古代雅典人设立“马拉松长地”,是为了纪念哪次战争中的英雄( )
A特洛伊战争B希波战争C伯罗奔尼撒战争D罗马的扩张战争
3使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人物是( )A 凯撒B安东尼C屋大维D斯巴达克
4、波斯帝国形我的时期与我国的哪个历吏时期大致同时( )
A 秦朝 B宋朝 C隋朝D战国时期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