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李纯刚 审核人:张美华 夏建平 张丽华 卞燕芳
班级 姓名 成绩 家长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合理利用能源。
(2.)了解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合成材料
2.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讨论.交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回顾】
1.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1)种类: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其中, 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被成为“工业的血液”。
(2)利用:燃料的使用,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的同时,化石燃料的燃烧带来的污染: . .大气污染。
(3)煤的干馏是 变化, 石油的蒸馏是 变化。
2.(p231)_____________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现有能源将日趋枯竭,迫切要求人们开发新能源,如开发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要提高化学能转化成其他能源的__________,研制节能产品。
3.(p231)_____________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p232)科学家预言,__________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还被人们称为理想的“绿色能源”。
4.(p232)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检查课本232页气体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点燃氢气之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233)为了能使氢能源的使用普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p234~239)材料大致可以分为四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瓷.玻璃属于_____________材料,__________可以用来制造耐高温.高强度的陶瓷,______________为原料生产的陶瓷能够制造人工关节等。(p236)合成材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2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常见的塑料。(p238)其中______________无毒,可以包装食品;_______________在使用时会分解出对健康有害的物质,不宜用于包装食品。聚乙烯中含有_____________元素,聚氯乙烯中含有______________元素,利用_________ ______,可以简易地鉴别这两种塑料。
6.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应用广泛。举出几种复合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p243)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很多。目前量多且危害严重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能导致地球气温升高的温室气体有___ ___.____ ____。
8.在我国能源消耗中,__________约占70%。排放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形成________型酸雨。列举酸雨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p244)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硫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在空气中尘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个反应方程式描述SO2在氧气和水的作用下转变成硫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图分别是什么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今年我市部分水域曾出现“水华”现象,其原因是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疯狂生长。
(1)某种藻类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106H263O110N16P,成分中C.N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你认为导致藻类疯长的营养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控制污染源头的角度考虑,请你提出防止出现“水华”现象的两个措施
. 。
【师生互动】
例1.我国部分省已开始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用玉米.薯类等发酵可以制得可再生能源乙醇 D.用石油可炼制汽油
例2.(06福建省福州市)某校初三(3)班同学到十八重溪野炊。
(1)野炊活动中冬冬引燃细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2)活动过程要注意防火安全,野炊结束后,应及时把火熄灭。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有。
(写一点)
[猜想]
小童猜想:蜡烛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它熄灭了;
小鑫猜想:蜡烛燃烧后瓶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了蜡烛熄灭;
小南猜想:小童和小鑫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他认为小童和小鑫都有道理;
小龙猜想: 。
[设计实验]大家激烈地讨论,很难达成一致。于是小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实验结论 |
(1)取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放在一铝箔制的小盒内,然后放入装有生石灰的集气瓶内。点燃蜡烛,塞紧胶塞,观察现象。 |
燃烧的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 |
白磷燃烧需满足的条件: ①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 。 |
小龙的猜想 是正确的。 |
(2)待冷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立即关闭活塞,观察现象。 | 铝箔中的白磷燃烧,放出热量的同时产生了 。 |
[实验反思]
①在该实验中生石灰的主要作用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底部的固体中含有哪些成分?(写三种即可)
. . 。
例4.(06辽宁省大连市)在一次失火后的现场处理中,消防人员发现某种易燃物质保存了下来。分析原因,得知该物质中添加了一种阻燃剂。当火情出现时,这种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生成的产物覆盖在易燃物质表面。这些都起到了阻止该物质燃烧的作用。
(1)从燃烧条件分析,这种易燃物质没有燃烧的原因。
(2)推测这种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产物应具有的化学性质(写出一点即可):
例5.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它主要是由含主要是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烧和金避冶炼厂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千万。酸雨的危害极大,减不二氧化硫等污泥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酸雨不样,每隔一不定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min) | 0 | 1 | 2 | 3 |
PH | 4.73 | 4.62 | 4.56 | 4.55 |
(1) 从测定的数据可知;在测定的4min内酸雨水样的酸性是 。(填“减少”或“增强”)
(2)在测定的时间内,酸雨水样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酸雨中的亚硫酸(化学式是H2SO3)被空气中氧气化为硫酸的缘故。请定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例6.近年来部分水域曾出现“水华”现象,其原因是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疯狂生长。
(1)某种藻类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106H263O110N16P,成分中C.N原子的个数比为 ;
你认为导致藻类疯长的营养元素有 。
(2)从控制污染源头的角度考虑,请你提出防止出现“水华”现象的两个措施
例7.下列有3种制取铜的方案:
方案一:Cu+4HNO3(浓)=Cu(N03)2+2N02+2H20
方案二:3Cu+8HN03(稀)=3Cu(N03)2+2NO+4H20
方案三:2Cu+02+4HN03(稀)=2Cu(N03)2+2H20
请你从经济.环保的角度分析考虑选择一种最适宜的方案 。你选择此方案而不选其他方案的理由是(写两点):
的两幅图片。雕像的严重腐蚀反映出最主要的环境污染
问题是什么?请就如何解决这一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你的
建议。(至少提出两点)
⑴ ;
⑵ 。
例9.石油资源紧张曾是制约中国发展轿车事业,尤其是制约轿车进入家庭的重要因素。据2001年5月23日的《扬子晚报》报道,中国宣布将推广“车用乙醇汽
油”。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1)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可能还有CO生成。用以下装置确证乙醇燃烧产物有CO.CO2.H2O,应将乙醇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按气流从左到右顺序填装置编号): 。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