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池塘养鱼高产新技术

池塘养鱼高产新技术

来源:九壹网


池塘养鱼高产新技术

The High yield New Techniques in Ponds Aquaculture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局水产站——刘家学

 

我区渔业由养殖和捕捞两大部份构成。目前,全区渔业已基本实现养殖产业化,养殖与捕捞的比例从二十年前的3:1上升到9:1。2005年,我区水产品产量达到9580吨,人均占有量为8.5公斤,其中90%以上是由养殖获得。而水产养殖业又主要由池塘养殖、水库养殖、稻田养殖和河道养殖四大部份构成。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基本农田采取了性保护措施,稻田养鱼相对减少,一方面控制了养殖面积的增长,另一方面,因为一些养殖户得到养鱼带来的经济实惠,通过加高加固田坎,建设好进排水系统,由过去的“稻——鱼”模式直接转化成了“纯池塘”养殖模式;河道养殖因防洪设施等的建设,投资需要太大;此外,由于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水库施肥养鱼也受到了制约。因此,池塘养鱼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池塘养鱼具有专业化程度高、产品商品率高、污染较小、便于管理的优点,是我国内陆水域渔业发展的最主要方式。大力发展池塘养鱼,不断提高养鱼单产和效益,是推动我区水产养殖业再上新台阶,促进渔业产业化和产品商品化的主要措施,而“80:20”池塘养鱼技术是一种池塘养殖新模式,也是全国技术推广总站自“十·五”期间就开始推广的养鱼新技术,具有高产、高效、无公害的优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 池塘“80:20”养鱼技术的基本概念

Section1 Basic Concept of “8020”

Techniques in ponds Aquaculture

 

一、“80:20”池塘养鱼技术背景

1994年,美国大豆协会分别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金山岭堡养鱼场,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五个地方对鲤鱼和鲫鱼进行养殖试验后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水产养殖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二、基本概念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尼罗罗非鱼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鳜鱼、鲶鱼、鲈鱼等肉食性鱼类,可清除池中的野杂鱼。此技术适合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

  1. 池塘“80:20”养鱼的主要技术要点

Section 2 Techniques Mostly Pointes of “8020”

in Ponds Aquaculture

 

一、主养鱼类

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本技术的特点,80%的主要养殖鱼类必须是摄食配合饲料的鱼类,同时还应当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因此,这些品种是受市场调节的鱼类品种,目前,可以选择的品种有斑点叉尾鮰、团头鲂、优质鲫鱼、罗非鱼、草鱼、鲤鱼等。但是,对于“80%”这个比例而言,并非绝对化,70~90%即可。

主养鱼类的选择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性,即所养殖的品种是否适销对路;二是易得性,即是否有稳定的人工繁殖鱼苗供应;三是放养的可行性,即是否适应当地的池塘生产系统,如水温、水质等特殊要求。

二、搭养鱼类

20%搭养鱼类的营养物质或饲料来源,主要是对池塘生态系统中80%的主养鱼类损失的饲料、粪便、排泄物等生物及化学的转化和利用;对经济价值低的野杂鱼类的转化。根据这个原理,它们应当是:

1、滤食性鱼类,如鲢鱼、鳙鱼;

2、掠食性鱼类,如鳜鱼等凶猛性鱼类。

三、营养来源

以主养鱼类饲料的投喂提供池塘养殖系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主养对象,适当投喂一些天然的绿色饲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补充维生素和防止鱼病的目的,如青草等。

四、鱼类组成

80%的主养鱼类,从饲料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等方面来讲,最好为一种、而且鱼体规格尽量一致的鱼种。而20%的鱼类可以由几种鱼类组成。这样,原有的“80:20”的概念发展为“在养殖一种占总量80%摄食鱼类为主的情况下,搭养20%的其他鱼类;养殖的饲料与饲养管理以主养鱼为基准”。

五、管理

传统的养殖主要遵循“八字精养法”——水、种、饵、密、混、轮、防、管,这是对我国传统的池塘养鱼的精辟总结,对任何池塘养鱼都是很适用的。但是,“80:20”养殖技术较传统的养殖管理更简单,主要侧重于“水、种、饲、防”四大要素。

六、“80:20”养殖技术与传统养殖技术相比的优点

1、产量高,利润高,可以轻松达到高产1000公斤;

2、产品的商品率高,规格整齐,市场适销性好;

3、对环境污染小,病害少,更符合无公害养殖要求;

4、减少劳动强度;

5、方法更容易掌握。

 

  1. 池塘条件

Section 3 Condition in Ponds

 

一、位置选择

鱼池一般应选择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方便的地方,主要要求是:

1、水源方便且有保证,水质应达到渔业用水标准;

2、交通便利,以便饲料、鱼种、商品鱼和其它物资的运输;

3、池塘底质不能漏水、不应出现严重的渗水现象,要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能;

4、要有方便使用的电源,以便增氧机、投饵机、抽水机等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5、鱼池水源无污染且周边环境好,周围不能有高大的树木和建筑物等。池埂可以种草,却不能种树,尤其是高大的树木。

二、形状选择

鱼池的形状最好为长方形,长边为东西向,宽边为南北向,鱼池长宽比例参数见表1。

            鱼池长宽比例参数表             (表—1)

鱼池类别

面积(m2)

深度(m)

长:宽

鱼苗池

600~1300

1.5~2.0

2:1

鱼种池

1300~3000

2.0~2.5

(2~3):1

成鱼池

3000~10000

2.5~3.5

(3~4):1

亲鱼池

2000~4000

2.5~3.5

(2~3):1

越冬池

1300~6600

3.0~4.0

(2~4):1

 

鱼池的形状与鱼类的生长和产量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它将影响到鱼池的溶解氧、水体流动、排水、排污等,从而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鱼池的长边方向为东西走向时,日照时间会长些。

三、鱼池面积的选择

池塘面积一般以3~20亩为宜,以5~10亩为最佳。开阔的平原地区,以10~15亩更好。饲养成鱼的池塘,面积应该宽大为好。主要原因是:

1、“宽水养大鱼,一寸水深一寸鱼”。鱼池面积大,为养殖鱼类提供了有效的生活空间,活动范围大,有利于生长。

2、水面大可以经常受到风的吹动,增加水中溶解氧;同时,借助风力,表层和底层的水能够进行对流,促使有机物的分解,给鱼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生长条件。

3、池塘面积的适当扩大,可以减少鱼病发生,并能适当增加放养量。

四、鱼池深度和水深的选择

1、深度选择:鱼种池水深0.8~1.5m,商品鱼池水深1.8~2.5m,池埂比水面高0.3~0.5m为宜。

2、池塘水深的利弊。一般地说,在3m水深以内,愈深愈好,增加水的深度,可以增加蓄水量,也就可以相应地增加放养量和提高鱼产量。但是,并不是鱼池水深就一定好,如果超过了3m,再增加水深,光线很少到达水的底层,光合作用很弱,氧气来源差,深水层经常缺氧。

3、养殖水体在不同透明度、深度下的水温和溶解氧关系见表2。

由此可见,在1~6m水深的池塘中,表层水温与底层水温相差1℃以上,而溶解氧相差很大;在3m以下时溶解氧就为1mg/L以下,显然,这对鱼生活是不适宜的。因此,对于高产池塘水深一般保持在2.5~3.0m,较为适宜;对鱼苗鱼种池一般在1.2~1.5m为宜。

据有关资料介绍,池塘水深与养殖鱼产量之间有一个经验式的关系,即:水深1m时亩产可达300kg,2m时可达700kg,2.5~3.0m时可达1000kg以上,水深超过3m时,鱼产量不再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了。要想达到高产,鱼种池和成鱼池水深应分别达到1.5m和2.5m。生产实践证明,在一定限度内,鱼池每增加深度0.5m,产量可提高10~30%。

         鱼池水体透明度、深度、水温和溶解氧的关系    (表—2)

透明度(cm)

水深(m)

水温℃

溶解氧(mg/L)

备注

40

1

18

4.06

测定时间为4月,上午8时,气温17℃。

2

17.7

2.56

3

17.3

1.06

4

16.8

0.83

25

0

24

3.99

测定时间为5月,下午14时,气温为16.8℃。

1

24

3.99

2

23.5

2.26

3

20.6

0

4

20

0

30

1

28.2

3.84

测定时间为6月,上午11时,气温为27.8℃。

2

28.2

1.92

3

27.9

1.76

4

27.6

1.12

5

27.8

0.48

6

27.9

0.12

五、水源

池塘养鱼的水源条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水质要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

2、水量要能满足渔业生产的需要,尤其是在主要生产季节,即4~11月要有充足的水量进入池塘,用于池塘注水、换水,其换水量一般要求一次能换水10~20%,一月换水1~2次;

3、水源可以使用地下水或地表水。

六、底质

池底应平整,便于拉网操作,池底淤泥控制在25cm以内,池塘保水性好,不漏水。池塘底部根据需要可以修建集鱼(排污)坑或沟以利于集鱼和排污,鱼池底部一般要求2‰以上的比降。

1、比降进一步加大有利于排水、排污;

2、池塘底部呈“V”字型有利于排污、收鱼;

3、在投饲台的区域作为池塘的最低处设排水管,有利于收集残余的饲料、鱼体排除的粪便和集鱼,每天定期排水、排污。

七、进排水系统

每个鱼池必须有相对的进排水系统,池水不要串灌串排,以免防止鱼病串池感染。

八、电力及机械

池塘养殖高产技术增加了对电力和机械设备的依赖,这些设备包括:投饵机、增氧机、抽水机、供电电源、自备发电机等。商品鱼池电力配备要求达到0.5~1kw/亩,一般要求有足够功率的柴油发电机作为自备电源。

 

第四节 放养前的准备

Section 4 Preparative before Put Cultivate

 

池塘养鱼在放养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既有利于防治鱼病,又有利于增加鱼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鱼池改造

1、小塘改大塘,一般以5~10亩为好;

2、浅塘改深塘,一般以2~2.5m为宜;

3、死水塘改活水塘,要具备良好的水源和水质,修建配套的注排水工程;

4、对于池埂来讲,要求低改高、窄改宽,要求池形整齐,大水不淹、天干不旱;

5、漏水塘改保水塘。

二、清除淤泥

每年在年底收获后,清除淤泥一次,保证淤泥不超过30cm。

池塘放干水后,在烈日下曝晒10~20天,促进底泥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消除病原菌的危害,在此期间,还应当翻动底泥,使底泥在阳光下充分暴露和氧化。

三、消毒

池塘底泥富含有机物,是很多鱼类致病菌和寄生虫的温床。同时,在池塘养殖水体中,还存在着包括细菌、藻类、青泥苔、螺蚌、水生昆虫、蛙类、野杂鱼和水生植物等,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是必不可少的。药物消毒是除野和消灭病原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在生产上常用的有生石灰、漂白粉、漂白精、二氧化氯等。最常用的是生石灰和漂白粉。

  1. 生石灰消毒

1、作用原理:生石灰清塘是公认的最佳消毒方法。生石灰(CaO)清塘的作用原理是通过生石灰遇水后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氢氧化钙(CaOH),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CaOH)是强碱,可在短时间内使池水的pH值上升到11,从而杀死敌害生物。

2、生石灰清塘的效果

1)能迅速而彻底杀死野杂鱼、蛙卵、蝌蚪、蚂蟥、水生昆虫等动物,以及一些水生植物、寄生虫和病原菌

2)由于碱的游离,可以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变酸性环境,使池塘呈微碱性环境。一般用生石灰清塘,7~10天浮游生物可达高峰,有利于鱼类生长。

3)可提高池水的碱度和硬度,增加缓冲能力,提高水体质量。

4)钙离子浓度增加,pH值升高,可使被淤泥胶粒吸附的铵、磷酸根、钾等离子向水中释放,增加水的肥度,同时钙离子本身是浮游植物和水生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因此,用生石灰清塘能起到施肥的作用。

5)生石灰遇水变成氢氧化钙后,又吸收二氧化碳沉淀为碳酸钙,碳酸钙能使淤泥变成疏松的结构,改善池底的通气条件,加速细菌分解有机质的作用;碳酸钙还有稳定水体的pH值的作用,有利于鱼类的生活。

3、方法: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

干法清塘是在修整鱼塘后,池底只留6~10厘米深的水,在池底各处挖几个小坑,准备投放生石灰现塘溶化,小坑的多少,以能泼洒遍及全池为限。小坑挖好后,将生石灰放入水溶化,不等其冷却即向四周泼洒,遍及池塘堤岸脚,全池到处都要泼到,生石灰用量为每亩75公斤。

带水清塘的生石灰用量为每亩水深 1米的养殖水体中用150公斤。带水清塘时,先将生石灰用水溶化,兑水后全池泼洒;或将生石灰盛于箩筐中,悬于船后,沉入水中,划动小船在池中来回缓行,使石灰溶浆后散入水中。生石灰清塘一次用完,效果较好。

4、注意事项

1)池塘消毒宜在晴天进行。阴雨天气温低,影响药效,一般水温升高10℃药效可增加一倍。早春水温3~5℃时要适当地增加用量 30~40%,尤其是对底层鱼如泥鳅较多的鱼池,更应适当增加用量。

2)生石灰的质量影响清塘效果,质量好的生石灰是块状、较轻、不含杂质、遇水后反应剧烈,体积膨大的明显。清塘不宜使用建筑上袋装的生石灰,袋装的生石灰杂质含量高,其有效成份CaO的含量比块状的低,如只能使用袋状生石灰应适当增加用量。

3)清塘用的生石灰最好随用随买,否则,放置时间久了,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而失效。若购买了生石灰正巧天气不好,最好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做好防潮工作。

4)水中的钙、镁离子多,硬度大的水体,影响清塘效果,这一点也应引起注意。

    (二)漂白粉消毒

1、作用原理:漂白粉(CaOCl2)清塘的效果与生石灰相近,其作用原理不同。漂白粉在遇水后,分解出碱性次氯酸,不稳定的次氯酸会立即分出氧原子,初生态氧有强烈的杀菌和杀死敌害生物的作用。因此,漂白粉具有杀死野杂鱼和其它敌害的作用,杀菌效力很强,但没有生石灰的改良水质和使水变肥的作用,且漂白粉容易潮解,易降低药效,使含氯量不稳定。

2、用量:漂白粉一般含有效成分30%左右,清塘用量按漂白粉有效氯30%计,每亩水深一米用13.5公斤 (20ppm),即每立方米水体用量20克。如果将池水排至5~10厘米深,每亩用量为5~10公斤。目前,市场上有二氯异氰尿酸纳、三氯异氰尿酸纳、三氯异氰尿酸、氯胺T等含氯药物亦可使用,但应计算准确。

3、方法:漂白粉清塘,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将漂白粉加水溶解后,立即全池泼洒。清塘后3~5天便可放鱼,因此,在急于使用的鱼池更为适宜。

4、效果:能杀死鱼类、蛙类、蝌蚪、螺、水生昆虫、寄生虫和病原体,效果同生石灰。肥水池塘效果差一些,漂白粉没有改善水质的作用,用漂白粉后,池塘不会形成浮游生物高峰。

5、注意事项:

1)漂白粉极易挥发和分解,放出初生态氧,并能与金属起作用。因此,应密封保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失效。

2)漂白粉的药性,与温度也有关,所以在早春时分也应增加用量。

    3)操作时要注意安全,漂白粉的腐蚀性强,不要沾染皮肤和衣物。泼洒时要在上风口,顺风泼洒。

    4)其它无机和有机含氯化合物 (如漂白精、强氯精、防消散等)可参考药品说明书介绍的用量使用。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